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手机微信上的煽情文字很多,看到就删,删得不胜其烦。但有篇朴实无华的小文《书记的耳光》,看得我潸然泪下。我忍不住分享给了好多朋友。故事说的是38年前,作者跟随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到曹县韩集"红三村",看望刘齐滨烈士遗孀、83岁伊巧云老人的真实经历。伊巧云当时已重病在身,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问有啥要求,伊巧云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周振兴掏出自己的一沓钱,递到赶来的乡镇党委书记手里。  相似文献   

2.
现年48岁的黄久生是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他曾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现在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共同的儿子。他在生活磨砺面前从不低头,从一名提灰搬砖、推车打杂的小工,逐渐成长为建筑界技术过硬的行家里手。他是中国农民工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感动中原,被誉为“敬老之星”、“中国好人”。凄苦童年难忘乡亲朴实之爱黄久生6岁时,母亲丢下他和4岁的妹妹、  相似文献   

3.
李建民  吕建英 《先锋队》2013,(10):42-44
1999年8月28日,汾阳市贾家庄生态园正式开园剪彩。在剪彩的8位领导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好奇,他就是我省上世纪50年代的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同志。陶老时年已83岁高龄。别看他年事已高,但精神很好。参加完剪彩后,在村党支部书记邢利民的陪同下,大家参观了生态园内的科技园、花卉园、三星殿、四  相似文献   

4.
周成斌 《学习导报》2014,(14):22-23
“像王小军这样的党员,才是真正的好党员!”群众交口称赞的王小军,是东安县白牙市镇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小军为民办了许多实事,但最让人称道的,是他为一位素不相识的低保老人当"孝子"的事。这名低保老人叫李峨群。王小军认识他时,老人已80多岁了,一身病痛,老伴多年前离世。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初,笔者走访了原中共重庆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88岁的老革命柯琼。老人向我们讲起他参加革命的故事。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蔼可亲地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的一天,东乌珠穆沁旗党委领导接待了一位中年牧民,中年牧民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恭恭敬敬地递到领导手中,说:“请组织把我这小小的礼物转交给党中央、国务院。”旗委领导欣然接受他的要求,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谢谢!我们一定尽快转交上级组织,请放心。”……他就是霍日其格嘎查党支部书记———37岁的牧民恩合。依靠科技走上富裕道路恩合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前些年去世,母亲患有顽固性风湿病;生活的艰辛使他初中未毕业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关照二位老人,又关心弟弟妹妹上学。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草原时,早年…  相似文献   

7.
孙祖汉,原南平市委讲师团团长,一个平凡的老人,一个不同寻常的老人——在老同志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他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宽厚长者;在广大干部的记忆里,他是一位传播真理、释疑解惑的使者。在孙祖汉生命最后20年,每年授课、作报告近百场,还有200万字的编著、近200篇的文章散见全国各地报刊。虽然孙祖汉去世已近半年,但岁月的流逝遮不住他的精神光辉,它将永远伴随我们前行。"一息尚存需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孙祖汉以百倍的勤奋和努力,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榜样。走进市老年大学,一提起孙祖汉的生平事迹,许多离退休干部都争相诉说:"他是一位难得的政治理论教员,老年大学学员永远怀念的良师益友。今年  相似文献   

8.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我们专程前往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大红门村.访问了一位曾参加过开国大典活动的农民.他就是大红门村原党总支书记、今年已83岁的张福香老人。  相似文献   

9.
长寿的秘诀     
《新长征》2007,(10)
一位老人在150岁生日的时候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一位记者问他:"先生,你是如何活到150岁的呢?"老人回答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从不与人争论。"那个记者说:"那不可能,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食物啦、情  相似文献   

10.
正"我年纪大了,学不会电脑啊。"一名街道党工委书记还记得该街道党政办一名"老人儿"向其"诉苦"时的情景。这名"老人儿"曾在街道多个所室工作,现任党政办副主任。他"诉苦"时,分管党委委员站在一旁颇为无奈:"让他搞一份文件可真难!"原来,党委会需要一份材料,分管党委委员于会前一个星期将该工作交予党政办副主任,副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教育打了近四十年交道,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有书读,有饭吃,成人成才。"2015年12月12日,记者在乐至县见到了杨与齐老人,85岁高龄的他反复提起他的"中国梦"。从1954年到乐至中学任教导主任、校长兼书记近四十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与齐在食堂发现了两名特别的学生:一个学生只买饭、不买菜,而另一个  相似文献   

