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是福建省确定的“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目标之一。在过去,可能有人不相信这句13号。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看得到、收获得到的实事。福建省医改办在2011年便发布消息称,福建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基础的“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框架体系已经建立。如今,凝聚着福建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深切关爱以及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孜孜不倦、不断创新、力争新突破的心血和汗水而构筑成的“全民医保伞”已经为老百姓撑起一片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沐浴在医保惠民政策的阳光下。  相似文献   

2.
张亮 《人民政坛》2007,(2):46-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公开表示,目前一些专家“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保”的说法是有极大误导作用的,城乡双轨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  相似文献   

3.
新医改实施3年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的“全民医保”目标。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建立了覆盖全球最多人口的医疗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4.
数字     
《中国人大》2009,(8):7-7
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增至平均工资6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日前表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据悉,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费用报销范围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后发地区的医疗保障:韩国与台湾地区的全民医保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莲花 《学习与实践》2008,(10):144-151
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增加疾病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保障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成为现代国家的主要社会政策之一。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韩国和台湾地区在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之后,在民主化过程中相继实现了全民医保。它们是怎样实现全民医保的?两者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它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本文通过比较分析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全民医保过程,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对我们全民医保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4月6日公开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以“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卫服务”为目标,设定全民医疗福利路线图: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20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改新政把国民带进了全民医保时代,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表示,城乡双轨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不久前,李剑阁在汕头大学的公开演讲中表示,目前一些专家“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医保”的说法是有极大误导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城乡差距还是会存在。在过渡时期,只能实行  相似文献   

8.
“全民医保”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在城镇实行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覆盖范围是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包括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组织等。在农村则正在推广和实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2005年,我国医疗保险覆盖的城镇职工不到2亿人,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口不到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国还有9亿多人口被挡在医疗保险的大门外。而被卡在医保大门外更多的恰恰是最需要医疗保障的弱势群体。”杨利霞委员说。为此,她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全民医保”的提案。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我国的医保制度建设有失公允。长期以来,我国医疗…  相似文献   

9.
数字浙江     
5069万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5069万,参保率为在97%左右,浙江已迈入全民医保时代。  相似文献   

10.
文太林 《新东方》2014,(2):68-73
美国在医疗保险方面独具特色,它以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以政府的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为补充。美国曾因在发达国家中唯一未能实现全民医疗保险而饱受诟病。其实,从1912年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就开始了全民医疗保险立法之路。但受到党派分裂、利益集团、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立法进程缓慢。直到2012年在历经整整一个世纪之后,才在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促成医保法案的最终通过,医保法案的实施将使美国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相似文献   

11.
邓大松  赵奕钧 《求索》2013,(12):242-244
全民医保是和谐社会背景下一项基础性的社会政策范式,其自身表现出了积极的整体互动机制,这种互动机制不仅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战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政策的有效执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世界各国医疗政策制定与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离不开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构建,一方面,它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全球卫生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与“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理念”大致相吻合。在我国。发展全民医保是推进国家民生工程的一项关键性议题。是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更是新时期医改工作长远发展的突破口。本文深入研究该领域的核心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之风 《人民政坛》2007,(5):17-17
厦门市在近几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率先在全国实行“金包银工程”,破解了征地难,被征地农民有了长期稳定的收益;率先推进社会保障性住房政策,逐步让中低收入者“居者有其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民医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不论户籍均可享受义务教育……厦门市领跑“共享”为各地提供了一个示范。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2023年5月29日,国家医保局联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就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大学生参加基本医保是全民医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健全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就医权益、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不是钱的问题,那么,为实现全民医保,我国要如何改革以药养医现状呢?在去年12月4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医药企业营销经理高峰论坛”上,北京在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昕教授对医疗改革做了精彩发言,以下是演讲精选: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1,(7):41-43
医疗保险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6月8日下午,根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安排,省人社厅医保处处长丁榕芳在厅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接受主持人的访问和网友的提问,就实现全民医保等相关话题作了解答。本刊摘其要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姚青 《就业与保障》2008,(10):25-25
政府全面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政府为公共卫生和全面基本医疗买单,卫生部的专家测算大概需要2000亿元。而以目前的经济实力,我国尚未能完成全民医保,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实力还跟不上。如果不加以分析,2000亿元的确给人一种天文数字的感觉,并进而认为以目前的经济实力,我国不能完成政府买单的全民医保。其实这是误解。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新一轮医改。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基本建立。目前,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超过95%,保障水平明显提升,为13亿人口织起了看病就医的安全保障网。  相似文献   

18.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安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冒用死亡人员医保凭证就医报销骗取医保基金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该行为破坏医疗保障管理秩序,损害公平正义,侵害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权益,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文章通过分析莆田市北岸、湄洲岛医保工作现状,对冒用死亡人员医保凭证骗取医保基金的问题提出对策,希望从根本上杜绝“人亡卡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城居保与新农合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更有声音提出三种医保合并为全民医保,筹资和待遇自然也要向职工医保看齐.即使目前状态,城居保、新农合的政府补贴占筹资来源的比例已经很大,政府保障医保支出的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20.
<正>中共二十大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如何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从医疗、医保和基层及养老等角度,我国仍需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病越看越多”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的卫生工作大方针主要是“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强调预防为主,坚持中西医并重”。这就需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动员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