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苔茶飘香     
<正>爽爽贵阳,茶叶飘香。在5月27日至29日举办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石阡苔茶推介会上,夷州翠芽、坪山翠芽等石阡苔茶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2.
石阡是苔茶的故乡。石阡苔茶品质优良,历史悠久。据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即今天的石阡县。据《贵州通史》载:“石阡茶,湄尖茶皆为贡品”。  相似文献   

3.
文叶飞 《当代贵州》2013,(25):I0002-I0002
8月的石阡,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苔茶香。说到石阡苔茶,不能不提有着“贵州最美茶乡”美誉的占镇龙塘;要了解石阡新农村茶产业的发展,龙塘省级高效生态苔茶示范园内的大屯万亩有机苔茶示范园区则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石阡是"中国温泉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石阡又是"中国苔茶之乡",石阡还是贵州省仡佬族的三大集居区之一。泉茶合璧,温泉文化与茶文化的交融,仡佬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让石阡永远显得那么的质朴、优美、恬静。  相似文献   

5.
正精湛的茶艺表演、当地饮茶习俗的完美呈现、民族歌曲的柔情演唱,还有舞台情景剧、舞蹈、唱歌、朗诵、创意茶艺等才艺展示,每一位选手的出场都赢得场下阵阵掌声。这里是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决赛现场。12月17日,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在"温泉之城,长寿石阡"落下帷  相似文献   

6.
正贵州分布着各类野生及栽培茶树品种600余种,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湄潭苔茶和石阡苔茶两个品种,是中国茶树品种的优良品种。同时,贵州是茶树和茶文化的故乡,2020年贵州省茶园总面积700万亩,排名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7.
一、湄潭茶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1.茶产业发展优势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经茶史专家考证,当年《茶经》所载的行政区域应在隋唐时期设置,地域遍及黔北、黔东北等范畴。所指"其味极佳"的茶叶,包括现在湄潭、石阡一带的苔茶。明洪武年间,设容山长官司治理湄潭境地,其间有韩、张二姓每年将本地所产  相似文献   

8.
<正>2月11日,都匀市茶产业发展局组织相关企业在都匀市客运总站、都匀火车南站、都匀东站开展招募返乡农民工推介宣传都匀毛尖茶活动。2月12日,"贵州茶伴你回家——石阡苔茶志愿者招募、免费品茗活动"在石阡县城客车站门口、佛顶山大道,以及中坝镇、伍德镇、白沙镇、本庄等乡镇同时开展,诚邀广大在外务工人员一起品茶、喝茶、了解茶、宣  相似文献   

9.
文叶飞  谭勇  彭元吉 《当代贵州》2014,(26):I0002-I0002
正时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等美誉的石阡县正吹响建设"美好幸福新石阡"的号角,一曲宏大的"文明创建"交响乐章正在天然秀丽的龙川河畔激情奏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东西两控'、南部延伸、北部扩展的发展思路,以‘一江两岸三组团、山水泉城苔茶香'的‘521'空间格局,全力打造魅力‘温泉之城'。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石阡建设成为充满发展活力和时代魅力的温泉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铜仁市西部重要节点城市和以  相似文献   

10.
正仡佬族毛龙灯是石阡仅有、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2006年5月,"石阡仡佬族毛龙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一起欢腾,纷纷亮出自己的精彩绝技,"螺蛳旋顶""犀牛望月""二龙抢宝",蛟龙出海、懒龙翻身、盘龙对峙……2月7日,流传千年的"仡佬毛龙节"在有着"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石阡县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04  相似文献   

11.
叶飞 《当代贵州》2014,(13):I0002-I0002
正4月23日,记者走进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飞地产业园",只见一栋栋标准化、规范化、多功能的生产厂房拔地而起,设计新颖、人性化布局的办公区、员工宿舍区绿茵如毯、花香四溢。在建企业工地上,工人的劳动号子声、施工机械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大干快上、追比赶超的发展画卷。据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石阡飞地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进介绍,目前园区场平工作已全面结束,300套公租房交付使用。2.88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成,已有6家企业投产,同时有10户企业办理好入驻前的相关手续,其中9户企业开始动工建设厂房,1户企业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先行先试的石阡探索石阡有天然温泉水、优质石材、有机苔茶、大关名酒等独特的资源,因交通落后,"工业短腿"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掣肘。新一届县委、县政  相似文献   

