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她说,人死了,账不能死,不能让人戳死人的脊梁骨,丈夫欠人家的钱,我来还! 有的债主没找上门,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我丈夫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  相似文献   

2.
日前偶然读到胡适的一则轶事,说他晚年与老友梅贻琦诀别时,看到梅的家属唱歌祈祷,勃然大怒,大声说:“这是愚蠢!”论者认为,“这与他少年时代铸塑成的无神论思想是前后一贯的,颠沛造次,不肯须臾忘却,老而弥坚,确实难能可贵。”这使我想起鲁迅对死的态度,他在去世前四十五天写过一篇以《死》为题的文章,明言“我是到底相信人死无鬼的”,自称是对于死的“随便党”,而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始终把死看成“自然的法则”,所谓“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和胡适两人后来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甚至颇为对立,但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这两位大师在漫长的岁月中,却始终坚持他们早年所倡导的科学精神,至死靡他。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却还活着。人,真不可思议,前几天你还活蹦乱跳的,整日里腋下夹一个黑色文件包,忙乎着上案子,就在你查出那讨厌的病魔前一个星期里,你还骑13公里的自行车到市局刑警支队值夜班,那时你似有用不完的劲儿;只是转眼的工夫,你说走就走了,走得是那么匆忙,那么让人难以接受!记得还是前几天的事,我同你一道坐车到局里上班。你在车上对我说,流波,你还欠我点儿东西没兑现。我不知所措,你继续一本正经地对我说:你答应过要写一写我的……是的,我的确允诺过要好好地写一写你,因为在很早以前我…  相似文献   

4.
近来,偶读中国野史,见到一则“制棺自省”的故事,颇感有趣。故事云:苏州府城隍庙住持袁守中,居于月渚山房,一位客人曾借寓其斋,见案头放一具紫檀木小棺材,长三寸左右,有一盖可开可合,就笑他说:“您做这个小东西想用来干什么呢?”袁守中说:“人生必有一死,死了就装在棺材里,我很奇怪世人只知富贵功名而不知有死,所以我每有不如意的事,就看一看它,可使一心顿释,万事皆空,所以我把它当作严师训诫或座右铭来看待。”(《履园丛话》卷二十四)。袁守中“制棺自省”的做法,对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人生,塑造美德,淡泊名利,无…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妙答解尴尬有一次,一位著名作家应邀赴宴。休息时,他对一位夫人说:“你太漂亮了,夫人。”不料那位夫人却说:“很遗憾,我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你。”头脑机敏、言辞犀利的作家笑着说:“没关系,你也可以和我一样说假话。”失言某君赴宴迟到,匆忙入席后,一见烤乳猪就在面前,便很高兴地说:“还算好,我坐在乳猪旁边。”话刚出口,才发现身旁一位胖女士怒目而视他急忙赔着笑脸说:“对不起,我是说那只烧好了的。”说话的方式严厉的陆战队队长接到消息,说他一个下属的父亲去世了。点名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嗨,阿史你父亲死了。”…  相似文献   

6.
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她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惊,说:“我去,小野,这是不对的。”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小野又学会了一句“我去”。  相似文献   

7.
养痈遗患谁之过──古交恶霸王保儿覆灭透视锻者,钟医1983年第一次严打,王保儿被判无期,6年之后被提前释放王保儿再度横行乡里,公然叫嚣:“我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怕甚。”恶虎丧心病狂,受害者谈虎色变,群众说,他何以这么猖狂山西省省委书记胡富国说,天下是...  相似文献   

8.
其实我也有泪谢沁立那一年,我住进了医院。“乳腺新生物?”医生在诊断证明书上打着一个问号,我知道这意味着肿块或许是良性,或许就是癌。同事们来看我,说不上几句话便说不下去了。我反倒笑着说:“癌?不就是一个死吗,我在刑警队摸爬滚打十几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  相似文献   

9.
欲海无情     
一“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冯云枝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老伴赵家林,接着说,“我梦见咱四叔死了。”赵家林坐在田边的一棵树下,面无表情地抽着烟。儿子赵存勇停下手中的活,也从田里走出来,坐在了赵家林身边听母亲说话。“出殡时,管事的人非让我穿孝衣、上灵车不可。我说我信主,不能穿,就和人吵了起来。有人上前拉我,我一急,就醒了。”冯云枝压低了声音,“莫非四叔真的死了?”“四叔失踪半年多了,谁知道呢!”赵家林心里也有些怀疑。赵家林的四叔名叫赵世雄。半年前,赵世雄为死去的妻子办过10周年祭日后,村里人就再也没有见…  相似文献   

10.
设计死亡(连载之三)●彭祖贻我承认,那信封里装的是我用于收买周小林的一万元钱,我这件事干得真是蠢。那天晚上我与温小馨分手之后,回到素素为我安排的住处,进门发现素素正焦虑不安地在等我,一见面就抱住我说真叫我担心死了你怎么不打招呼就脱离了我安排的保安员的...  相似文献   

