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拉美左派崛起与左派政府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以来的短短几年间,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当前被国际舆论公认为左派当政的拉美国家有委内瑞拉、智利、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尼加拉瓜等8国。拉美国家的左派政府都是通过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即所谓"体制内的崛起"。迄今为止,这些政府所实行的变革也都没有超出"体制内变革"的范畴。本世纪初期这种左派政府在拉美"集体亮相"的局面,的确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种新局面的出现与最近30年来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变革、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等引起的深刻社会变动是分不开的。广大民众反对新自由主义、要求改变现状的呼声高涨和社会运动的广泛兴起,是左派政府崛起最基本的政治与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6年,拉美有10多个国家举行大选。左派纷纷上台执政,标志着左派力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高潮。拉美左派上台是拉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望、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加剧的必然结果,是民意的反映。拉美左派分为激进左派和温和左派,其共同点是强调消灭贫困,缩小贫富差距,不同点在于对私有化的立场以及政府对经济干预的程度。左派执政对拉美政治格局以及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外交关系都会带来新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也将随之调整。拉美左派未来的执政特点是务实,将更加关注民众利益。左派执政局面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除古巴外,中国学者一般把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阿根廷、巴西、智利、乌拉圭等国政府看成左翼政府.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拉美的左翼政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务实和温和的"温和派",另一类是比较激进的.拉美左翼政府在对内政策方面,政治上,一般都通过召开立宪大会,通过制订新宪法或修改原有宪法等手段,延长总统任期,以巩固其执政地位;在执政理念上,拉美激进左派执政的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提出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提出了"社群社会主义",温和左派巴西劳工党提出了"劳工社会主义",智利、乌拉圭等左派则提出了"社会民主主义".在对外政策调整方面,拉美左翼政府的反美情绪有所上升,注重推动地区一体化,更加重视对外关系的多元化.拉美左翼上台执政对中拉关系的影响有利有弊.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拉美左派政府的诉求,时它们所采取的国有化政策应表示理解,对它们所采取的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导致中拉贸易出现的摩擦和争端,我们应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交涉;应防止拉美左翼政府打"中国牌".  相似文献   

4.
2007年拉美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左派上台执政,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发展中大国崛起,国际油价攀升等因素对2007年的拉美国家对外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美拉关系、拉美地区关系及地区一体化、拉美多元化对外关系都出现一定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调整及美拉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布什执政8年后,由于拉美左派政府的反美情绪、拉美国家不断加强的团结与合作、大国在拉美日益扩大的存在,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出"重塑美国在美洲的领导地位",建立"新的美洲联盟"。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包括增加对拉美的援助、与古巴和委内瑞拉进行直接对话等。但由于奥巴马上台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经济问题及中东地区的反恐问题,且美国在拉美的利益只是受到挑战而没有受到直接威胁,拉美不会成为奥巴马对外政策的优先目标。另外,奥巴马对拉美左派政府的政策调整形式大于内容,同古巴和委内瑞拉的关系难以改善。此外,奥巴马在贸易、移民等问题上的政策可能损害美国与某些拉美国家的关系。因此,奥巴马上台后,美拉关系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追踪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和美国的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学者追踪研究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理论演进和思想路径;通过探讨从依附理论到新左派思想的理论演进和从传统左派到新左派的概念转换,说明拉美左派在新形势下的复兴是拉美国家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剥削压迫的必然结果,是不合理的中心—外围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展的内在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拉美新左派将领导拉美国家从与美国单极格局下的屈从关系走向建设全球多极政治经济关系中的独立自主的政治经济实体。拉美一些国家倾向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也说明,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际关系的发展在世界总格局发生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影响下,展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这一时期是拉美国家反对美国霸权、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的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拉美工业和城市发展较快,农业资本主义因素逐步增长,民族经济和政治实力大为增强。