12.
国酒茅台,国水石阡.为全面展示石阡地热资源之丰富、自然景色优美、历史人文之灿烂,2009年11月18日,由贵州省旅游局、铜仁地区文化局、铜仁地区民族宗教教事务局和石阡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品牌定位为"疗养圣地·魅力石阡"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国温泉之乡·石阡首届温泉文化庄旅游节"隆得开幕.  相似文献   

13.
行走在龙川河畔,红房黑瓦、绿柳潺江,古朴风情扑面而来;每当夜幕降临,沿河两岸,霓虹闪烁,人流穿梭,似乎进入秦淮河畔。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在县委县政府"老城仿古、新城现代"这一理念的经营打造下,已成为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和谐人居"。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石阡秦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石阡县原为"夜郎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阡  相似文献   

14.
在"三个建设年"活动中,石阡县提出"三拼三超"即:拼智慧,超常规创新;拼干劲,超常规付出;拼效益,超常规发展,这一有机载体,为推进石阡新跨越提供了强大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成为全县上下凝心聚力,科学谋划大转型蓄势大发展的"催化剂"、"推进器"。  相似文献   

15.
正"世间万般色彩,人们独爱‘贵州绿’。"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杨昌芹、文正友、周绍军,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等人士自豪地分享自己的"爱物":竹编水杯、苹果园、石阡苔茶、"人民小酒"。它们都有着同一种底色——"贵州绿"。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此时此刻,贵州红枫湖畔暗香扑鼻,螺丝壳山上采茶正忙,海雀林海松涛阵阵,赤水竹海绿波荡漾,从乌蒙大地到苗  相似文献   

16.
石阡县位于铜仁地区西南部,武陵山脉南支脉贯穿全境。东邻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风冈、余庆,北抵思南、印江等县。土地总面积2172.4平方公里。有汉、仡佬、侗等民族。“石阡”最早见载《元史·地理志》名“石千”,“千”为仡、侗古民俗语,释为山崖岩洞。元至元初年(1264~1270),置石阡等处军民长官司,为石阡县名之始。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石阡府。民国3年(1914年)改石阡府为石阡县。  相似文献   

17.
正石阡,贵州东北部的温润小城。这里有久远的历史故事,多彩的民族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潜藏的资源富矿……在这里,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风是香的,心是醉的。万寿宫、府文庙、楼上古寨,佛顶山、鸳鸯湖、石阡温泉,犹如一颗颗散落人间的珍珠,熠熠生辉;说春、茶灯、悄悄年,敬雀节、木偶戏、仡佬毛龙,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更加璀璨,历久弥新。"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  相似文献   

18.
<正>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为载体的贵州绿色产业在国内多地推介招商,打造"绿色黔货"品牌,将推动贵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贵州农业实体经济注入新动力。黔山出珍品,笑迎八方客。2月28日,在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广州推介展示会上,乌骨鸡、大方天椒、九龙天麻、大龙菜籽油、石阡苔茶等特色农产品得到粤地客商的认可和好评。本次广州推介展示会,不仅是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在珠三角地区市场的集中展示,更是贵州绿色产业招商引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正>山川造物,景出自然,时光堆积起石阡县旅游富矿。在仡佬山乡、百里侗寨,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时光停留的痕迹。围绕建设"民族生态旅游大县"的目标,石阡人正把"泉都"打造成贵州高原的"独秀花园"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石阡的旅游黄金线,基本上都是由一个个独具风情、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组成。这些村寨  相似文献   

20.
“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即今岑巩、遵义、德江、石阡)……十一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唐·陆羽《茶经》 自从1000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对黔茶作出文字记载后,北宋《太平寰宇记》、明代《事物钳珠》、清朝《贵州通志》等文献对黔茶的称道之词又屡屡见诸笔端。在视贵州为蛮夷之地的封建时代,对黔茶的推崇在乾隆55年达到了顶峰:茶中佳品“贵定雪芽”被铁定为贡茶。1915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捧走金奖,与国酒茅台比肩飘香,贵州“北酒南茶”一时间名噪中华,风靡欧美。建国后,茶叶是贵州仅次于烤烟、油菜的第三大经济作物,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