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这里,我們配合本期东南亚的外国资本专輯,揭发資本主义国家,特別是美国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經济扩张問題,乃从国內外的报紙杂誌中,搜集和整理有关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外国資本資料,提供研究东南亚經济者参考。应当指出:帝国主义对所謂落后地区的經济、軍事的“援助”和“专家、顧問”的派遣目的是鎮压当地人民,掠夺資源,搜集各种情报和进行特务活动,从而进行一种永不得逞的进攻社会主义国的阴謀。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美国帝国主义的扶植和支持下,岸信介政权为了配合美帝对外的經济扩张,采取了“美国資本,日本技朮,东南亚資源”的对外經济措施。因此,几年来,日本在东南亚好几个国家里以“技朮服务”为名而实貭却干着掠夺資源的勾当,本文暴露了不少这样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战爭賠偿是战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南亚进行經济扩張的重要手段之一。战賠一部分是物資賠偿,一部分是貸欺(即所謂經济合作)。日本往往將一个建設工程“賠偿”一部分,另一部分則要求同对方国家“經济合作”。对方国家如果想取得日本的賠偿則不得不在“經济合作”方面給予日本种种优待。实貭上,这就是商品輸出和资本輸出。通过这个隐蔽的手段,日本壟断資本家的魔爪已經伸到接受“战賠”的东南亚国家去。下面发表的关于日本“战賠”渗透菲律宾各个經济部門的材料,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香港《远东經济評論》和日本《海外市場》先后发表了它們的評論員和通訊員写的有关英国、西德、“歐洲共同市場”和日本等資本主义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貿易情况,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情况并向其本国的統治者和資本家献策。但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由于美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扩張和掠夺,日益排挤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势力,被排挤的資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諸多的对策,因而,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場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相互傾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銳化。同时,从这些文章中也反映了随着东南亚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漲,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地位也日益动摇,它們的渗透手段遭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它們在哀叹之余,仍企图继续在东南亚作最后的挣扎,提出所謂“援助”、“友好”和“經济貿易合作”等等词令只不过是为其扩張政策搽脂抹粉而已。但是,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的經济联系日益加强,扩張的手法也較多,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南亚經济竞爭中的一个勁敌,也值得加以注視。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在战前为着侵略亚洲,成立了許多研究机构,如滿铁调查部,东亚研究所等进行对我国和东南亚地区搜集有关軍事、政治、經济等方面的情报。 近年来,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日本軍国主义已复活,“南进”野心也随着死灰复燃。为了加紧配合向东南亚扩張,目前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机构林立。 战前,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研究的情况,通过下面的文章可見其一二。但应当指出,这篇文章由于发表在1958年1月,对于稍后成立,并为日本研究东南亚的机构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亚洲經济研究所未有提及。这个研究所在1958年11月成立于东京。据說,它是“民办”的“学朮”研究机构,但却得到日本政府的巨款資助(二亿日元)和壟断資本家的大力支持。臭名远揚的岸信介政府为要使它更好地为其經济扩張政策服务,曾企图通过国会制定有关法案来控制这个研究所。日本通产省和外务省都以該所和自己关系密切而爭着来领导它。 亚洲經济研究所有会长、所长、理事、顾問和評議員等共二百多人。該所的研究方法,据說是着重于現在时行的“地区研究”,招收研究生,使其专門学习当地語文,并准备派往各国,进行实地調查。現在按照計划,分为統計、資本、劳动、开发和地区研究等五部門,由二十个組分担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 此外,“亚洲地区綜合研究第一届合同研究会”也于今年1月23日在东京本乡的学士会館召开会議。这个研究团你的研究中心是亚洲地区的政治、經济、社会、法律、語言和宗教以及地理等六項。属于这些研究集团的学者約有二百人左右。日本资产阶級对东南亚研究的动向值得东南亚各国人民提高警惕。野心狠永远不会怀有好意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遵从万隆亚非会議精神,在国际事务中尽可能地加強亞非国家在經济上和文化上的平等互利和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近几年来,我国與柬埔寨和老撾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日益改善。为了帮助讀者了解柬、老两国的經济情况,本刊資料室特根据倫敦对东南亚經济評論季刊,1958年3月17日及3月附刊,远东經济評論1958年第24卷15期及其他有关資料整理編写“近几年柬埔寨及老撾經济”一文以供研究东南亚經济問題者的参攷。  相似文献   

