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理论,从广阔的世界背景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开放大趋势,科学地指明了对外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使我们对社会主义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的开放性有了全新的深刻认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在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对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构筑福建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指明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前进方向,这个理论也是构筑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能离开整个人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对外开放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精辟概括了当前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变化。当前对外开放的内、外条件的新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又有了新发展,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空前提高;由于持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已经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型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我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对外战略发生重大的发展。因此,“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2·明确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新任务。在新的条件下,对外开放面…  相似文献   

3.
20多年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对外贸易排名世界第七,吸收外资连续8年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中国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开展。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各国各地区企业到中国寻找商机、进行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更加积极地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国将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更…  相似文献   

4.
40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和积极的影响。对外开放使"中国需要世界"与"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使"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进程,使中国"深刻改变自己"与"深刻影响世界"成为国际关系发展变化新常态。新时代的对外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必将以更磅礴的气势和更恢宏的力度,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真正提出对外开放并将其付诸实践,是邓小平同志的一大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首先提出了“现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思想,把中国人的视野真正引向了全球。邓小平还从历史角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上,阐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他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为了保证对外开放政策的正确贯彻,他还把对外开放提到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最近,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  相似文献   

6.
<正>过去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开放国门让外国走进中国,尽管我们也努力走出去,但更多的是在既有的规则框架内"戴着镣铐跳舞"。这样一种开放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但对中国不公平,对世界也不划算,特别是在世界经济版图事实上已经发生深刻变动的今天。因此,五中全会要提出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奉行对外开放政策,继续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处于发展上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巨大国内市场空间,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些目标必将给中国经济源源不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胆“对外开放也会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东西会乘机而入”。因此,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情况下,吸收外国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防止和清除文化垃圾的传播,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2,(16):29-31
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与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的对外贸易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全方位开放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互利共赢为主基调的全球经贸交往中,世界充分享受了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红利",而中国也在这一过程中铸就了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综合国力。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若以10年为一个阶段,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面向未来,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我们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希望企业家们抓住机遇,积极参与,收获更多合作成果。——2019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金砖国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思想深邃、掷地有声。40年来,中国人民极大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积极拥抱世界作出中国贡献。未来,中国将继续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是什么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中国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如何及早惠及中国、世界各国企业和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于当代世界局势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基于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认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在对外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强调。"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这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一、我国对外开放已取得巨大成绩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增进了与世界经济融合。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8,(12)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跨世纪发展的要求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要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力地...  相似文献   

15.
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尤其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构想。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论述邓小平对外开放观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改革已将闭关锁国逐步变成了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一方面是要让世界各国更多地了解、认识中国,另一方面是中国也要积极地走向世界。中国人走向世界后的观念、思想、情感、心态究竟如何?给人以什么启示?在这方面,海员出身的青年作者宗  相似文献   

17.
小平同志提出的开放政策,给地球上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了现代化和繁荣,给中国打开了希望之门。改革开放政策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将对中国建设现代化成为富国强国具有长期性、坚定性和真理性的指导意义。 当代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这一客观发展规律,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历史经验,以卓越的智慧和无畏的胆魄亲自为中国设计出走向现代化的希望之路——开放。他在生前的无数次的谈话和报告中,都谈到实行这一政策的坚定性和长期性。他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交流”,“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开放,不是短期的政  相似文献   

18.
<正>今天中国这片热土,真切地展示了一个国家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又如何吸引了世界的眼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30多年前出现在生活中的波音飞机,就像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符号,既搭载着国人对世界的憧憬,也意味着中国对外国企业的接纳。不久前,中国公司又订购300架波音飞机,中国已成为波音公司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让"到中国去"成为了今天很多跨国企业的共识。"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但是,对外开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实力总体上还不够强,尚没有力量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应该从自身平衡出发,主动进行外贸、外资、外汇、外交等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的挑战。一、积极推动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转型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和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水平和比较优势在贸易上的真实反映。中国1978年以来经历了28年的改革,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自然经济、产…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6,(2)
正编者按: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自"一带一路"提出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人们普遍对"一带一路"的作用和意义看得更加清楚,对互联互通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促进彼此发展,实现多边共赢寄予厚望。与此同时,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各界对其认识也在逐渐深化,开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去思辨、扩充它的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