因此,拉美国家已有较大的实力对抗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国内的封建势力,“经济上受制于人,政治上受控于他”的局面开始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占据拉美政治舞台的中心,成为拉美政治进程的主要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9.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以来,拉美政治进程的最显著现象之一就是"局外人"总统候选人的持续活跃。本文辨析和界定了"局外人"的概念,对拉美国家总统候选人进行归类,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影响,讨论了"局外人"与民粹主义者的关系。本文认为,"局外人"总统候选人的崛起源于拉美国家民主体制的巩固、选举制度设计的影响、政党体系的开放、政党格局的变动以及"局外人"候选人自身的比较优势。"局外人"总统候选人带给拉美国家民主体制的影响是相当微妙的:一方面,他们敢于指出政治体制中长期存在的弊病,批判了建制政党对选民的辜负;另一方面,对拉美国家民主体制的运行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对拉美国家而言,"局外人"当选总统并非偶然、孤立的事件,而将是政治发展进程中一个反复出现的现象。拉美国家需要构建强有力的政党和制度化的政党体系,从而减少导致政治"局外人"产生和崛起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拉美左派执政的国家为何越来越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90年代末以来 ,随着拉美左派力量的迅速发展 ,左派执政的拉美国家也越来越多。1 998年年末 ,委内瑞拉爱国中心总统候选人查韦斯大选折桂 ,吹响了拉美左派在总统选举中不断胜利的号角 ,预示着拉美左派在拉美乃至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继查韦斯之后 ,2 0 0 2年 1 0月 2 8日 ,第 4次参加总统竞选的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卢拉获得了 64%的选票 ,以绝对优势战胜竞选对手 ,巴西历史上首次诞生了一位出身劳工阶层的总统。同年 1 1月 2 4日 ,厄瓜多尔左翼政党“一·二一爱国社团”领导人古铁雷斯大选获胜 ,登上了总统宝座。阿根廷持中左立场的庇…  相似文献   

11.
拉美左派崛起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21世纪,拉美地区影响最大的政治变化就是左派政权的重新崛起。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系列内外因素为拉美左派力量的重新崛起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左派力量在拉美几个国家掌握政权以及在影响日益扩大的世界左翼论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其重新崛起的重要标志。拉美左派的重新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民主选举的方式实现的。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左派领导人的政策主张倾向于对新自由主义政策进行温和的调整,而非激进的革命。目前看来,拉美左派仍处于积蓄力量的阶段。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正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拉美走出“发展—危机”这个不断重复的怪圈,是摆在拉美左派领导人面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印度对拉美采取的是一种相对疏远的政策,两者的关系也比较冷淡.冷战结束后,印度对这种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拉美政策以加强经贸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大国为重点,强调南南合作,积极与拉美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与"入常"问题相联系.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也对自己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奉行一种独立自主的多边外交政策,希望能与更多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印度与拉美的关系开始逐渐升温.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政治社会格局基本稳定,选举平稳进行,左派略占优势的政治格局不变,民众的选票在多数国家出现了分化现象,要求变革的声音增强,执政难度增加,部分国家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政治改革。由于民众对恶化的经济社会形势不满,一些国家社会形势出现动荡。经济增速放慢,各国经济增长情况不均衡,各国都面临着寻找经济持续增长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新办法的挑战。外交关系多元化与拉美一体化和团结趋势进一步加强,拉美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上升,美拉关系有所改善,美古两国领导人宣布将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为庆祝建院3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于5月9~17日隆重举办系列学术报告会,邀请相关学者分别回顾本学科发展状况?评述前沿热点问题?前瞻学科发展趋势。院学部委员、拉美所苏振兴研究员应邀于5月16日在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如何看待拉美左派的崛起”的学术报告,具体内容如下。拉丁美洲正处在变革的潮流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先后经历了“政治民主化”浪潮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一批左派政府的崛起导致了拉美政治版图的大改组,并标志着一股新的变革潮流的出现。目前,左派当政的拉美国家有委内瑞拉、智利、巴西…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拉美政治稳定之中有变化:地区政治局势相对平稳,政治进程基本按预期发展;与此同时,政治发展出现一些新的显著变化,政治力量的接近与分野日益复杂,左翼力量之间差异日益明显,政治改革的任务依然紧迫。