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观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其中对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最为著名的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波特新竞争优势理论等,本文着重梳理梳理这些理论的演变历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以产业集群促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等等。因此,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还在起步阶段,通过产业集群来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3.
杨水根  侯东军 《求索》2011,(5):32-34
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从要素的观点构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认为通过完善产业链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以产业链为纽带,以核心企业、重点产品的联动促进配套产业发展,加快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努力提高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邹迎九 《前沿》2010,(18):60-65
产业集群具有网络组织、学习创新和社会资本等优势。针对当前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普遍较弱的现状,通过集群化发展方式,采取营造有利于传媒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不断整合资源、做大龙头、完善产业链体系,加快创新网络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培育促进传媒产业集聚的区域文化和实行产业品牌战略等策略,将有助于广西传媒产业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其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李琳  杨婕 《求索》2010,(8):36-37
本文以湖南76个开发区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30个具体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开发区基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是现阶段影响湖南开发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76个开发区基于产业集群的竞争力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3"—"5"—"3+5"以外地区从高至低的梯级分布格局。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强化长株潭地区开发区竞争优势的核心极作用的同时,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开发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在国外源远流长,研究成果颇丰,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也相当迅速.但作为一个与区域经济增长联系极其密切的理论,有一些基本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产业集群政策的风行并未能消弭理论研究上的分歧,反而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创新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来源.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根植性、知识资源互补性和创新组织的开放性等.一般地讲,产业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网络形成和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产业集群创新的动力来源有市场需求、中介组织、政府支持、科技推动、企业间的竞合、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创新文化与价值观的激励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再生金属资源产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研究其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产业集群和复杂理论背景下,将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视为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结合台州市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发展实例,从环境设计、正反馈、边界约束以及稳定性四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自组织过程的不同机理,构建了台州市再生金属资源产业分析的复杂性理论架构.最后,提出再生金属资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在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它是指大量的中小企业或小生产者聚集在一个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内部实行专业化、市场化分工,从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结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理论解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开垠 《岭南学刊》2004,68(1):27-31
产业集群在演化进程中自有成败兴衰,决定其成长的内在机制是自身的核心能力。针对目前理论界在此方面的研究不足,本文首次应用核心能力理论解析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来源,认为知识累积、学习能力、社会网络、协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机整合构成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研究产业集群核心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困境及政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形成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但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知识溢出、外部性等特点,加之企业的研发能力差以及企业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能力差等因素,常常会影响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而政府能够通过促进产学研(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有机结合,规避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广东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但是,目前从广东发展的现状来看,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的存在,在增强珠三角地区竞争力的同时阻碍了产业梯度转移这一规律的作用。对此,广东经济落后地区要加强产业集群的培养和建设,珠三角地区部分产业可以实行集群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相玉红  于莹 《长白学刊》2009,(5):159-159
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科技支撑、商业模式这些要素的成功组合,特有的内涵客观上带来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态势。集群化是指某个特定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企业和机构的集合,具有很强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推动城市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煦照 《湖湘论坛》2008,21(4):61-62
产业集群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是当前世界经济中颇具特色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也是一种迅速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培育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姚芳 《理论月刊》2006,(10):156-158
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多数采取的是低成本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这种以低成本为核心竞争力的低端产业集群面临着衰退的困境。本文以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剖析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并探讨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丁英 《理论月刊》2010,(6):74-77
提高工业整体竞争力、推进四川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目前四川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不少问题,加快四川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针对集群发展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政策措施改革和完善四川产业集群外部环境促进政策。  相似文献   

17.
鲁雁 《求索》2011,(2):21-23
产业集群存在空间演化与产业演化两个主要方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形成、扩大与演化,而对产业集群的衰退、危机及更新方面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拟从生态学视角,分析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行为特征,进而解释产业集聚的内生机制以及外部动力对产业集群及其演化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试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理论探讨的热点之一.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和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集群格局,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产业集群的理论为根基,分析硅谷等成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集群形成条件,进而指出"武汉@中国光谷"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邹红  金雯 《群众》2008,(9):51-53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依靠其内部的联系网络,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可以有力地推动当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就是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有效地提高了本地区的区域竞争力。对于江苏而言,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以下明显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以产业集群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取得地区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中部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竞争力。中部地区应依托现有的工业基础,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