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罗甸县紧紧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的发展定位,剑指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产业,着力脱贫攻坚,促进经济增长,以空间问题为核心,加强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人口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规定。邀请来自北京、重庆、成都的3家设计单位对罗甸县全域旅游规划和罗甸大健康产业规划进行设计,则是最具前瞻性意义的举措。"灵山出美玉,秀水引湖城。"在创  相似文献   

2.
正罗甸县围绕"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战略目标,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着力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近年来,罗甸县围绕省委主基调主战略,按照黔南州"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罗甸县委提出的"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战略目标,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传承"大关精神",用好"天然温室",着力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罗甸将立足"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的城市定位,全力打造贵州最美湖城,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野钓基地,奋力谱写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的精彩篇章。2016年,罗甸县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4%,增比进位排全省县域第三方阵甲类县第6位,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全面小康的伟大征程上。眼下,一个水之城、玉之城、灵性之城的"山水湖城·玉都罗甸"正以后发赶超的追求、快马加鞭的作风、大刀  相似文献   

4.
正罗甸县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聚焦决胜同步小康历史使命,聚焦"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战略目标,聚焦培育做大实体经济路径选择,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用新作为续写罗甸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新篇章。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和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罗甸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抓重点、补短板、  相似文献   

5.
正罗甸县围绕迎接、宣传党的十九大,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学好思想理论,倡导文明新风,为推动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讲层层深入全面铺开,对外宣传有声有色,理论学习扎实开展,舆论引导有力有序,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山水湖城·玉都罗甸"的城市名片在全省愈发响亮……回眸2017年,罗甸始终围绕迎接、宣传党的十九大,学习贯彻党的  相似文献   

6.
杨兴华 《当代贵州》2016,(18):42-43
正"十三五"时期,罗甸将加快建设"一枢纽三基地一湖城",大力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期末,罗甸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7.01亿元,年均增长1 5.8 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 1.4亿元,年均增长3 3.9 2%;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22亿元,年均增长2 4.1 2%;财政总收入6.9 8亿元,年均增长1 6.5 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3元,年均增长1 6.5 6%;同步小康实现程度达91.3%,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中游,税收收入增速排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7.
正罗甸县践行新理念,大力发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在30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了从封闭向开放、从落后向富强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谐发展的历史篇章。"行驶在大小井特大桥上,远眺是层层叠叠羊场梯田,俯视是如诗如画大小井风景区。"8月16日下午16时,平罗高速公路通州至罗甸段正式通车运营,罗甸县朝着建成贵州省南部交通枢纽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2015年8月28日,银百高速惠罗段贯通后,罗甸融入了贵阳一小时经济圈;2018年9月30日,罗望高速全线通车,黔南向西的发展通道贯通……罗甸县逐  相似文献   

8.
正开放发展,是罗甸县目前最为强烈的发展气息。因水电开发而成为黄金水道的红水河,成就了这个贵州边陲县域难得的通江达海新机遇。在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等战略蓝图的潮流中,立足贵州"南大门"这个区位优势,处于全省开放前沿的罗甸县,正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在罗甸的开放发展平台中,红水河临港经济区建设在逐步  相似文献   

9.
正在"黔南州第十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罗甸县第二届红水河文化旅游活动周"即将举办之际,罗甸旅游如何借势发力、加速发展?对此,《当代贵州》记者专访了罗甸县委书记杨朝伟。突出差异特色取胜当代贵州: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请你谈谈罗甸发展旅游有那些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罗甸县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培优树强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出新型工业化新路、打造新型城镇化康养之城、催生康体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支撑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定位,在提升城市规划布局、完善功能分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城市品位;要做好康养城市旅游规划,进一步丰富罗甸城市业态,推动文旅、农旅、体旅等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康养城市。"  相似文献   

11.
正8月1 6日,罗平高速平塘县通州至罗甸县大小井段通车,通州至罗甸行驶时长从1小时40分钟缩短至30分钟,拉近了"中国天眼"与外界的距离。2019年,贵州省计划建成高速公路项目(路段)550公里。截至7月底,已建成三都至荔波、铜仁至怀化、乐理至冷水坪、三穗至施秉、平塘至罗甸5个项目(路段)共156公里。  相似文献   