11.
18年前,当医生在我的坚决要求下,坦率地告诉我这辈子怕是连坐轮椅的资格也没有了的时候,我便体会到什么叫绝望! 一天,一位护士玩笑地问我:“你打算活几辈子?”我脱口而出:“最好明天就死了。”她却笑着说:“明天就死,今天可就是你的最后  相似文献   

12.
文人的自由     
祝勇 《北京观察》2000,(7):48-51
自由是文人的立身之本,所以他们才说:“不自由,毋宁死。”这话的意思是说自由很重要,尽管话音落处,谁也没有去死,即使在最不自由的年代,也有办法“苟全性命于乱世”,活得津津有味。这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文人真的都死光了,这个世界还不知是什么样子,而本文的主旨,亦非教导文人怎样死(据说这类人在国外已被判刑),而是探讨怎样活。与活比起来,死毕竟是容易的。《北京文学》曾经请我写“世纪留言”,当时我因忙于写一本书,没有给他们写,但我心里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希望在21世纪,文人都能自由地  相似文献   

13.
鲁迅逝世前一个多月,以超脱的态度写了一篇游戏文章《死》,他说他的怨敌可谓多矣,即令到死,我一个也不宽恕!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找点小事干,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这些话,后来竞成了鲁迅的严肃的遗嘱。鲁迅自称是“随便党”,文笔很幽默,然而通篇的精神毫不含糊,是异常认真的。  相似文献   

14.
开心乐园     
海绵患者甲:手术时医生忘记取出一块儿海绵,现在还在我肚子里!患者乙:疼吗?患者甲:疼倒是不大疼,就是总口渴。病人已经死了急诊室来了一个病人,护士把病人安放在病床上,叫来了医生。医生扒开病人的眼睛,用手电筒照了照,对护士说道:“病人已经死了。”这时,从病床传来微弱的声音:“医生,您再照一下我的右眼,我的左眼是假的。”孩子归谁有一对夫妇要离婚,可是他们有一个孩子,俩人都想要,所以就告到了法院。太太对丈夫说:“孩子是我生的,我生孩子的时候你在旁边。所以孩子应该归我。”法官想了想,说:“嗯,你对,孩子是你…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以来,违规行为就层出不穷。有人甚至认为: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就是一部违规史!难怪许多股坛高手和普通股民总结说,“世上若有后悔药,股市肯定最畅销”。股市是人性优点和缺点的放大镜,贪婪和投机是股市的主色调。股市,需要理性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6.
一天,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个班组10个人出营劳动,只回来7个人。少3个,就得杀3个。第3个人有一个妻子和5个孩子,杀他一个等于杀死7个。他跪在犹太神甫脚下求生,纳粹不允。神甫说,我替他死行吗?纳粹说,那你就替他死吧。纳粹枪杀了犹太神甫。战后,犹太神甫被列为圣人,他的像被绘制在教堂里。圣人的名字叫科罗伯。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人大》2008,(6):41-41
这哪里是算账,完全是一个堕落灵魂的忏悔。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只可惜越大荣的醒悟晚了一步,但这“晚了一步”对那些即将“迈出一步”的敛财官员来说,难道还不足以警醒,非要步其后尘?  相似文献   

18.
人的美好,最怕沦陷。《百喻经》里讲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娶了十分漂亮的妻子,他很爱她,情深意切。然而,妻子却有了情人,想抛弃丈夫。于是,她悄悄跟一个老婆婆商量,说我要离家出走了,你买一个女尸,等我丈夫回来,就说我死了。果然,老婆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买了个女尸放在那儿。等她丈夫回来,老婆婆说,你媳妇死了。丈夫信以为真,伏在尸体边哭了许久。后来,他把尸体火化后,拣了几块尸骨放在布囊里,日夜怀抱着。  相似文献   

19.
那日晚,我正在电脑前看新闻,说的是武汉有一位博士,因为担心自己的论文通不过答辩,在家中自杀。还没有来得及唏嘘感慨,几个学生陆续发来短信——我学校有个女生,即将毕业的硕士,从研究生公寓七楼跳了下去,原因不明。第二天一早,学校又传来消息,说是这女孩经抢救无效已死。一个博士,一个硕士,都是社会的精英,  相似文献   

20.
张玥  亓树新 《今日广西》2008,(19):74-74
从银行走出来的那一刻,孙楠楠感觉终于解脱了,不堪重负的半年“卡奴”生活使她身心俱疲。站在阳光下。她突然发现,原来天空那么蓝,呼吸是那么畅快。“刚才,我把最后一笔欠款还完后,就立刻把卡报停了,这半年真是折磨死我了!”现在,她就像一只刚刚挣脱枷锁的小鸟,孙楠楠轻快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