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纪念我国婚姻法颁布40周年、现行婚姻法颁布10周年,吉林省民政厅、省妇联、省法学会于1990年5月26日在长春联合召开了婚姻法学理论研讨会。在长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近4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对50年婚姻法和80年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和重要意义,进行了回顾和阐述。会议着重讨论了我国婚姻  相似文献   

2.
《婚姻法》 (修正草案 )经过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现又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既体现了全国最高立法机关积极而慎重的立法精神,又说明这部《婚姻法》作为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具有重要意义。   《婚姻法》 (修正草案 )虽未经最终立法程序成为现行法律,但其中所体现的很强的针对性、很强的借鉴性和很强的当事人自治性都表现出了十分文明、进步的立法思想。   在看到《婚姻法》 (修正草案 )的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同时,我也有几点建议。   一、建议删除《婚姻法》 (修正草案 )第 10条第 3款:“对未到法定…  相似文献   

3.
2001年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修改活动,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其中许多制度引入了法学专家,特别是婚姻家庭法学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法学研究推动立法和服务立法树立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4.
婚姻法第七条是属于婚姻障碍立法,该条文对受其规范的不同法律关系主体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其中,对结婚当事人而言,是必须要提供健康证明的义务;对行政机关而言,是必须进行认真审查的职责。对婚姻法第七条的法理分析与实证考察表明,该条禁止性法律规范主要由于行政机关的不当执法,造成其在实践中法律效力被弱化直至虚置。在现有的立法基础上,对于婚姻法第七条的禁止性规范,执法机关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其进行全面审查,以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修改、完善婚姻立法,是近年来我国精彩纷呈的法学研究舞台的重头戏之一。学者们围绕婚姻法的名称、向民法的回归、在将来颁布的民法典中的地位及立法框架、具体法律规范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顺应这一立法趋势,笔者拟就婚姻法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1995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了修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该决定作出后,法学界、司法界、公众层便从不同的角度对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立法建议。经过五年的探讨与论争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终于在2000年10月23日提交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在对《修正案》进行广泛征求意见与充分审议的过程中,笔者对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认为《修正案》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修正…  相似文献   

7.
经过反复修改、讨论,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决定》。  自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集建国30年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对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进行修订后,20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一些观念受到挑战。面对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00年10月23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  相似文献   

8.
论无效婚姻     
2001年我国婚姻法中无效婚姻制度的确立,填补了婚姻立法的一项空白。不但维护了婚姻法的权威性,而且为执法部门处理违法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我国无效婚姻制度起步较晚仍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婚姻法学界对无效婚姻的构成、效力、后果等问题仍有很大的争论。本文试就无效婚姻的一系列法律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北京分校,今年第一季度在北京怀柔县的雁栖湖畔召开了“婚姻法学教师培训研讨会”.参加会议的十余位从事婚姻法教学及民事审判工作的同志们,围绕着新修订的法院业大婚姻法教材,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中婚姻家庭方面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广泛的交流,并就近十年来婚姻法学界及司法实际部门论争的热点、难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婚姻法》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危害损害赔偿制度是新修改的《婚姻法》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修改后的《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