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曲 《前沿》2005,(11):68-70
高等教育质量观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要确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同时要真正建立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只有建立教育质量体系,才能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质量问题的困扰。“教职自由”和“完全同僚关系”这种学术自治的传统以及美国学院与大学内对改善教育质量所采取的自由主义管理态度,是引起美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提高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保留政府或学校对学术实践的控制权或改变权,以便更好地建立旨在加强学术机构内教职集体与学术单位如何协调的规范体系,从而使高等教育质量的保证与提高显得更加合理化。这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辉 《理论月刊》2004,(3):80-83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目标、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美、英、法、德、日、俄等西方六国都非常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各有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适度发展成人学历教育;大力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适当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的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两种模式,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内涵和标准随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只有树立社会、教育和个人协调发展的教育公平、质量观,才能把握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理念的本质,才能促进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仵林军  高希 《前沿》2014,(11):195-19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学业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在高校成长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功能架构、服务内容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高嵩 《长白学刊》2007,(1):153-156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美苏冷战的加剧、民权运动的冲击和消除社会贫困的需要,美国联邦人力政策体系形成。该体系将高等教育与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高等教育成为美国联邦人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美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美国政府人力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我国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锦银 《理论月刊》2006,(11):95-97
本文旨在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及最终目的加以思考,克服脱离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脱离我国的实际情况而盲目推行大众化教育,并希望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和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多样化教育质量观的正解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多元化的高等教育必须树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贯彻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须明晰高校定位、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树立多样化的人才观等。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问题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响应科教兴国的号召,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上,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做出了积极的调整,比如扩招、成人教育、私立民办高校等,圆了很多人的大学之梦.在总结现有经验和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也提出我自己的见解,其间涉及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社会思考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英教育设想,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多元化: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永春 《前沿》2002,(4):34-36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多元化 ,多元化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 ,使各级各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切实制订和采纳多种办学方针 ,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大众化办学之路。这种由高等学校自行管理、自负其责 ,辅之以适度监控的策略 ,促使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呈现出多元化而又运行有序的特征 ,从而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有效放大。  相似文献   

11.
刍议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精英式的质量观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已不再适应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只有建立科学高等教育质量观——以学生为本的、发展的、个性化的质量观才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成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公安高等教育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首敏 《公安教育》2004,(6):27-29,56
公安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不断发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打出自己的品牌,保持良好的势头,占有自己的份额,显示自己的实力,质量已成为生命线。什么是一流的高等教育质量?怎样提高教育质量?在回答这些问题前,弄清楚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现代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曹立强 《人民论坛》2010,(6):296-297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大众化方针,作出了巨大贡献。民办高等院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社会需要,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争创一流大学意识。  相似文献   

14.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等教育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现教育大众化方针,作出了巨大贡献。民办高等院校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社会需要,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争创一流大学意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目前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迈进。当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大而且要强。在对"高等教育强国"评价指标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构建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指标体系,并与若干高等教育强国指标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从中得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关注弱势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关系着高等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认真分析我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由此制定相应的援助方式并形成有效的援助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学生终身生涯发展,我国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应运而生。目前,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包括三个基本体系,即普适性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个性化的职业咨询体系、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其中,生涯规划课程为核心,职业咨询体系和就业指导体系为侧应,共同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目的。1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承载着高等教育提升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责任,职业  相似文献   

18.
大众化教育是与精英化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对于高等教育而言,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演变是各国教育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经济发展滞后型的、政府主导型的、高等职业教育畸形发展的、模式单一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它应该实现由国家本位价值取向向个体本位价值取向转变,由先验论价值取向向经验论价值取向转变,从本体论价值取向向功能论价值取向转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育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网络教育的发展,使规范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水平评测与监控的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基础课程质量是整个网络教育质量的核心,而提供网络教育质量评价、监控的依据,可以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银珍 《湖湘论坛》2001,14(1):92-93
任何国家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把握机遇,大有作为,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社会化的进程。我国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  美国加州大学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就率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他认为高等教育必然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发展阶段。指出国家适龄人口(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世界高等教育正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