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欣闻刘老为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而收集、整理、编撰的大型文献收藏本《邓小平画典》已由《人民日报》和红旗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2005年秋季的一个周末,我们采访了这位集律师、画家和收藏家于一身的刘家齐老人。年已古稀的刘家齐曾是吉林省司法厅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离休后曾先后出版过由他编著或参与编著的大型文献《毛泽东画典》、《长征画典》、《军史画典》、《珍藏党史画典》、《红色丰碑》等。眼下除了刚刚完成《纪念邓小平画典》还有正等待出版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刘老之所以有如此丰厚的著述,这源于他从少年就开始的艺术收…  相似文献   

2.
一、案情简介被告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2002年4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中使用了于某的作品《争画》(作品原标题为《毛泽东与齐白石》,反映毛泽东、齐白石、郭沫若争画的奇闻轶事。因责编认为“争画”作为标题更突出作品主题而改)。《毛泽东与齐白石》一文刊登在《东方艺术》  相似文献   

3.
友人赵文忠从北京归来,得知我 近一时期总把写作之余的时间消磨在 笔墨纸砚上,便特别赠给我一册雅致 又精美的《中国现代画马名家》。文忠 兄把我估高了,他哪里知道我学书而 不懂画?好的是,这是一册"画马名 家",中国人历来对马情有独钟,鸿儒 与白丁均会在动人心魄的奔马图前留 连忘返,浮想联翩。 《中国现代画马名家》由人民美术 出版社新近出版,内封还特邀我国现 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夫人廖静文  相似文献   

4.
1996年春季,我在太平洋拍卖会上以33000元竞得一幅黄胄先生的《新疆舞蹈》。其作为设色镜心,画的是一新疆维族  相似文献   

5.
正记得当年我在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时,学校组织学员赴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在枣园后沟西山脚下,有一块操场,山根处耸立着张思德同志高大的石雕像。雕像两侧立着两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镌刻着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一文。70年前,就是在这里,毛主席参加了张思德同志  相似文献   

6.
开卷有感     
张清 《江淮法治》2010,(12):53-53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自从《江淮法治》成立半月刊以来,我每期必看。我最爱的栏目是“画中有话”,漫画、幽默、趣闻、推理断案等等都令我爱不释手,幽默趣闻经常看的我捧腹大笑,而推理断案又让我凝思苦想,真是痛并快乐着,但我超爱这种感觉。而“古案趣谈”又是另一种让人学习的形式,在这里我既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法制内容,又能学习现在与古代在法制上的不同及优劣。真是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顾恺之的两篇画诊《论画》和《魏晋胜流画赞》的篇名,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相互误植,经过俞剑华和唐兰等专家多年的研究和探讨,根据文章内容已经把篇名予以纠正。近来看到《美术史论丛刊》第4辑《今存顾恺之画论的辩名》一文(下简称《辩名)),又提出这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作者认为顾恺之的《论画》名实不错,《魏晋胜流画赞》之  相似文献   

8.
钟洪奇 《法人》2006,(11):32-33
所有的公关工作可以强化事实,但不能违背事实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三国演义》是一部仅仅用于消遣的历史文学。但在我眼里,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最出色的一部公关巨作。谁给曹操画了白脸?几乎每一个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都会清楚地意识  相似文献   

9.
在我家的客厅中,悬挂着刘海粟老人画的一幅中堂——《鹰》(见右图),上面题写着杜甫的诗句:“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看着这幅画,我的心中常会升起一种莫名的激动与感慨。  相似文献   

10.
我心亦松     
不知起于何时,我很少再留意那些独立于自然却被《辞海》注释得很简单的松树。观画一多,满眼尽是宣纸上或焦墨或水墨或彩墨写就的意象之松,渐渐地,我也就很少再想到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和陈毅的“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文之松。随着时代的变迁,松从革命的意义里逐渐回归自然,即使这样,松还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大树,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否则木质并不坚硬的松怎么会一直被用来比贤良、喻人格?!我越来越喜欢画家笔下的松,说不清是年龄、思想还是审美眼光的原因。较之百年山松,因人而异的画松同样任谁也无法轻视,有美更有与众不…  相似文献   

11.
我眼中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施肤若凝脂,顾盼生辉,这是沉鱼落雁之美;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咧嘴一笑,黝黑的皮肤衬着一口大白牙,这是一种憨厚之美;露丝和杰克的爱情随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而画上了惊叹号,这是一种凄然之美……朋友们:上述诸多美的人和事,你、我、他都感同身受!在当今社会里,生活、工作和事业中美的追求,各人有各人的感受和体味。  相似文献   

