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燕 《工会博览》2009,(2):27-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了,这是一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关系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是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又一里程碑。它的施行必将进一步维护和保障女职工的劳动权益,有力地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担负的职责和任务非常重要和突出;面对新  相似文献   

3.
谭丽  姜婷婷 《法制博览》2023,(24):133-135
2023年2月21日,一则“60岁快递员凌晨猝死在岗位”的话题登上热搜榜,“60岁快递员在工作岗位猝死能否认定工伤”的话题引发热议,再次将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推向争议的焦点。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工伤保险制度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如今劳动者的工作形式也日益灵活多样化,致使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劳动者可能遭受职业伤害的风险正在不断加大,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工伤保险制度的缺陷,进而提出完善措施。完善的法律制度的适用能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张景德 《工会博览》2009,(4):116-117
建设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主体中,就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劳动者群体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定好位。  相似文献   

5.
张峤 《工会博览》2009,(2):45-47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前提条件。集体协商,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能够在调整劳动关系主体利益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工会对集体协商的指导性和领导性能够大大提高协商的成功度,从而积极地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本文针对我国的集体协商存在弱点的原因,指出工会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协商力量对等程度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等需要做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完善三方机制、完善工会组织结构,组织产业和区域性工会、构建和谐劳动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的自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今的“流动性过剩”,本质是劳动者工资的价值向资本金的转移,从而导致资本与劳动的分配结构性失衡。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调控劳动与资本的分配比例,才能实现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之规范就业的法律缺失,使得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不平等,进而造成了就业过程中发生大量的不公平现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受侵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工会博览》2008,(1):2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施行对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中华全国总工会专门下发了通知,引导用人单位与职工正确理解和运用这部法律,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生产经营单位为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法律上、技术上、教育上、管理上和组织制度上所采取的一整套综合性的保护措施。做好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关系劳动者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是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主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专门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强调工会要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中,发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作用。当前,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并强化了工会劳动  相似文献   

10.
正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提高对构建我国内需体系拉动消费效应凸显,其应是下一阶段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客观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工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5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从人类社会学意义来理解,和谐指的是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应当同时实现。和谐社会是温饱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多元的社会,和谐社会是秩序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充满生机的社会。国有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书面形式。劳动者同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现在为您介绍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问题。劳动者应判断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在入职时应判断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了解单位注册地址、电话、法定代表人,这些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工商登记信  相似文献   

13.
姚垚 《法制博览》2013,(11):105-106
在我国的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定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劳动争议的实际运用上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劳动法上劳动者的研究,厘定我国劳动法上有关劳动者的概念和范围,有利于完善劳动法的相关制度法规,更好的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之一。所以,应当切实稳妥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重要话题。我们认为,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也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不同个  相似文献   

16.
<正>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为职工群众提供“热可纳凉、冷可取暖、雨可栖身、渴可饮水、饿可进食、累可歇脚、病可用药”的场所,一应俱全的暖心配置,温暖着每一位劳动者的心。深化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建设,是工会组织一项重要的暖心民生工程。首都工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吸纳各方力量,坚持增量和提质相结合,把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建设工作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杨璐 《法制博览》2022,(13):77-79
企业破产重整工作的重要价值目标是维护并保证社会整体利益不遭受损害,而且破产企业中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国内众多企业破产重整案例中,很多企业为降低破产重整成本使出的相关手段花样百出,其中关于解除劳动者劳务合同降低破产重整成本的方法已经严重侵犯到破产重整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夏媛 《法制博览》2024,(12):144-146
促进“大龄劳动者”就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举措,“大龄劳动者”在劳动就业中遭遇的年龄歧视既侵犯了其诸多合法权利,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发挥和公平就业环境的营造。因此,理应将年龄歧视问题纳入现代法律规制范畴,为切实保障“大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宏飞 《法制博览》2022,(13):130-132
非法解雇法律救济制度是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核心目的的法律制度,也是为劳动者提供基本救济的制度,通过该法律制度的建立,给予劳动者相应的法律帮助和救济,这对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现有非法解雇法律救济制度之内,却存在有非法解雇期间薪酬支付不确定、合同继续履行情况不清晰、赔偿款计算不恰当等问题,严重影响该法...  相似文献   

20.
章献彪 《法制博览》2022,(3):102-104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有效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形式,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约束保障双方权益的直接依据.劳动关系在解除过程中,需要根据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对合同双方造成相应的损失进行民事归责,合同在发生非正常解除以后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违约金、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等,这"三金"在适用过程中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