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追缉逃犯是公安机关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网上追逃”是公安机关运用高科技手段的现代警务模式。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铁路公安派出所“网上追逃”工作:1.要有好的领导班子;2.提出合理、明确的工作目标;3.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4.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5.总结好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铁路是各类犯罪分子流窜作案、逃避打击的通道。北京铁路公安局地处首都和全国铁路的枢纽位置 ,交通便利 ,查缉逃犯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近年来 ,北京铁路公安局在站车查堵追缉逃犯工作上 ,领导高度重视 ,把查缉追逃作为全局工作的永恒主题来抓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不断提高 ,狠抓查缉基础工作 ,不断修订健全各项制度 ,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查缉追逃的管理规范 ,充分发挥了铁路公安机关站车查缉的优势 ,为维护铁路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网上追逃作为建立新的通缉制度的一次变革性尝试,是刑事侦查工作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付逃犯的成功实战.但是实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一是实战中的技术局限性问题;二是公安队伍总体素质尚不适应问题;三是追逃上网、销网中的本位及功利因素影响战绩准确性的问题;四是路地公安机关在追逃斗争中协调配合的问题;五是缺乏必要的科技装备和经费保障的问题;六是检、法两院及时有力的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上追逃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今后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的长效机制和日常性重要工作之一。铁路公安机关要在今后的网上追逃等专项斗争中进一步发挥作用,要着眼“大”与“小”的互动作用,拓展追逃的辐射范围,进一步体现网上追逃对社会“大治安”和铁路“小治安”维护的强大威力;要着眼“备战”与“实战”的互动作用,提高追逃的辐射层次,进一步体现网上追逃对公安机关双基建设的高标准;要着眼“打击”与“防范”的互动作用,增强追逃的辐射效力,进一步体现网上追逃对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的深内涵;要着眼“用兵”与“养兵”的互动作用,深化追逃的辐射质量,进一步体现网上追逃对公安民警素质的严要求。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明显的破案效益.如何使基层的指纹远程比对工作站发挥作用,为铁路公安日常工作增添新的活力,并和查堵追逃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查堵追逃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铁路公安刑事技术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认真思考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6.
适应追逃新机制要求,必须夯实基础,加强在逃人员档案管理,健全防控体系,坚持边打边建的原则;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警之路,努力发挥好整体作战的打击优势;必须明确责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运行机制,突出日常的管理考核。  相似文献   

7.
铁路站车查堵逃犯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严打整治”斗争的步步深入 ,借助铁路的车站和列车逃窜的犯罪分子也势必增多 ,因而 ,给铁路公安机关充分发挥阵地控制和站车查堵逃犯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本文对铁路站车查堵逃犯从有条件查堵和无条件查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阐述了铁路站车查堵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火车票实名制的全面实施,特别是客票实名制信息系统数据的应用,为铁路公安机关开展网上追逃以及打击倒票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鉴此,必须加大公安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统一的实名制信息综合分析系统平台,将火车票实名制信息纳入铁路警务信息平台管理应用系统,拓宽情报信息来源渠道,进一步健全铁路公安管理和风险管控工作机制,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人身财产安全,为社会的公共安全提供安全保障,增强铁路公安机关驾驭社会管理的能力。应进一步完善铁路大情报系统建设和工作机制,使实名制数据应用在铁路公安反恐防爆、追逃、缉毒、打击倒票等专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徐州铁路公安处在 2 0 0 1年追逃专项行动中的主要做法 ,并指出了追逃行动中遇到的一些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查堵的形式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是铁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财、物大流动,犯罪活动跨地区、流动性、大范围特征日趋突出的新形势下,查堵追逃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铁路公安机关的实践,从查堵追逃的意义、查堵追逃的法律依据、查堵追逃工作面临的困境、深化查堵追逃工作的设想几方面论述查堵追逃工作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跨境追逃是惩治外逃嫌疑犯的有效措施。我国与国际社会、内地与港澳台不同法域间开展这一合作 ,应当在符合一定形式要件的前提下通过平等协商 ,采取切实可行的侦查方略进行 ,使打击跨境犯罪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犯罪后为逃避打击和惩罚逃往国外的犯罪分子日渐增多,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相继开展了跨境追讨工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重点突出,追逃、追赃并重,手段多元化,多层次追逃法律体系并存的特点,但也存在国内法和国际法冲突凸显等问题。这些现象,既是我国转型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也是我国灵活务实的追讨政策和立法现状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警察夜战战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缉捕战术 ,具有不确定性 ,隐蔽性 ,复杂性和危险性 ,这就要求参战警察在夜战行动中要正确运用战术战法 ,以谋略制胜 ,以战术优势取胜 ,避免与负隅顽抗的犯罪分子硬拼蛮干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警察伤亡。警察夜战战术是警察战术体系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研究警察夜战战术的目的出发 ,论述了夜间观察与潜听、夜视器材观察、夜间缉捕战术实施、夜间缉捕灯光控制的战术形式、战术要求、战术协同、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ppearances in cyberspace are deceptive and problematic. Deception in the cyber domain poses an immensely difficult challenge for state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espionage activities in cyberspace and cyber attacks. The inability to distinguish between cyber activities places US cyber infrastructure in a perilous position and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of a disproportionate or inadequate response to cyber incidents. This paper uses case analysis to exa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e tools and decisions related to cyber espionage and cyber attacks to develop a framework for distinction leveraging epidemiological models for combating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人民警察外在的行为、举止等表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地位、信任和支持程度构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而公关礼仪正是塑造形象这一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异常动机犯罪原因复杂 ,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表现独特。因对此类犯罪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较少 ,人们对其了解不多 ,不利于司法实践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尝试、无辜对象报复、嫉妒、性变态等几例典型的异常动机犯罪的分析 ,管窥其犯罪动机形成的心理过程、行为特点 ,期望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7.
Given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f states to maintain cyber security, a variety of co‐production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individuals or by collectives, of varying degrees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different forms of citizen co‐production of cyber security and notes the risk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Safeguards and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facilitate constructive citizen/netizen co‐production of cyber security. Although co‐production of security can contribute to social control, only those activities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law should be encouraged. Activities of private citizens/netizens that test the limits of legality should be closely circumscribed.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开展的警风学习大讨论中,对何谓警风在概念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如果对何谓警风在认识上不能得到澄清和提高,培养和形成良好的警风就成了空话。本文从警风和学风的关系;警察学风不正的表现;端正警风的思考三方面论证开展警风学习、讨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