12.
数年前,笔者曾随国家检察官学院的一个代表团到加拿大访问。在位于温哥华市区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的大厅内,我们看到一个高大的正义女神雕像。站在神像面前,我的心灵感受到了深沉但又强烈的震撼,因为在那雕像上我看到了人类祖先对司法精神的理解与追求。即使在法治已然成为时尚的今天,我仍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其内涵的深刻与丰富。女神表情庄重,左手持一架天平,右手握一把利剑,眼睛上还蒙着一条布。我知道,天平表示不偏不倚的公允,利剑代表惩除邪恶的正义。但是,女神为什么要蒙住自己的眼睛呢?经明人指点,我才得知女神不想看到的是她必…  相似文献   

13.
朱琰《陶说》评述:"古瓷五彩,成(化)为最。其点染生动,有出于丹青家之上者。画手固高,画料亦精,今增洋彩一种,绚艳夺目。"其中说的洋彩,就是粉彩的叫法,而粉彩在瓷器中表现的娇嫩、柔和、清颖,着实让人喜爱它的万般姿态。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6,(9)
友人擅画,几可称“家”,多次扬言赠我丹青,说是将令满室风雅,近日终于践言,打开一看,竟是一纸漫画。草草大写意,寥寥人物俩。甲问:请释“民主”二字?乙答:“为民作主”是也!题为《普法考试》,令我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5.
我曾在去年《人民司法》第四期发表了《在民主的制度下苏格拉底为何被判死刑》一文,探讨了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借以说明现代司法理念与民主的联系与区别。文章发表后,湖北省的徐先金法官在第八期发表了《重温苏格拉底的慎重》一文,他主张苏格拉底是为了尊重法律而赴死。而我则认为苏格拉底之所以选择死亡并不是为了尊重法律,恰恰相反,他之所以选择死亡就是拒绝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他选择死亡是为了所谓的“殉道”,是对民主雅典的嘲弄。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根据我对《斐多篇》和斯东  相似文献   

16.
贝伦蛋挞香     
杨钧  张鹰 《检察风云》2013,(5):84-85
老杨老张,一对普通的上海退休夫妻,网友们爱称他们为老爸(70岁)老妈(65岁)。老杨老张有着年轻人般的好奇心,喜欢行走天下,阅读未知旅途中的人和事。出版书籍:《老爸老妈去旅行》《老爸老妈再游欧洲》葡萄牙的贝伦(BELEM)就是镇守在河口的一块咽喉要地。在贝伦,仿佛依然能看到大航海时期,葡萄牙航海勇士们意气风发地驶向世界的身影,周边林立的雕像、古迹、教堂和纪念碑默默地记忆  相似文献   

17.
卢浮宫 巴黎凯旋门 功罪莫问拿破仑, 见证历史凯旋门。 至今犹唱马赛曲, 千万烈士祈和平。 碗讼办端流牛赚)从 「了 为何卢浮负盛名, 旷世精品集大成。 雕像林立千姿韵, 彩画琳琅万态情。 最是推崇维纳斯, 难比丽莎(3)笑含春。 千古艺术皆绝唱, 百看不厌叹神工。 埃菲尔铁塔 巴黎圣母院 铁塔沉沉冲天起, 雄姿威镇法兰西。 追忆当年大革命。), 战士血铸民族碑(2,。 庄严肃穆神秘地, 雕形画态《圣经》中。 进殿岂只拜圣母, 探寻雨果笔下影。 凡尔赛宫二首 (一) 昔为豪华皇家地, 今乃瑰丽艺术宫。 历经多少兴亡事, 十字架上浸血腥。 布鲁塞尔尿…  相似文献   

18.
华逸龙 《检察风云》2013,(19):88-91
《辞海》载:历史画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中国此类绘画,现存的如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宋代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等都是描绘历史故事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同行的岁月     
《人民检察》创刊五十五周年了。这五十五年,她见证了共和国法制从百废待兴到日益完备,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检察人为了这份事业的拼搏与奉献。而我,一名在检察事业中工作了十年的检察官,是《人民检察》陪伴我,将青春最美的岁月尘封在不曾懈怠的记忆里。还记得我刚步入检察院的大门,工作之初,检察院的一切都那么陌生,《人民检察》是我了解检察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