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华  王臣政  朱豪 《实事求是》2016,(3):105-108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新疆已经实施五年,为了切实做好遏制草原生态的恶化,恢复草原生态工作,以新疆博州温泉县为例,在充分了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温泉县运行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在温泉县牧区的田野调查,寻找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在牧区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加大饲草料地草料供给比例、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实施牧区劳动力转移、严格草原监督管理、细化草场确权和多元化筹资、适当提高生态补偿水平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好政策,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自治区农牧业厅高度重视政策落实,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牧民增收、草原增绿、畜牧业增效的政策取向,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目  相似文献   

3.
扩大牧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稳定增加牧民收入 ,增强牧民消费信心 ;逐步建立牧区社会保障体系 ;草原牧区的政策体系目标要具有战略性 ;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外部要素输入 ,进一步解决牧区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禁牧草原每亩补助6元 10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促进牧民增收。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0,(8)
正"草原生态与游牧文化游学营"是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哈日高壁牧业合作社的牧民为主体,在民间组织的协助下,以多样化群体为服务对象的草原文化生态旅游实践。游学营在深入分析草原牧区现阶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让游客体验式游玩和学习,达到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传播和传承,实现了草原文化在原产地的低成本转化,为牧业社区带来了经济效益,开辟了一个兼顾草原生态、牧区社会和牧民生计的新路径,是新时代由牧民在草原地区实践的草原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8)
<正>让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是内蒙古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在推进围封禁牧及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牧民的生活习俗和民族习惯,从而避免发生一些较为突出和尖锐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影响牧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矛盾。对此,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相似文献   

7.
新疆特克斯县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成效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生态补偿是国家和自治区自2011年起,在部分生态退化和生态敏感区草原实施的一项生态建设保护政策,旨在通过禁牧、草畜平衡与经济补偿相结合,促进草原生态逐步实现良性循环。新疆特克斯县作为新疆伊昭盆地重要的牧业生产大县和生态文明建设区,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及后续政策调整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详细实地调研基础上,在全面分析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后特克斯县草原生态、牧业和牧民经济状况的变化和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1,(7)
正"巴特尔"蒙古语意为"英雄",廷·巴特尔也是当地牧民心中的英雄。1974年,廷·巴特尔离开城市来到牧区,扎根草原,成为一名普通牧民。近50年来,他怀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将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带领牧民通过划区轮牧、建设草原、科学养殖、多渠道增收,走出了一条草原增绿与牧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实施成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娟 《实事求是》2017,(5):63-68
草原是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草原生态问题,新疆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等工程,从2011年开始重点实施草原生态奖补,至今已经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在实施生态奖补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体现在加强前期宣传,提高农牧民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以生态补偿工程实施为契机推进地方产业发展;借生态补偿之势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代畜牧业;多样化补偿形式共同提升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因地制宜推进生态补偿;整合项目资金,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等方面,对解决草原生态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肃北县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各项措施,健全草原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极推进草牧业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性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前,新疆乃至全国关于草原生态补偿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草原生态补偿欠缺长效机制,其法律法规体系还相对薄弱。针对新疆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中缺乏法律保障的现状,本文主要从建构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以及新疆应尽快出台新修订《草原法》的地方性配套法规两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农四师七十八团牧区库什台草原上,牧民额孜万古丽正在放养她的300只生态鹅,这些鹅将为她家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七十八团库什台牧区河水四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2):12
<正>新常态让出了许多空间和容量,使我们更有条件加强生态建设,更有精力打生态攻坚战。我区地处干旱地区和半干旱草原,草原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生态屏障;而我区的森林,其最大价值和主要功能不是出产木材,而是提供优质水源、生态屏障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在发展过程中,我区始终要兼顾牧区生态、牧业经济、牧民生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9)
<正>这个秋天,每个示范户不但收割了足够的饲草,有些家庭还靠卖多余的饲草获得了额外收入。看到牧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容,李亚荣感到值她将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家乡的草原,她从事牧区科技推广应用工作30年,是业内人士和广大牧民公认的"种草专家",她将全部身心投入到生态保护建设事业上,为锡林浩特市生态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锡林浩特市草原工作站副站长李亚荣。  相似文献   

15.
实践文摘     
《实践》2010,(2)
<正>我区今年将投入396亿元打造十项民生工程2010年,内蒙古各级将投入资金396亿元,实施十项民生工程。比去年增加19亿元,重点是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周期较长的民生项目。十项民生工程包括:一是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做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生态移民等扶贫工程;继续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扩大农村牧区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二是组织实施促进牧民增收工程。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城乡低保水平增长机制;做好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解决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四是实施城乡居民安居工程。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确、补偿资金模式单一等共性问题。河北的生态补偿实践,不仅存在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的特点。完善河北生态补偿制度要健全生态补偿财政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完善生态价值和环境资源评估机制、探索“造血型”补偿办法,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完善生态补偿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4,(13)
<正>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建设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对草原保护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做到生态建设与牧民增收双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草原保护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是我们践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时期,草原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草原改革应为健全国  相似文献   

18.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区域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和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对生态补偿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来看,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仍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突出体现在生态补偿的范围、期限、标准等的界定科学性不足。随着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从当前来看,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研究制定一套具有规范性、普适性、简易性等特点的技术体系,通过这一具有"工具"特征的技术体系,促进生态补偿科技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纪大才 《实践》2005,(3):35-36
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协调发展是草原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全面认识草原生态与草原畜牧业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正视现实、理清思路、积极应对,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艳  袁卫民 《实事求是》2012,(3):101-103
游牧民定居是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民生工程,新疆和布克塞尔县实施游牧民定居项目以来,积极创新牧民定居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设牧民住房、配套暖圈、与定居工程配套的饲草料基地,使定居牧民享受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但也存在着原有牧民定居点呈现空心化、草原民族文化失传等问题。和布克塞尔县牧民定居工程要制定系统政策完善牧民定居工程的发展、统筹草原牧区与定居区牧民均衡发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