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而中美气候合作已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计划不仅铸就了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信心,而且为《巴黎协定》确定总体目标、原则和实施路线图清除了核心障碍。更重要的是,中美气候合作将成为落实《巴黎协定》并凝聚全球共识与合作行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2.
对政府财政收支账目的监督权是英美议会掌握的最重要的财政权力之一。本文通过对英美两国议会账目监督和信息辅助系统的比较研究,详细阐明英美两国议会通过向议会负责的独立的监督审计机构的运作,以公开化和制度化的方式代表纳税人行使对政府财政收支账目的监控过程。本文力图证明,议会建立完善的账目监督和信息辅助机制,是实现财政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加入国际科技合作的大家庭,是任何一个寻求快速发展的国家的必然选择《瞭望》新闻周刊获悉,迄今为止,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并与其中的100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这些协定中有2/3以上是在改革开放后签订的。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2)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有利于培养能够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际化人才。本文介绍英美两国的思政教育现状,通过分析汲取精华,以期改进我国思政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曾宪植 《求知》2013,(6):19-21
2013年3月23日,京津两地政府高层聚首天津,共同签署《北京市天津市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协定从十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这标志着北京、天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开始。京津两市同在一个经济区域内,由竞争逐渐走向全面合作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回顾近些  相似文献   

6.
《侨园》2021,(5)
正双边投资条约(Bilateralinvestmenttreaty,简称BIT),是资本输出国同资本输入国签订的有关保护投资问题的条约,目的在于促进并保护国际投资,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欧双边投资协定(BIT),又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该协定将为双方相互投资提供更宽泛的市场准入、更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更有前景的合作环境。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正式达成了《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以下简称《中欧投资协定》)。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专电 为期两天的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1月28日在新加坡圆满结束。与会6国首脑签署的《1992年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协定》以及经济部长们签署的为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铺路的《有效普惠关税协定》,标志着东盟面对世界格局变化进入了政治经济合作的新阶段。 在东盟首脑会议之前,东盟高级外交官员和高级经济官员从1月17日开始进行了近一周的筹备会议。东盟外长和经济部长1月23日和24日又分别开会,对高级官员级会议提交的文件进行了最后磋商与修改,  相似文献   

8.
从1977年的《反海外腐败法》,到2003年国际上第一个普遍性的专门反腐条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国际合作机制的功能作用推动国际反腐合作发展到全球阶段,使得跨国反腐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的五大反腐合作机制为国际反腐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但随着跨国腐败范围的蔓延性、手段的多样性、逃匿的隐蔽性,各缔约国实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反腐合作机制的困境愈发凸显,也进一步反映了现有国际反腐合作机制的缺陷,要使《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保持活力和持久力,各缔约国需要更新反腐理念;保持国内稳定,调整国内反腐法律对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加强预防、宣传和打击腐败力度;构建缔约国间的"文化信任"和多元性多边合作;明确各缔约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建立起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巴黎协定》奠定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确定了全球气候合作的目标、方式、原则及实施领域。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不仅破坏了中美合作的双引擎基础,而且对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及其背景下的美欧关系和中美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面对这一挑战,中国一方面应积极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另一方面要理性选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威  沃金雁 《学理论》2013,(8):215-216
在对合作学习的含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认为,合作学习模式适合目前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而要想合作学习在独立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中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就应该从制定科学的实施计划、合理分组、理性布置学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讨论,适时总结评价这五个环节加以着手。  相似文献   

11.
金灿荣  刘丹阳 《求知》2022,(5):20-2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新时代主动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总基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中国目前加入的最高水平的多边自贸协定,是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走向更高水平的起点;《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则是推动金融领域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标志。这三项成就从主动对接贸易和投资规则、推动金融领域新开放和维护区域发展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角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意义大于经济利益,体现了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经过长达3年多共15轮的谈判后,4月7日,《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在北京签署.  相似文献   

13.
2015年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成为当代全球气候治理的转折点与里程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模式。2017年波恩气候变化大会旨在推进实施《协定》,而2018年的气候变化治理工作则以塔拉诺阿对话为中心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塔拉诺阿对话机制将进一步促使协定中各成员方提高减排目标,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完善"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实现"共同且相称的责任",推动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发展,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14.
宗旭 《学理论》2011,(5):211-213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开展了对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首先就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WTO保障措施制度形式上作为公平竞争原则的例外,实质上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最大限度地体现竞争原则。保障措施制度在其诞生后,经历了从国内法向国际规则的发展,WTO的《保障措施协定》是目前对保障措施行为最有影响的国际规范,它在各WTO成员方得到了广泛的适用,但现行制度与竞争政策(指实质上的公平竞争)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与冲突,在实践中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工具,必须对其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能源外交"有效地帮助伊朗在核问题出现紧张局面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而核问题的发展也促使伊朗对其能源合作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7.
《各界》2010,(6):F0002-F0002
1.中苏正式结盟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订。该条约于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30年。条约内容大意:防止帝国主义侵略以巩固远东和世界和平,发展和巩固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互助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两国还签订了一些协定。根据这些协定,苏联同意放弃在中国的特权,  相似文献   

18.
刘磊 《学理论》2013,(6):150-152
《孟子》一书中多处引用《诗经》相关篇目。对于《诗经》的引用和解读,孟子遵循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大基本原则。就《梁惠王》上、下篇中的几处对《诗经》的引述情况做深入的剖析,来探讨孟子如何引用《诗经》以为己用来展开论辩和《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构建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截然不同,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自然也就成为英美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抨击的对象。本文以欧文·戈夫曼的“框架”理论为依据,通过LexisNexis数据库,筛选了2016-2021年间英美主流媒体《泰晤士报》和《纽约时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的报道样本,对比分析了英美两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框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话语在国际舆情中的发展特点、传播效果、变化趋势进行客观评估,并剖析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原因,这对我国制造良好的对外舆论氛围、打造优秀的大国名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3,(19)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4月26日同非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举行会谈,双方都表示愿意进一步加强两国合作,促进友谊。江泽民和拉莫斯出席了《中菲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三个中菲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为海内外舆论广泛关注的“江辜会谈”4月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