12.
王孝文 《当代贵州》2016,(29):76-77
正罗甸35万人民发扬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麻怀干劲",全身心投入县域经济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地处贵州南部边陲的罗甸县,长久以来受交通和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国家级贫困县这顶并不光彩的"帽子"如一座大山般压得罗甸人喘不过气来。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全县35万人民发扬苦干实干的"大关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麻怀干劲",全身心投入县域经济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  相似文献   

13.
正罗甸教育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40年,2017年教育经费投入是1979年的506倍,2018年公办教师数是1987年的2.37倍,2014年至2017年,中考600分以上由274人升至733人,在黔南各县排名中由第9名升至第5名。2018年"六一"儿童节,对于罗甸教育系统的干部职工来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给黔南州罗甸县第四小学全体少先队员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希望,并强调罗甸四小的变化,也是近年来全省特别是贫困乡村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至2019年间,罗甸县19个贫困乡全部摘帽、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109448人减少到5077人,贫困发生率从34.33%降至1.59%。2020年3月3日,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同意罗甸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红水河畔春潮涌动,黔桂之境玉都崛起。6年奋战,罗甸全县上下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立下  相似文献   

15.
罗甸地处贵州南部边陲,隔红水河与广西天峨、乐业两县相望。国土面积3009.6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近年来,罗甸县委、县政府审视县情,把握大势,提出了“借机蓄势、重新整合、抢抓争快、跳跃发展”的工作方针,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8.2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11亿元,财政总收入59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3元。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罗甸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纵比有进步,横比差距大。2003年,黔南州创新升位,提出了“敞开四扇门,建设三条经济带,培育一个特色区”的经济建设新格…  相似文献   

16.
正昔日有贵州"四大旱码头"、黔南"八大古镇"之称的边阳镇是黔南州罗甸县的北部重镇。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罗甸县按照"一城两区"规划思路,在边阳镇大力实施镇园合一、产城互动,深度推进产业融合,有效整合多种资源,使这个曾经久负盛名商贸重镇重新焕发生机。"边阳镇今天的定位,不仅是当初的商贸‘旱码头’,更要做罗甸融入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桥头堡’和次  相似文献   

17.
扶贫先扶智     
<正>解开贫困枷锁,要"输血"更要"造血",循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思路,罗甸通过智力扶持激发内生动力,从源头上破解难题。"满山遍野尽石头,养牛无用人替牛。一年辛苦半年饭,从春到冬肚无油。"一首从明代流传至今的民谣道尽了生活在麻山地区群众的辛酸。罗甸县总人口34万,很大一部分生活在被认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深山区、石山区,贫困人口接近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解开贫困枷锁,要"输血"更要"造血",循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思路,罗甸通过智力扶持激发内生动力,从源头上破解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罗甸县积极围绕山水地缘、果蔬土产、美玉宝石等优势,推动山地农业的智慧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用好‘天然温室’,着力打造大健康养生基地。"罗甸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按照这一思路,罗甸积极围绕山水地缘、果蔬土产、美玉宝石等优势,推动山地农业的智慧化进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海升集团、新中盛集团、北京和源天成公司等企业  相似文献   

19.
刘青 《当代贵州》2014,(36):56-57
正践行群众路线,真情帮扶农村,省赴罗甸小康驻村工作队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为罗甸县小康共建工作贡献力量,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2014年3月,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和贵州人民武装学院共同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选派七名队员赴黔南州罗甸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共建小康的驻村帮扶工作。围绕罗甸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紧紧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民忧,本着找准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原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2015年全省10个扶贫攻坚示范县之一的罗甸县,正按照贵州省委关于扶贫开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重要指示精神,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扶贫开发决胜之路。初夏时节,地处贵州南部、麻山腹地、红水河畔的罗甸县,漫山遍野的火龙果花竞相绽放,脐橙种植园果实盈满枝头,高原千岛湖上水产养殖基地水欢鱼跃,城西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这是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986年,罗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县25万人中,有95%以上的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只有144元,未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