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院姓社"的"社"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院姓社"意味着社会主义学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社院姓社",社会主义学院肩负的时代使命决定"社院"必须"姓社"。"社院姓社",要求"社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快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学院特色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和第三次全国社院工作会议精神对坚持"社院姓社"的政治要求都是一贯的。面对新时代赋予社院的新使命,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指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根本遵循,坚持"社院姓社"的政治底色,明确职能、咬定目标、立足实际,才能发挥好社院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社院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1996年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题词,为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指明了前提、核心、路径和保障。坚持"社院姓社"的原则、"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方向和"为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党内外统战干部队伍而努力"的目标是社院正规化建设的前提;增进政治共识为灵魂、突出统战特色为重点、提升履职能力为目标的正规办学是社院正规化建设的核心;抓科研为教学服务、抓智库为社会服务、抓文化为全局服务是社院正规化建设的路径;加强两支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则是社院正规化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省社院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举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社院共识教育"专题研讨班,我觉得非常及时、很有帮助。漳州社院2020年的教学工作,将按照这次专题研讨班的办班意图,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围绕一个中心: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政治共识。社会主义学院不同于党校、行政学院,它在教学培训方面的鲜明特色就是共识教育。所以,坚持"社院姓社",深化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改革的核心,而社会主义学院鲜明的政治底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的管理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学院三个基地"建设,2010年6月10日,杨浦、青浦两区社会主义学院召集虹口、卢湾、闸北、宝山、闵行、奉贤、金山等区级社院在青浦召开了区级社院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当前,四川社院面临的形势任务是:凝聚新的统战群体,增进新的政治共识,应对意识形态新的挑战,落实中央和省委的新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党对社院的领导,全面落实"社院姓社"根本要求;立足"大统战"工作格局,深入探索统一战线教育培养新机制;建强"一智库两中心",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体制机制;服务构建"两个共同体",加强中华文化教学、研究和交流;探索学员管理新模式,不断加强学员教育培养工作;加强学院机关建设,全面提升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既姓党也姓社,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上理应有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福建社院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坚持从严治党,开展"两带一争",打造"三个平台",培养具有"四铁"精神的社院干部,抓学习、抓组织、抓督导、抓宣传、抓统筹、力求做到"两个抓、两不误、两促进",持续推动社院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学院要把握和遵循社院姓"社"、姓"社"名"院"、社院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以政治理论教学为主、以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等教育规律和特点,促进"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重要作用。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学院三级体系的基座,地市级社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师资缺乏、科研咨询停滞、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加强新时代地市级社院建设,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责任意识,理顺管理机制;二是牢记"社院姓社",深化共识教育;三是打造精品课程,完善现场教学;四是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五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的颁布,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要坚持社院姓社,贯彻落实《条例》;要聚焦"五个坚定不移",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前行不辍。  相似文献   

11.
社院学报是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乃至学院总体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院教学科研的重要窗口,是反映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社院学报要立足社院, 立足统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社院学报工作要以学习贯彻全国社院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契机, 抓住机遇谋发展,推动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为爱国统一战线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6月5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召开"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座谈会,以此纪念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5周年。中共中央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出席并讲话。叶小文充分肯定了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建院以来为促进上海统战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说,55年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形成了具有统战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是地方社院杰出的"排头兵"。杰出社院必有一批杰出校友、优秀教师为基础,必有一批办得很好的基层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央社院建院60周年贺信中要求,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共识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要求,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和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共识教育在新形势下既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社院作为统一战线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应该积极应对,按照新一轮改革的思路,坚持统战特色,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三件大事正在和必将对社会主义学院的改革发展产生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是2016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发来贺信,强调学院要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强化政治共识,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和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性质定位,为社会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从五个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学院的五项基本任务,同时赋予了社会主义学院新的政治职能。其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具备条件的地方社会主义学院可以建立统一战线智库"是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统建设的新任务新亮点,对于全国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智库,一要深刻把握"社院姓社"的性质定位,围绕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智库"有什么基础"、"有哪些特色"、"发挥什么作用"和"怎么加强建设"几个主要问题,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智库建设的新任务新担当,深入研究"怎样建设好"的问题,凝心聚力把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智库办出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统战干部队伍,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重要途径。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提高统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党和国家培养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四铁干部",不仅是社院姓社的内在体现和具体要求,更关系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政治学院""联合党校",决定了其教学必须坚持用学术讲政治。这是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学院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进一致性,正确引导多样性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学员需求,提高社院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提高社院教学用学术讲政治的能力,教师要站稳政治立场,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以科研强学术;学院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发掘学员"富矿"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员会在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共天津市委,表示热烈祝贺!希望社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的贺信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坚持"社院姓社",突出政治培训,凝聚政治共识,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巩固团结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要上一个新台阶 ,要建立开放型的的统战理研究机制。开放型的科研机制就是要向社会、开门办科研 ;要广泛吸收各种相关信息和成果 ,要增进与外界的交流合作 ,积极争取社会上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从而不断提高社院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不断丰富统战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成果 ,形成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科研机制。  相似文献   

20.
2016年,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迎来建院60周年华诞。60年来,中共四川省委始终把办好社会主义学院、建好联合党校,作为团结党外人士、培养党外人才的重要平台,作为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始终坚持"社院姓社"原则,广泛凝聚思想政治共识;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领导,注意研究解决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