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固镇县呈现出县城人口增多、农村“留守幼儿”增加,适龄儿童“人园难”的现象。县城内幼儿园人满为患,农村的孩子则要选择较远的乡镇幼儿园,甚至无学可上的情况,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2.
张江南 《江淮法治》2011,(15):45-45
“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我经常深入农村,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状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有着较深的了解。”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淮北市农委土肥站农艺师任笑媛一谈起学前教育便滔滔不绝,她说:“当前学前教育在农村开展得非常困难。教学环境与城市差距很大.由于并村和布点原因,很多小的村庄没有幼儿园,较大村中为数不多的民办幼儿园也存在着标准偏低、规模较小等问题,大多农村幼儿园处于艰难维系、处境尴尬的状态。此外,由于学前教育失位和监护不力.学前儿童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3.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1,(7):17-17
“我们也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校车事故都发生在“农村孩子”身上,或者发生在农村地区,或者发生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农村孩子乘坐的校车车况差、严重超载,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但其实更准确的答案是:农村孩子不得不乘坐校车。  相似文献   

5.
汪洋  苏青 《江淮法治》2012,(21):32-33
9月4日,合肥市东方剑桥天鹅湖畔幼儿园传出一条好消息,“这家幼儿园上学期保教费还要6000元,这学期只收2600元。一下子降了3400元”,“合肥市今年公布的普惠性幼儿园有60多家,有近万名的孩子可以高高兴兴地在家门口上幼儿园,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犯愁了。”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们在幼儿园门口幸福地畅谈着。这样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对学前教育的一次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6.
张朦 《法庭内外》2014,(6):52-53
正随着农民对子女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农村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办起来,更多的村民选择将孩子送到幼儿园教育看护。幼儿园本是一个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的地方,但因为农村幼儿园设立时间较短,不少地方办学不合法、规范性较差,人园儿童患病就医、教育设施简陋、儿童间嬉戏引发赔偿的案件时常发生。责任感缺失幼儿落残疾北京市密云县某村周围仅有一家幼儿园,为了孩子受到教育,一些住地较远的村民也将孩子送至该幼儿园。幼儿园配备了校车专门接送住地较远的孩子。2011年初的一天,校车将美美等学生送至某路口,老师将4岁的美美交给其12岁的姐姐娜  相似文献   

7.
王小艳 《江淮法治》2009,(19):54-54
我是一名在北京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母亲,不是我狠心,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为了能让孩子读得起书,我只好抛家舍子到城里打工,可离开家又不能很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由于工作不稳定,带孩子过来读书不是折腾吗?我也知道这样和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但如果不是为了生计,谁愿意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8.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河南信阳市一幼儿园收到盖有政府公章的介绍信,信中让幼儿园对倪某的孩子给予“适当的照顾”。据了解,该幼儿园是信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倪某是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去年7月他带孩子去报名,被幼儿园拒收,于是他就开了这封介绍信,  相似文献   

9.
黄全锁 《政府法制》2013,(20):58-58
近年来,“新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在农村有所抬头,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家庭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一是高考的公平性有待提高,二是高昂的费用让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三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无奈之下,一些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要么选择初中毕业即辍学,要么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面对高额学费彷徨观望,不知出路在何方。这种现象严重威胁到我同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消除“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笔者认为应积极采取如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某幼儿园园长因小朋友不能完全背诵课文,便用火钳将孩子们的手烫伤。一个仅有32个孩子的幼儿园,被烫伤的孩子就有10个。一句“心情不好”的解释显然很苍白。仅仅因为孩子背诵不出课文、打闹,就出此重手,作为一名教师兼园长,显然是把自己的情绪用暴力发泄在了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1.
学前教育过早。中国有90%的家长认为应对学前的孩子进行认知教育。不少地区有85%的3岁~6岁的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眺。不少家长误以为早教就是让孩子尽早学习,孩子们在“暴力”逼迫下,只好去学既不瞳又不愿意学习的东西,完全违背了孩子爱玩爱闹的天忙睇口教育规律,不仅达不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反而会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和恐惧,为今后的学习埋下隐患。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为了提高“知名度”和自身经济利益,在幼儿园开设各种特色班,提前将小学的内容灌输给学龄前儿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村中、小学校乱收费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园仍存在乱收费现象。宜昌市夷陵区物价局对辖区内29所农村幼儿园的收费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对有乱收费行为的幼儿园均依照法定程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分别进行了处罚。检查情况表明,农村幼儿园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它与农村中、小学校乱收费的表现形式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特点,同样存在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双胞胎儿子2岁以后,再出门玩儿时,被问及的问题不再是“谁大谁小”,而是“你们上哪家幼儿园”。 问者无心,听者有意。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就禁不住愁肠百结起来——两个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困扰我已久。  相似文献   

14.
杨佩昌 《政府法制》2012,(26):28-29
在德国想当农民不容易 在中国,农民不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养老、看病、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农门成为农村孩子的最佳选择。无法考上大学的人只好进城当“农民工”,能考上大学的也尽量不选择农业专业。就读农业专业只能算是无奈选择,而且就业前景亦不容乐观。“农业、农村和农民”竟然成了老大难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12,(16):10-11
现在的家长对所谓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三四岁的孩子,英语、语文、数学样样要学,大量玩耍时间被各种作业占用,幼儿园趋向“小学化”愈演愈烈。可事实上,幼儿教育专家并不赞同这种教育方式,认为拔苗助长弊端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东明县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实地调研,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年龄概念模糊,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农村幼儿园示范教育机构的现状,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农村幼儿教育的观念落后这五个方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浅析政府与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二者利益矛盾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胡国林 《法治研究》2010,(10):86-87
中国是农业大国,四分之三的人口在农村,普法成败系于农村。“五五”普法纲要对农村普法也提出了要求。在“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六五”普法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农村普法任重而道远,如何创新农村普法工作方式方法,《浙江普法宣传挂图(农村版)》的出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江河 《政府法制》2014,(33):59-59
山西省汾西县和平小学是一所农村六年制小学,长期以来,该校立足于“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一办学理念,着眼于为每一位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法治教,努力创办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读者     
《法律与生活》2012,(17):4-4
“幼小衔接班”火爆背后的忧思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学了,一批本该升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提前结束了幼儿园生活,背着书包进入了幼小衔接班。月均2000多元的学费未能挡住家长追捧幼小衔接班的脚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被列为我省民生工程,给广大“留守儿童”和孩子家长们带来了福音,颇受农民群众关注。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针对这一今年新增的民生工程,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以及学校的作用等方面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