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2017,(2)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包含着较系统的"包容增长"思想,是对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拓展、创新与超越。世界性的非包容性增长阻碍着经济全球化的合理发展,包容增长才能使世界各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中国融入全球化以来的包容性增长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更好地引领世界经济包容增长,中国必须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体在收入水平的任何阶段都可能落入也可能避免"陷阱","发达国家陷阱"业已出现。中国自己首先包容增长,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并能引领世界经济包容增长。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6)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4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在该阶段,如继续延用过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及时转型,容易积累矛盾,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拉美一些国家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没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也在于此。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对的"中等收入陷阱",从六个方面解析我们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近几年来学者最爱讨论的话题,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2011年达到5400美元,中国再往后发展是否会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4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无法达到8000美元或者超过10000美元的一种现象,如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也跨入了人均GDP5000美元的大家庭,于是,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4.
"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跃过中等收入陷阱。"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后长期停滞不前,人均GDP在四千美元到五千美元之间徘徊。支撑唱衰中国论调的理由有三个:分别是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改革红利的消失。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迎接或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是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本质上要求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风险,需要理论创新、改革创新、自主创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正>从现代化历史上看,后发的新型工业化国家在实际发展中都会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发展挑战。巴西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世界性典型,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命题。一、"中等收入陷阱"是现代化道路中的"发展病""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之间的中等收入国家,在迈向人均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发生重要转变,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于是,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多了起来。这个问题应放在长期增长框架下并在国际比较中加以分析。中国已不可能落入拉美式"中等收入陷阱"二战以后,先后有许多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历史进程,但只有少数经济体跨过中等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社会。从中可以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相似文献   

8.
唯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收入陷阱当然不是学者凭空杜撰的概念,的确有的国家在经过一个较快经济成长期、进入中等发达阶段以后,由于体制难以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而陷入经济的长期萧条,甚至陷入动乱的泥淖。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绕不开中等收入陷阱。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就可以实现持续增长。就中国而言,我以为,即使在现有基本宪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正处在由中上等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国家迈进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但中国具有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条件:我国的社会体系和决策体系稳定是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条件;我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实践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积累了宝贵财富和经验;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的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空间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引领条件;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为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长率由2010年的10.4%下行到目前的7.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唱衰中国、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几率增大等声音又起。那么,步入新常态后,我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对"中等收人陷阱"的成功跨越?对这个问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出符合发展规律的研判。"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依然存在"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7,(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带领中国经济稳步发展,促进了对"中等收入陷阱"难题的有效破解,以新的实践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0—5000美元时,许多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挑战会接踵而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聚的矛盾会集中爆发。如果处理得不好,经济社会可能长期深陷困境。这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当前,我国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应该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3.
决策层最近指示相关机构,启动关于中国迈进高收入国家的课题研究,以避免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很长时间里难以跨入到高收入  相似文献   

14.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期,有100多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至今进入高收入国家的只有寥寥十几个,且大多数是小国。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有人认为中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很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跨越陷阱国家的成功经验和跌入陷阱国家的教训,对中国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一、韩国和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蔡昉 《学习月刊》2014,(5):56-56
该书阐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可以成功推动高速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的整个二元经济发展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地获益于人口红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发乍丫根本性变化,人口红利也开始迅速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必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作者根据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经济已处于上中等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要机遇。但同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方面都面临一系列挑战,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制度因素导致的经济结构性失衡。因此,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立足本国实际,借鉴日、韩等国成功经验,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建立积极有效的产业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提供有效制度供给,促进我国经济结构性转型升级与发展,以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1,(12)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落,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目前仍然处于高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优势。首先,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具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天时。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综合来看,再用六七年时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并无太大悬念。问题的关键是,进入高收入阶段以后,我国同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着眼长远,在现阶段就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重塑增长动力源,使我国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动力,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经济长期趋势如何?在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前后如何保持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9.
毛强 《前线》2014,(12):33-35
<正>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命题、永恒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就适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大多数国家经历了长短不一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期,从而成功地开启了本国工业化进程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仅有13个国家(地区)实现了由中等收入经济体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其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长期踯躅不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开放以来,持续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  相似文献   

20.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当前收入差距过大是引起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才能有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