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耀峰 《学习月刊》2010,(14):80-80
互联网是人类社会空间最伟大的发明和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和交际方式.并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网络文化。互联网的应用,打破了区域,连通了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余志涛 《学习月刊》2011,(24):133-13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的经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而且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邓瑜  刘霞  邵翠翠 《学习月刊》2014,(8):101-10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伴随网络应用产生网络文化不仪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  相似文献   

4.
信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不仅强烈冲击着社会群济形态,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的全面影响,也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利用网络优势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是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传播平台。网络的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  相似文献   

6.
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天思 《求实》2003,(3):31-34
存在方式是存在的形式及其运动规律。思维方式则是存在方式的内化 ,这种内化发生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人们不仅认识世界 ,而且同时在改造世界 ;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人们的思维方式又外化为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人们社会实践的特点 ,因此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而且就主体而言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外部世界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一个三角互动结构。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也遭遇了巨大的冲击,这些变化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网络媒体的新特点,科学地设置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的深刻调整变化,使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随之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刮什么风,军营就下什么雨,部分官兵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情趣与以往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所有这些,都对我国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一味沿用以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如果没有了信息化,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像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一样的生活必需品的今天,这样的假设倘若成为现实,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因为信息化早已超出了它的物理范畴,正逐步演进为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渗透并冲击着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不仅带来了人们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也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白丰绩 《新长征》2010,(10):46-47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的传统格局,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余栋华 《唯实》2011,(3):29-34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国内外学者倾注了极大的注意力,然而,至今却没有能从本质上揭示文化概念,严重迟滞了文化研究的进展,因为一个准确的概念往往是一门科学成熟的标志。从历史唯物主义视阈对文化概念进行揭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文化的多元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以惊涛拍岸之势席卷而来,各种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尸出不穷,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此,我们从本期起特开设“本期话题”这一新栏目,就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约请有关专家发表评论,每期一主题,实话实说,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视听时代思维方式及行为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人们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以读写为主的交流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视听为主的交流方式。相对于读写时代,视听时代是从对语言文字符号读写获取信息进行交流转向对音像、图像,影像等视觉、听觉文化符号进行视听解读交流的时代。它在以往有语言文字符号所创造的思维、符号空间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人类的视听、虚拟、网络、数字等空间,从而使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能力大大超越了原有的领域,摆脱了人对自然与语言符号的依赖,改变了人类感受世界、表达自我、相互交往的方式。研究视听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变革,对于把握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认识规律,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具有结构的开放性、信息的多样性、管理的分散性和交流方式的多样性等特点.网络文化的发展,弱化了个人对社团的依赖性,改变了人们社会参与的方式,使反向价值现的形式不断增强,凸现出人在价值现过程中的自主性的特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活动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顺应时代潮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都呈现出更大的多元性、自主性,社会阶层状况、社会流动范围都发生了较建国初和改革开放初期更为显著的变化,对待社会意识类问题的视野也由平面化的国内视野向文化的、国际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立体视野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形成了考察一切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前提,  相似文献   

17.
蒋谦 《学习月刊》2013,(21):31-32
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生产和生活实践方式的总和。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深层次关系,也为人类合理、优化地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基本的范式。由于多以历史积淀的方式储存于过往的人类经验和自然环境中.生态文化本身就构成了一种资源效应,成为人们加以开发与利用的对象。近些年来,生态文化建设与资源开发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其变迁体现着文化的变迁。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最深刻的革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实践过程,而且也是文化过程。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践思维方式已在中国确立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信息与通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以往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变革与发展的进程。在我国,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莫过于有较高文化层次的青少年学生了。由于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因此深入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采取何种教育对策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这个崭新的课题在当前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信息传递的速度,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情感交流的方式,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思想沟通的风格和效果。理论宣讲作为一种信息、情感和思想的传播途径,受到它的影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理论宣讲作为一种传统、正规、庄重、严肃的思想传播形式,要不要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