7.
日本垄断资产阶级曾经提出,利用美国资本,日本技术来“开发”东南亚的资源。其实质就是对东南亚的经济扩张和侵畧。所谓“日本技术”就是日本派遣或训练技术人员,输出机器,设备。但不止于此,日本还输出资本以及其他一切可以输出的货物。这一切做法都是为着日本垄断资本对东南亚推行经济扩张政策而服务的。日本对东南亚采取帝国主义倾销政策。因此,它和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是不平等的。岸信介政府提出“输出第一主义”以便保持“长期出超”的地位。在这种政策下,日本垄断资本一方面加强对东南亚的输出,而另一方面则减少东南亚的输入。这个政策已经遭到东南亚国家的反对。泰国政府对日本的片面出超和减少对它购买大米曾提出抗议(可参考本刊本期发表的:“泰国的经济开发及其对生产资料的需要”一文)。缅甸政府也于去年12月21日曾宣布停止日本货进口,直到日本同意增加大米的购买量之后,缅甸政府于今年初才撤消了这个措施。这些事件充分说明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扩张政策已经碰壁。下面有关日缅贸易的两篇文章可供读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参考。在美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日本正走上軍国主义的道路。今后日本必定会加强其对东南亚的经济扩张和侵畧。而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也必定会更广泛,更坚决地反对日本的任何侵畧形式。  相似文献   

8.
米沢秀夫是日本中国研究所机关刊物“亚細亚經济旬报”的主編,这篇文章是他搜集我国及外国有关的資料編写而成,特譯出以供研究东南亚华侨者的参攷。  相似文献   

9.
法国企图“重新回亚洲”,所以一直进行各种渗透活动。下面选譯的資料是这些活动在东南亚經济领域上的反映。尽管各作者尽力掩盖它的“貿易”和“援助”的实貭,但从中也可窺見它的动向。  相似文献   

10.
一、严重的經济形势是“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錯誤路線的后果 七个月的时間在历史上是很短的,对“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的草拟者来说,那就更短了。“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的草拟者們,設計者們以及忠实的維护者們,做梦也沒有想到他們所吹噓的作为“实現《經济宣言》的条例”的“五月二十六日經济条例”,只有七个月的寿命,不多也不少。如果根据政府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二日举行的互助合作議会全体会議上的說明,作为法律上的尺度来衡量这个条例的寿命的話,那么苏加諾总統  相似文献   

11.
除了印度、日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外,印度尼西亚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东南亚的第四位重要貿易对手。但奇怪的是,如此显著的(西)德、印(尼)經济關系,却从未受到特别宣传过,双方面似乎都认为他們之間进行的貿易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問,在越南(文中所指越南,均指南越)的经济生活中,华僑起着一种很重要的作用。保罗柏納(Paul Bernard)認为:“中国人的經济活动,好比人体里的血液循环系統一样。”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在越南,而且在东南亚的大部分的国家也是这样。約翰刻利金(John Kerry King)在他的“东南亚展望”論著里說过:“东南亚各国不仅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企图“避免把政治因素加入討論范围之內”,以“純粹分析的观点”而引用大量資料来替南越經济塗脂抹粉,大肆吹噓南越經济有所謂“直綫上升”。促管他声嘶力竭地叫嚷“美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全”的鬼話,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南越經济的“威胁在于无止境地依賴外援的本性”,南越的“經济繁荣是虛假的”。至于南越經济不振的原因之一,他归結为“法国龐大的远征軍从南越撤走”更可見其奴才相。抱这种观点的作者所引用的一些材料,其真实性显然是不可靠的,就以大米产量为例,吳庭艳上台以前,大米产量年逾400万吨,而在他执政的七年中,大米产量的最高記录是3百12万9千吨。本文所引用的材料却为500多万吨。 南越日益变为美帝国主义的附庸,在美吳集团的掠夺下,外国壟断資本和統治阶級大发横財,国民經济千疮百孔,百业蕭条,民不聊生,这才是近几年南越經济的真正面貌。  相似文献   

