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八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机构裁撤和功能调整的大部制改革。以往的七次大部制改革,取得了机构精简、人员减少、职能转变等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职能重叠、人员冗余、多头管理等问题,尤其是大部制改革一直局限在政府体系内部。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国家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为大部制改革指引了方向。十九大后,在习近平新时代、新思想的指引下,新一轮大部制改革的总体创新思路是:将政党、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纳入到大部制改革思路的确定中;将"大系统"概念纳入大部制改革机构调整方案中,打破了过去局限于国务院部门之间的"大部制"概念;将加强和优化"党的领导"明确为国家机构调整的重要原则,贯彻到大部制改革全过程之中;将"机构随功能走"或曰"结构功能相匹配"原则落实到机构职能、级别、编制、权能的规范中。经过本次新的大部制改革,今后中国的政府机构必将更加结构合理、功能完整、关系明确、运行高效。  相似文献   

2.
地方机构改革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地方机构改革要准确把握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为重点的理论逻辑,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地方党政机构职能体系。地方机构改革的重点任务包括统一组建地方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结合实际优化地方科技、金融监管、数据管理等领域机构职能配置,整合农业农村与乡村振兴机构职责,优化地方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实施地方机构改革须进一步完善机构职能运行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8,(3):24-30
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形成党政协同与优化高效、新型的统筹型大部制改革。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围绕目标体系统筹改革设计、着眼职能转变推进政府改革。改革从三职能到五职能、从微调到深度重组、从分设到党政协同、从议事协调到决策等方面进行体制创新。党政机构职能机构体系的统筹、部门间职权职责划分与协调、部门调整后职能与机构融合、机构重组人事安排与分流人员、依法推进各类组织机构改革问题,尚有待通过理论探索与现实实践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梳理英美日俄四国大部制改革的实践与特征,可为中国提供有益启示。英国采取"切香肠"式改革重组大部,部门内设政策局和执行局,由整体性系统改革转向渐进式改革。美国的渐变整合式改革,先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再整合跨领域部门;除了部内职能司局外,设置大量独立机构。多元主体参与的日本大部制改革遵循法治化原则,以职能优化为基础重组大部,部内设职能司局、部属外局及独立行政机构。俄罗斯大部制改革具有滞后性,"行政三分"改革导致"二元分化"格局,总统直接管辖的强力部门持续走强。四国大部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对中国的重要启示是:坚持法治化原则,在尊重国家治理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立足本国国情推进大部制改革,以职能优化原则重组大部,以"行政三分"原则构建部内组织运行模式,实施整体性政府建设克服大部制改革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党政关系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其调整与改革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分析西方执政党党政关系理论模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政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总结苏联共产党执政方式理论失误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特色党政关系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构建,经历了从"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到"党政分工""党政分开",再到"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变迁。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不断推进党政关系现代化,把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构建推向了新的高度。我们要理顺思路,澄清认识,坚定不移地构建中国特色党政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克 《行政论坛》2023,(3):72-81
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是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党的社会工作机构职能体系由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21世纪以来,地方党委探索各具特点的社会工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方案,形成社会建设统领型、“两新”党建引领型、社区发展治理型等主要模式。中央社会工作部综合吸纳“两新”党建引领型和社区发展治理型地方社工委职责,职责范围聚焦信访、基层治理和社会领域的党建。针对党的社会工作机构职能体系仍面临的社会工作内涵不清晰、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党政机构职能履行不合理等矛盾和问题,持续优化社会工作机构职能体系应构建以社会建设为统领的机构职责体系、组建中央社会建设领域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完善社会工作领域党政部门职能运行机制和转变基层治理中党政机构职能。  相似文献   

