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游夏商周     
张斌 《检察风云》2011,(10):90-91
因为痴迷玉器,所以常常做美梦故国神游,譬如夏商周玉器,真品难觅,于是日思夜想,醒来却是一场空。 现在我们常说的"三代玉"就是指夏商周,当然也有商周汉的说法。时下专门收藏"三代玉"的人并不多,主要是年代久远,很难觅到到代的真品,  相似文献   

2.
据报载,时下一些行贿者一改送真金白银、香车豪宅、有价证券等传统俗贿,而是投其所好,送玉器、青瓷、名人字画等"雅品",将权钱交易隐藏于文人雅趣之中。领导干部有些雅好,可以涵养身心,充实人生。一些领导干部志趣高雅,琴棋书画、养花收藏,更是提升了生活品位。有了雅好、雅趣,可以陶冶情操,有助于金钱、女色等诱惑。然而,不幸的是,这些雅好也成了行贿者瞅准的目标。他们研  相似文献   

3.
张斌 《检察风云》2011,(14):90-91
在我收藏的高古玉器中,汉玉是我比较偏爱的。我有几个朋友都喜欢收藏汉玉,每当我们淘到一件真品,兴高采烈地相聚在一起品味时,都认为在历代古玉中,汉玉是最神圣的,它不但工艺水平高超,而且艺术水平精湛,它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斌 《检察风云》2011,(8):92-93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和把玩红山玉器,这个在地底下埋藏了五千多年历史的瑰宝终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沈嘉禄 《检察风云》2013,(20):92-94
上海的古玩界有位收藏鉴定家,名日沈胜利,精通瓷器与玉器,这得益于他的两位师傅,一位指教他鉴定瓷器,一位教他签定玉器。沈老阅历丰富,博取众长,机缘的巧合,对仿制古玩有了研究,促使他精于鉴定,这无疑给真真假假的收藏市场带来了一缕正气,也成了一位当代救国宝的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6.
张明华 《检察风云》2010,(13):89-89
玉器虽然在一般人看来比较坚固,但也不是铁板一块,其收藏保养尚有不小的学问。  相似文献   

7.
荆云波 《检察风云》2008,(18):78-79
在玉器的收藏与研究中,许多人对玉器的器型、材质、雕工和沁色特别关注,而往往忽视玉器的功能,特别是上古玉器的功能.其实,理解原始玉器的功能,不仅对判断玉器的真假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加深我们对玉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张斌  晓孙 《检察风云》2011,(16):90-91
隋代的玉器很难见,而唐代的玉器又难觅,这真是:历史长河几千年,隋唐玉器真少见,走遍天涯与海角,无情苦煞收藏人。要说隋唐玉,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隋代享国时间比较短,前后只有维持了30多年便瓦解了。  相似文献   

9.
声金增  王芳 《检察风云》2014,(12):46-47
俗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时下.古玩收藏与交易已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后,最为热门和时髦的投资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将其作为闲暇时的一种“雅嗜”大加追捧。殊不知,在诡谲而神秘的古玩行当中,时时上演着鱼目混珠的欺诈诡计。特别是一些“眼力”不高却出手阔绰的新入门玩家。很容易成为骗子攻击的目标。在山东淄博,精明的广东籍商人李应平,就是这样一步步陷进了骗子精心编制的“连环套”中。  相似文献   

10.
于晔 《法庭内外》2011,(5):32-34
有人说收藏是一种文化,是对历史的一种传承;有人说收藏是一种阅读,是对过去的一次聆听;有人说收藏是一种幸福,是对曾经的反复摩挲。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说,收藏是一种财富,是用高雅的音符谱写丰厚回报的乐章。但是在这场财富的博弈中,却让人忽略了里面有那么多苦涩的变奏和杂音。艺术品投资看涨拍卖会火爆异常收藏门类繁多,常见的字画、玉器、陶瓷、古典家具,偏门的古籍善本、金银珠宝、奇石化石、青铜器、古董钟表等等,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这么多的收藏门类,那要想在其中获利,收藏者就必须具备比较精深的收藏知识和非常丰富的收藏经验。就拿收藏瓷器而  相似文献   

11.
盛世收藏,玩玉的人也多了起来,朋友圈子里不少兜里有点闲钱的人开始收藏和把玩玉器。那天,在茶馆里与藏友们聊天时,有人拿出一块白玉牌,雕得相当细致、精美,画面古朴简洁又意境深远:一个须发老者在一个手执灵芝的孩童陪伴下,准备渡过一条正盛开着荷花的小河,前往精舍灵地拜访隐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1月9日星期日,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的长三角收藏研究会组织我们到扬州做市场调研,参观了扬州博物馆、中国雕印博物馆和坐落在广储门外街6号的扬州玉器厂以及古玩市场等,调研的内容安排得很丰富.  相似文献   

13.
周庄印象     
昔日不太出名的周庄,靠了画家陈逸飞的一幅作品被石油大王哈默博士收藏,如今已是火爆全国,红遍世界了。  相似文献   

14.
江舟  刘玫 《检察风云》2007,(19):46-48
谁也难为玉作价 时下民间收藏组织活跃,古董、宝石交易频繁,使得一些投资爱好者,不惜重金购买古董宝石收藏或交易.然而,在频频交易的背后,也隐含着真品及赝品的忧虑.  相似文献   

15.
失窃的邮票     
《江淮法治》2010,(18):34-35
某地住着3个兄弟,这3个兄弟都有收藏东西的爱好。老大喜欢收藏书籍,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古玩。他们3个有一个大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互相欣赏。这个柜子的钥匙放在一个很精致的小钱箱中。有一天,老二带了一个老同学回家,准备让他欣赏自己最新收藏的一张稀有的邮票。  相似文献   

16.
李郁 《政府法制》2008,(15):44-46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文物古玩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这话或许不假。在这“运动”中自然会有大起大落,也有小打小闹;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庆,也会有懊恼.总之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又是“阁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玩儿的就是心跳”,这也许能反映文玩收藏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3,(20):88-91
20世纪的收藏风云,大家辈出。在传统字画收藏中,提起张伯驹潘素夫妇,无疑是至高无上的。笔者写张伯驹潘素夫妇,首先想到他们二人都是老民革会员,  相似文献   

18.
朱文鸿 《中国监察》2010,(17):45-45
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然而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进行调研工作时,往往习惯于"坐着轿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热衷于听汇报、看材料,很少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由此造成出台的有些政策与基层实际情况不太符合,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群众把这样的干部称为“水葫芦”:成日浮在水面做表面文章,没有深入下去倾听群众真实呼声。防止“水葫芦”现象,是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升调查研究质量,促进科学决策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卢婷婷 《检察风云》2012,(15):90-91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墓葬出土的辽代玉器比较少,刘于传世的、少量出土的辽代玉器的识别还处于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或者说只认为是北方少数氏族的玉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发据和综合研究的诸多成果,辽代玉器的民蕨特色和时代特征开始明朗化,  相似文献   

20.
桑德春 《政府法制》2013,(23):41-41
时下,有人对干部作了一个画像,说大抵分为三种类型,即栽树的、种菜的、捕花的。这一比喻难免有局限性,但其中的道理却发人深思。说到“栽树干部”,眼前就会浮现焦裕禄、谷文吕、孔繁森等优秀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襟和奉献精神.树立起人民公仆的巍峨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