12.
鄄城县旧城镇有这样一位村官:他身患股骨头坏死和直肠癌,却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拖着重病之躯,实践着在鲜红党旗下的神圣承诺,他就是正桥村党支部书记杨士义。  相似文献   

13.
晓楠 《党建文汇》2011,(9):27-27
“七一”前夕,辽宁省盖州市的两位老人——鼓楼街道办事处前进社区身患重病、年近八旬的离休干部康秀海向党支部交纳了500元特殊党费;家住矿洞沟镇蒋屯村的66岁老人蒋纯阳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两位老人对党的深情厚意体现了盖州市老党员和老年人的高尚情怀和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4.
杨第甫是30年代末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人生坎坷,饱经风霜,80年代卸去湖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中共湖南省政协党组书记的职务而离休.50年代,杨第甫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秘书长等要职,曾在首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领导下工作.黄克诚逝世14周年前夕,我采访了年已90岁的杨第甫老人,以下就是稍经整理的访谈.  相似文献   

15.
陈毅的家风     
<正>陈毅一生中创造了许多不朽的业绩,已成为矗立在人民心目中的一座丰碑。他是一位开国元勋,同时又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儿子、爱护子女的父亲,更是一个严于律己、勤俭朴素的典范,树起了一位真正共产党人的家风。"拳拳孝子心"1962年,陈毅已62岁,身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等要职,可谓日理万机。这年春,他随总理周恩来出访归国,途经成都时,带夫人张茜抽空去探望母亲。那时,他母亲已年过八旬,重病在身,住  相似文献   

16.
正四师七十二团退休干部严顺林今年76岁,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整理总结每次的行医经验,从医至今,他已经撰写经验总结20余万字。老人一身灰色的中山装,令人感觉庄重大气,说起话来声如洪钟,而且十分健谈,讲话时不停跳动的长寿眉更显得睿智,精神矍铄。提及严顺林学习针灸,要从1970年的"六一"儿童节说起。当年,担任畜牧班班长的严顺林带领职工群众披星戴月地投入到剪羊毛大会战中,年仅3岁的女儿重病多日,他却无暇顾及。等到"六一"儿童  相似文献   

17.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坚韧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爱戴。人们很想知道,一位92岁的耄耋老人,如何"像巨人一样在世界舞台上驰骋"?曼德拉在他81岁生日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宽容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古往今来,长寿者大多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10,(9)
<正>5月24日早晨,抱儿山村颜湾居民组来了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叫吕绍国,一位87岁的老人,为了偿还曾经欠下的一块五毛钱伙食费,多年来,四处寻找"债主"的下落。58年后的今天,在金寨县青山镇抱儿山村,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债主",了却了多年来的一桩心愿。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党史记者,我特别留意党史人物和故事.一次,我单位一位离休老干部和我讲起百岁老人陆久之的故事,并建议我去采访.他告诉我:"陆老是一位富有传奇经历的神秘老人,已经一百多岁.他过百岁生日时,我还向他敬了酒.  相似文献   

20.
有妈真好     
男人也会多愁善感,我是说在母亲节前后这几天。一向表情全无、每晚加班的丈夫,今天吃过晚饭后就躺下了,眼瞅着天花板,讲了一个“五一”假日的故事。丈夫说,他领着孩子逛公园时,碰到了娘俩儿。老人头发全白,有70多岁,陪着老人的儿子,是位中年男人,看上去有40来岁。儿子让老人摆着各种姿势,一会儿撩撩她的白发,一会儿整整她的衣服,相机频闪。儿子买了一支冰糕,老人吃了一半不吃了,顺手递给了儿子,接下来应是儿子找垃圾筒扔冰糕,可是,没发生这一幕,儿子把娘剩下的一半吃了。他为什么要吃呢?丈夫问我。像琢磨一篇文章的主题,对生活小事不屑一顾的丈夫这回较了真,也不去加班,躺在床上自言自语:也许那个人想起了小时候,他的老妈嘴对着嘴喂他;或许他是无意识,因为那是他娘。然后呢?我问。然后,儿子拿起一方纸巾,给娘擦了擦嘴,也没有扔掉,而是又擦了擦自己的嘴。这个细节,又让丈夫颠来倒去地说个不停。任丈夫鬼叨念地说吧!我不答腔,也不敢理他,因为婆婆早就去世了,千般情,万般爱,让他到哪里找他的亲娘诉说?男子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