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81岁的邓小平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谈话时曾令人动情地表示了他的心愿:要在1997年,祖国大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到香港去看看,哪怕坐轮椅去也好。其实,青年时代的邓小平有过5次过香港的经历。他的这些经历实际上也是早期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第一次过香港,是在他年仅16岁的时候。当时,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怀抱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愿望,投身到吴玉章发起的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李庆刚 《理论探讨》2004,2(1):123-126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眼光的政党。这种世界眼光,不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历练而成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这一过程重要的一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于培养中国共产党人的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全局意识、对外开放等世界眼光,起了重要作用。周恩来、邓小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3.
闫朦 《理论导刊》2001,(10):61-63
“五四”运动前后,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的一场以“学习新思想、寻找改造中国的途径”为目的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中国大地广泛兴起。祖籍四川酉阳县的赵世炎不仅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一名积极倡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且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斗争实践中,实现了其由工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为“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和“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建立做出了极大贡献。在赵世炎同志诞辰百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期的赵世炎以回顾和研究,以志纪念。一、积极宣传、组织和参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1919年秋,赵世炎考…  相似文献   

4.
吴玉章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的参加者和亲历者,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安排,作为起义领导人之一的吴玉章与刘伯承等一同前往苏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吴玉章遵照党的指示在苏联与欧洲积极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1938年4月,吴玉章回到阔别12年的祖国。回国后,吴玉章先后在大后方的武汉、重庆、四川、延安等地继续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并在延安推动边区的民主宪政。对吴玉章在此期间的抗日宣传与活动,学界还缺乏深入的专门研究。本文不揣谫陋,对此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5.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端之一,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最在大成果是产生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分优秀的领导人.该文的主要特点和新意是:全景式地展现了我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全貌,论述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领导人周恩来、蔡和森、李富春、李立三、李维汉、赵世炎、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成长及业绩,赞颂了他们对旅欧党团组织建立的历史性贡献,阐明了中共旅欧光团组部的建立及称谓变化的过程,澄清了以往对中共旅欧党团组织建立的不正确看法。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8,(12)
正革命元勋、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上世纪40年代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吴玉章是出生书香门第、曾两次出国留学19年的革命家,却娶了一个大他两岁,不识几个字的乡下妻子。1946年妻子病逝后,吴玉章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哭吾妻游丙莲》,从此未再娶。2001年10月,吴玉章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迁回四川荣县与妻子合葬。  相似文献   

7.
长征在邓小平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是一段极其重要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这段经历对邓小平的一生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研究邓小平与长征的关系,对于研究邓小平的生平事业和思想是不可缺少的。笔者拟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长征是邓小平一生中的重要转折 邓小平于1920年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开始投身中国革命,到1992年春南巡讲话为止,已度整整72年的峥嵘岁月。在72年的奋斗中,经历过许多坎坷,有过“三落三起”。其“一落一起”便发生在长征前后。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邓小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3)
吴玉章是同盟会元老级人物,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通过总结他一生的思想转变历程,说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李剑锋 《各界》2008,(10):90-93
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他是有名的"延安五老"之一(延安五老即老一辈革命家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也是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新闻宣传家,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在漫长的革命战斗生涯中,谢老鞠躬尽瘁,不图虚名,有"青年师表,党员楷模"的美誉.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谢老用他丰富炽烈的真情实感,亦为后人留下了一曲动人的爱情佳话.……  相似文献   

10.
郝平 《党政论坛》2013,(12):34-34
三 里昂中法大学的创立,即是李石曾、蔡元培等中华民族“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寻求强国富民道路为初衷。因此,它从未置身于中国发生的变化之外。它的建立和发展始终与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历程相交织,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他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创立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毛泽东同志的统战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的,是他的光辉哲学思想成功的、创造性的运用与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讨毛泽东同志在统战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轨迹,对于巩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琳琳 《学理论》2015,(7):35-36
周恩来宗教观的形成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历史条件。在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周恩来逐步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逐步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周恩来形成和完善了他的宗教观。这些经历对他的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成长环境、受教育经历和革命实践历程成为周恩来宗教观形成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他的丰富的人才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基本特色,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提高领导者选人用人水平,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建设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基本特色坚持德才兼备,反对任人唯亲. 毛泽东崇尚真才实学,主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从不以文凭、资历取人,不搞论资排辈.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斗争中,他总是根据革命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4)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以它特有的价值和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任弼时作为湘鄂川黔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红二方面军创始人,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对于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以伟大的人格力量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任弼时强调以革命武装为主的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他批判夏曦的错误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内团结统一。他重视工农联盟,壮大革命队伍。他在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文化教育,提升党员和工农群众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我党夺取中国革命与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其他统一战线的转变过程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之转变具有自己鲜明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论是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发展和完善,都是我们党以自我革命领导推动中国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遵循党的革命逻辑,坚持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品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在21世纪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造旧中国并建立新中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党的建设的夺目瑰宝。一、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主要特征毛泽东一直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他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反腐倡廉经验极为丰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科学的反腐倡廉思想体系。笔者认为,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8.
正蔡和森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1927年8月至1928年2月,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他到天津领导党在北方的革命工作,为党在北方和天津的工作作出重要贡献。他的这段革命经历充分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现出共产党员的优秀政治品格,给当代共产党人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更是党应对新时代各种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可以从革命、执政、改革、治理四个维度考察和分析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自我革命的演进脉络。其经验启示主要包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必须一以贯之坚持正风反腐不动摇;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作为一位矢志不渝的革命先行者,还是作为一个构造了完整体系的思想家,孙中山先生都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伟人。作为积极的革命活动家,他很少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进行专门的思辨;作为思想家,尽管理论深度有所不够,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政纲。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仍然反映和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要求和历史动向,是当时中国最先进最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他没有完成建造理想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任务,但他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此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本文对他关于国家官员的构思作一粗略介绍,以资纪念,以资借鉴。孙中山关于国家官员的构思起源于他的民权主义,在具体地介绍关于国家官员的主张之前,似乎有必要简述一下他的“平等观”。孙中山对于平等的认识很有自己的特色。他对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赋平等”观持严肃的批判态度。指出“自人类出生几百万年以前,推到近代民权萌芽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