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大部制"是机构改革的努力方向,此次机构改革,其主要任务就是整合职责相近交叉、职能相通交汇、职权相向交融的部门,实现政府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原人事部门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整合成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是典型的"大部门",整合后的人社部门其职能更广、职责更重、职权更优.如何尽快以机构整合为契机,有效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为全市"二次创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柳州提供人才智力保证和民生发展保障,是新一届班子的光荣使命和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涉及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意味着和谐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一个重大课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然要求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党和政府着力解决的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毛泽东既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奏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改善民生的重要着眼点,在毛泽东公平正义原则的指导下,不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为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有利环境。毛泽东"公平正义"的民生智慧给中国改革发展很多启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着重要在广泛进行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突出科学发展、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重视民生问题,并将其作为不懈探索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百年探索经历了以解决人民实际生活困难为中心的托底生存型民生、以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为中心的根本保障型民生、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心的普惠改善型民生、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的多层次发展型民生,实现了"保民""安民""利民"及"富民"四个层次内容的统一,以积极、理性、可持续的努力不断推进中国民生发展进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首要要求,也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根本立足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实现。要从建立和完善确保“人民主体地位”实现的相关体制机制入手,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强化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是我们党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论述精辟,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为我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民生问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效果。在我国改革的深化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变、体制重建、阶段推进、经济转轨必然要求政府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和谐;而民生是否改善、社会是否和谐又是对党执政理念、社会进步程度、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程度等方面的直接检验。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包括民生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要求我们具备夯实基础,聚集民意,发展共享的对内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9.
矿区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长庆油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按照党和国家关于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总体部署要求,准确把握形势,重新明确定位,全面推进以"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为核心的矿区服务业务新一轮改革,以主动适应长庆油田"稳油增气、持续发展"新形势,抓住深化改革新机遇,谋求转型发展新路径,促进提质增效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利益观,主要表现在:确立以人为本,提高了人民利益主体的地位;追求社会和谐,完善了人民利益的实现目标;坚持科学发展,拓展了人民利益的实现途径;保障和改善民生,突出了实现人民利益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确立由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模式的背景下,需要澄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角色、职能和相关法律问题。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过信息登记、社会保险费征缴、权益记录、待遇支付、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职能。本次由税务机关全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改革,实现了社会保险机构创办之初"政事分开"的政策目标,有助于社会经办机构作为社会保险合约保险人与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者之基本地位回归。对此,还有必要从"政策之治"走向"法律之治"。具体而言,在新一轮《社会保险法》修改中,应明确社会保险机构的法律属性,整合现有规范性文件,保障征缴职能与监督检查职能转移,完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民生思想包括“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和“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两大基本内容。江泽民民生思想具有突出强调改善民生的目的性、终极性地位、全景式地筹划民生大计、强调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等特点。从目的—手段意义上讲,江泽民民生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理论层面的最重要体现。认真学习和践行江泽民民生思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促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的福祉,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生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民生经济思想集中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幸福。四十年来我国经历了经济粗放型的高速发展时期和中高速发展的高质量阶段,文章以宏观的角度,从这两个发展阶段出发,回顾中国共产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奠基者。面对"文革"后中国民生普遍贫困的落后局面,邓小平紧紧围绕为什么要改善民生、如何改善民生以及改善民生的目标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把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指导着中国人民不仅彻底摆脱了贫困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民生观,对于我们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民生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着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能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民生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有限性、法治性、责任性等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网上警局"是公安机关利用互联网资源在虚拟社会搭建的与现实公安机构职能相对应的"网络民生警局",由三明市公安局率先提出并创建,具有警务公开、办事服务、交流互动、监督评议等功能。构建"网上警局"关键在于突破网络全流程办事服务瓶颈,并以此为核心,创新网络警务机制,拓展网络民生警务,实现网上管理全流程、网上服务全实现、网上警务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警务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满足群众"足不出户"的全时空、个性化办事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陈云关于党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核心地位,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表征。陈云关于党的执政理念的三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内涵一切为了人民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层次显示实现民生价值载体的方法,第三层次表明了具体落实民生的路径和措施,从而有效地实现价值。这三个层次由内及外,由抽象到具体,实现了有机统一。陈云把社会民生问题融入到党的执政理念,又在执政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民生发展的思想,为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绘制的和谐社会美好蓝图鼓舞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改善民生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社会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各民主党派参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的条件和历史背景。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为民主党派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平台。农工民主党的界别优势决定了其在参与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农工党参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践为例,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在我国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更好发挥民主党派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党政分工:新时代机构改革的深层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机构改革是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而出现的一场深刻变革。基于机构改革经验和社会环境变化,新时代机构改革原则已转变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优化协同高效和全面依法治国。在此指导下,新时代机构改革深刻揭示了党政分工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加强党管重大决策、纪检监察、干部人事、意识形态、统一战线职能,另一方面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沿着党政分工的基本路径,未来机构改革还应在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统合“大部制”和“双合制”改革,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责,推进国家组织法律和党内组织法规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