14.
緬甸在制訂經济計划之际,如果对国家目前的經济情况心中无数,是无法进行計划的;要作到心中有数,就必須进行确切的經济調查。所以决定在今年(1964年)8月10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內同时进行一次經济調查。作者曾被派到叫棲县(位于曼德勒以南——譯註。)的桥头鎮,負責該鎮的調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战后,美帝国主义正在不断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干涉和侵略。以散布虛构“共产主义侵略”的謊言到处扩展軍事基地,唆使它們反对爱好和平国家,同时假借帮助东南亚国家开发經济为幌子,以貿易、“援助”和投資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使这些国家更加屈从于它的奴役和掠夺。为了欺騙这些国家的人民,美国政府大方开动宣傅机器,竭力为美国的侵略政策粉飾。1960年8月4日,香港“远东經济评論”发表的“美国在亚洲的賭注”特輯,系在美国国务院的直接贊助下编写成的。尽管这些文章尽力为赤裸裸的美国侵略政策擦粉涂脂,宣扬美国“帮助”东亚与南亚国家“开发”經济的成就,可是,文章也无法掩飾美“援”一直不得人心,美国的威望不断下降,东亚与南亚各国人民愈来愈憎恨美国佬。由于这个特輯大量发表了战后美国对东亚与南亚国家貿易、“援助”和投資的材料,也透露了美国对这些国家的侵略活动情况,所以我們把这个特輯有关东南亚部份的资料整理翻譯出来,以供研究这些問題的讀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菩生是香港香江書院經济学教授,对香港的經济問題曾在“远东經济評論”发表过一些文章;而这篇文章,是于1958年5月15日在香港大学政治經济学系現代中国研究班的講述,內容謬誤之处甚多,譯文略有刪节,可供研究香港經济問題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达篇文章是联合国亚州远东經济委員会1957年度的調查报告,將印度的第一个五年計划和第二个五年計划的实施作了一些比較和說明,可供研究印度問題特別是研究經济問題者的参攷。但应指出,印度走的所謂“社会主义道路”及其采取的“国营經济”措施,在发展民族独立經济方面虽有它的进步的一面,但與社会主义国家經济却有本质的不同。同時,也不可能导致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香港《远东經济評論》1963年7月11日第41卷第2期刊登了美国对亚洲各国貿易的专輯,該专輯发表了5篇評論美国国內外貿易的文章,現將其中介紹美国对世界各国(包括东南亚)进行經济扩張的政策、措施和看法的两篇文章摘譯出来,同时还摘譯报导近几年来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緬甸、菲律宾、泰国、柬埔寨、馬来亚、新加坡和南越等国家及地区的貿易活动的文章于后,这些文章是由《选东經济評論》的評論員或駐各国的通訊員写的,評論的观点是从資产阶級的利益出发,报导取材的角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美国目前对南越的侵略着重于直接的軍事干涉,積极在南越进行“特种战爭”。它之所以把大量“美援”不断投入南越,支出了一笔相当大的本錢,这是为了赢取軍事上、政治上的利益,同时,对手南越的经济利益也毫不放松。事实上,美国很早以前就对越南进行經济侵略了,特别是在1954年日內瓦会議以后,美国資本和“美援”就起着支配南越經济的作用,使南越經济服务于美国的战爭政策,并已造成了嚴重的恶果。现將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原题为《什么是“稳定經济計划”?》,它揭露美帝給予印度尼西亚1千7百万美元的貸欵的目的,是使印度尼西亚放弃它目前正在执行的改革殖民地經济代之以民族經济的国家全面建設計划,而强迫印度尼西亚执行美帝設計的所謂“稳定經济計划”,以保持美国壟断资本的地位,并加强对印度尼西亚渗透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