7.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一个重要支撑和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大动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九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持续不断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我国机构改革历来都重视顶层设计,即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统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理顺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优化政府机构职能以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围绕机构改革的演化、动因与效果展开分析,有利于充分认识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引起的研究热潮中,本文提出"对机构改革进行改革"的命题,并以2012年新西兰商务、创新及就业部的大部制改革为例,重点考察大部制改革的过程管理,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用的启示和借鉴。第一部分介绍改革的背景及其决策过程;第二部分讨论大部制改革中的结果导向原则及其具体体现;第三部分讨论大部制改革和机构整合的运作细节;最后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是:机构改革应该突出并坚持结果导向的原则;机构改革应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以利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改革过程的规范化、精致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启动,地方政府也蓄势待发。在过去一轮的地方政府改革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不科学等。深刻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如准确定位职能,加强立法,推行聘任制等,以期为新一轮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深入推进地方大部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陈建 《党政论坛》2014,(3):26-29
正大部制改革始于2008年,在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示范引导下,许多地方政府推行了第一轮大部制改革,此轮大部制改革的典型特征是机构整合。党的十八大之后,地方政府开始启动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机制创新,通过建构"整体性治理"组织文化,搭建广大民众及公务员参与改革创新的平台,建立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引起的研究热潮中,本文提出“对机构改革进行改革”的命题,并以2012年新西兰商务、创新及就业部的大部制改革为例,重点考察大部制改革的过程管理,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对我国有用的启示和借鉴.第一部分介绍改革的背景及其决策过程;第二部分讨论大部制改革中的结果导向原则及其具体体现;第三部分讨论大部制改革和机构整合的运作细节;最后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是:机构改革应该突出并坚持结果导向的原则;机构改革应坚持公开透明原则,以利于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监督;改革过程的规范化、精致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制下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初探——以某沿海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改革的本质是解决“三权”的合理划分与相对分离。大部制下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遵循满足需要、总体统筹、系统整合、制约协调、总揽分别的原则;既要体现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对应性又要体现自身特色,从国家权力结构划分层面予以推进。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仍然存在着机构林立、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相互推诿挚肘等问题,势必会减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影响地方政府服务水平。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在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科学合理地设计地方机构改革方案,并加以有效地组织实施。本文以某沿海城市为例,在分析其机构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按照大部制的理念设计了其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以期对即将展开的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3.
准确定位与科学规划是大部制改革尚待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大部制改革是以结构优化并精简机构为目标的机构重组行为,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进行大部制改革应从内外两个维度制定战略设计,即以机构重组为中心优化部门结构、职能结构、层级结构,以调整政府与社会职能关系为主线理顺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和政事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俭 《行政论坛》2009,16(3):10-14
无论是从中央的要求还是从地方改革的现实需要来看,按照大部制的方向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国内某些地市在实施"大厅局"制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和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湖北随州的大部制改革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艰难跋涉;深圳的大部制改革意在寻找部门规模与职能的平衡点;成都的大部制改革表现为向"重点部门"开刀;浙江富阳的大部制改革则以"专门委员会"打破部门利益.这些探索和实践对我国即将开启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大部制改革需要充分认识大部制改革的条件,努力减小大部制改革的阻力,正确处理编制和职能的关系,科学有效地实施部门整合和监督,清晰界定政府部门的职能责任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国家治理现代化所提出的简政放权改革新要求也应该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要求从一元治理结构转向多元治理结构,从集权转向分权、从礼治转向法治、从管制转向服务、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从而实现治理结构与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以此作为推进简政放权的切入点。可以说,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战略部署,简政放权以治理结构转型与治理方式变革为逻辑基础,旨在厘清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边界,构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还"利"于民、还"效"于市场、还"权"于社会,以此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社会创造力,最终达到国家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以"大部制"改革为重点的政府机构改革.本文围绕着政府职能与政府机构的关系论述了政府职能转变是"大部制"改革的基础,提出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优化政府结构和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是新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部门制改革应强化系统设计,以更为广阔的"大政府"视角统筹协调党政群分工,统筹实施立法、行政和司法改革,在着力构建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上下功夫。大部门制改革应增强政府的组织弹性和组织开放度,提升政府合法性、回应性和公共性水平。大部门制改革应注重统合社会资源,统筹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改革,鼓励社会企业的发展,鼓励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参与政府治理。伴随着大部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改革的内源性动力,加快推进新一轮公务员制度改革,强化改革的制度化保障;在注重政府组织横向结构与功能调整的同时,还要在纵向上谋求实现各层级政府间和部门间的有机协作,发挥好整体政府功能。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国要进行大部委改革"正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大部制"源于西方国家。据曾参与过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设计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宋世明、汪玉凯等专家介绍,所谓"大部制",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加大横向覆盖  相似文献   

19.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升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进反腐败机构职能合并、人员转隶,实现反腐败资源和力量有效整合;用"留置"取代"双指""双规",实现监察手段的规范合理;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制度建设,实现凡属重大改革都于法有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要建设的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是对我国以往政府发展思路和实践智慧的内涵式深化、体系式提升、协同式创新,有其独特的制度语境、时代语境、问题语境以及目标语境。在新一轮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实践中,我国各级政府始终要聚焦建成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化服务型政府这一基本价值目标,积极构建并自觉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发展的价值体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命题,通过"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发展,进而加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政府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从政府型塑之维,提升政府发展位阶,构建中国特色政府发展范式;从政府形塑之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健全政府职能协同机制;从政府行塑之维,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强化政府责任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