2006年拉美经济继续在上升的通道中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稳定且持续好转的宏观经济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相对坚实的基础;国际收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和经常项目继续保持顺差;通货膨胀率创下了近1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在保持经济政策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拉美各国结合本国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了相应调整,某些领域中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与此同时,2006年拉美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2006年拉美国家的对外关系呈分化走势:美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扩大,但未动摇美国在拉美的地位;由于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日益下降,美国开始调整对拉美的政策;在地区关系中,拉美国家继续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但合作缺乏实质性进展,内部摩擦和矛盾不断扩大;拉美国家与欧洲、亚太和非洲的多元化外交积极且富有成效。2006年拉美社会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社会指标逐步改进的趋势更为明显;社会形势相对稳定,但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局部地区仍有动荡;当前拉美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社会稳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期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政治室主任袁东振、经济室主任吴国平、国际关系室主任贺双荣、社会文化室主任刘纪新盘点2006年拉美地区形势,分析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对拉美政策奉行“新门罗主义”,加大了对拉美国家的干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如鼓噪“美国优先”,大打“贸易牌”“移民牌”,使前任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出现全面倒退,甚至拒绝承认委内瑞拉民选总统马杜罗而另行“任命”一个代理总统瓜伊多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政治、经济格局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俄罗斯等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深化了中拉政治、经济互信;俄罗斯强硬支持委内瑞拉加剧了美俄博弈,导致美国“后院失火”的可能性增大,迫使特朗普深度调整美国对拉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美国究竟意味着全球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值得探讨。特朗普的拉美政策不仅会影响美拉关系及美拉双方的发展,也将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本文尝试对美国“新门罗主义”拉美政策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考察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拉美左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4年前 ,正在为争取执政地位而奋斗的巴西劳工党领袖、现任总统卢拉关于 6~ 8年内拉美大多数国家将由左派政党执政的预言 ,曾引起国际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 4年后的今天 ,这个预言已得到部分印证一些左派政党上台执政 ,一些左派代表进入议会或担任省市要职 ,拉美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少国家的左派组织虽然没有直接进入政治领导地位 ,但积极参政 ,在本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拉美左派正在走出低谷 ,重新进入政治舞台中心 ,在拉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舆论界以“拉美左派正在重新崛起”“拉美政治向左转…  相似文献   

18.
杜鲁门政府摒弃了二战期间美国给予拉美国家经济援助的承诺,加强在这一地区的资本输出和自由贸易。艾森豪威尔政府进一步确定了"重贸易轻援助"的经济政策,却遭受拉美国家的反对和本国的争议。随后,艾森豪威尔政府三次调整政策,逐渐放弃了"财政保守主义",不断加大对拉美的经援力度。为了抑制西半球的革命形势,肯尼迪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援助计划,同时扩大在拉美的投资和贸易。总之,促进自由贸易和投资、扩大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力始终是美国对拉美经济政策的核心;只是随着国际和地区局势的变化,美国对拉美的经援政策和美拉关系会出现周期性调整。  相似文献   

19.
《拉丁美洲研究》2021,43(1):84-100
拉美是参与式(制)民主实践的先锋。相较于世界其他地区,参与式民主在拉美的确有着更为广泛的存在。拉美第一代参与式民主实践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左翼在地方政府执政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各种管理拉美城市的参与机制。拉美第二代参与式民主实践始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拉美"向左转"时期,是该地区参与式民主试验的高峰。在此期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巴西的左翼政府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民主。比较而言,委内瑞拉创造了一个激进参与式民主模式,寻求以参与式民主取替代议制民主;巴西提供了一个务实参与式民主模式,主张通过扩大参与实现政府有效治理从而巩固代议制;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则是混合模式,兼具两者特征。本文从正式性、代表性、范围—规模三个维度,对上述四国的参与式民主实践进行梳理和比较。本文认为,拉美左翼的参与式民主实践在扩大政治参与、增强民主包容性和提高政府回应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拉美国家民主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体现了拉美国家在独立探索民主体制发展方面的积极意愿,但参与式民主体制的内在复杂性和拉美国家的剧烈政治变动使相关实践的可持续性面临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末以来拉美一大批左派政党领袖和政治人物在总统选举中获胜,组成了左派政府.以巴西的卢拉政府、智利的巴切莱特政府和乌拉圭的巴斯克斯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温和的改革政策,而以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政府和厄瓜多尔的科雷亚政府为代表的左派政府执行了激进的改革政策.两种不同左派政府执政模式和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党体制化程度的差异.经济环境的限制是温和左派政府采取稳健政策的重要因素.本国自然资源禀赋在推动激进左派政府进行反体制变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