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雅光 《党史文苑》2011,(18):48-50
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农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领域,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始终以农民作为重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以农民为重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农村基层干部党员,考虑农民的需要与接受水平,运用多种手段和方式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通过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径、群众路径、机制路径和实践路径来实现。这六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可通过宣传教育路径、政策路径、文化路径、实践路径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社会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行者.其思想与实践主要是:他们注重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要掌握群众并能说服人、这样才能展现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工人群众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武装头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先进的革命的阶级.要以高度的热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要用“严格的科学思想和正确学说来号召工人”,决不能作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要以工人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认真研究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汲取他们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永光  谭桂娟 《唯实》2010,(6):20-2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具有历史发展阶段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其相互联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主要是先进知识分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阶段,主要是政党政治灌输为主的阶段和人民大众主动接受并内化马克思主义的阶段。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必须实现由政治灌输向人民群众主动接受并内化的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则是不断解决和满足当前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昊 《实事求是》2009,(6):73-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大众化、普及化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变成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真正掌握的有力武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义所在。从编辑学角度讲,内容的通俗易懂与形式的喜闻乐见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陈先达 《思考与运用》2006,(9):19-19,21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马克思的名言。可是理论要能掌握群众,必须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以广大干部群众为对象,对我国社会生活中普遍关心但又存在种种疑虑的问题给予了解答。该书这种紧密联系实际,与群众“面对面”的写作方式和理论风格,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重大的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通过文本路径、组织路径、宣传路化径前、群进众。路径、机制路径和实践路径来实现。这6种路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前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两个核心内容是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这两个观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高校学生党员群众路线教育中,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群众史观教育、群众观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群众标准教育,是大学生党员确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源泉;掌握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群众工作方法,是大学生党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这两方面都是高校学生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丁彬 《新长征》2012,(1):15-17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发展实际相结合,从此有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变成了物质力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了人,掌握了群众,中国革命为之焕然一新,中国也就走出苦难的近代,进入复兴的轨道,中国共产党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最大优势是群众基础,实践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只有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才能发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合理区分和把握几个基本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应保持合理的理论界限,以群众是否理解和掌握有关理论来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效度是一种误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分属于理论活动中的认识论与解释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要求对二者保持合理的区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政策理论宣传教育两个基本内容,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但是又各有侧重,需要在观念前提上保持合理的定位。只有在方法论前提上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才能真正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潘静 《党史文苑》2012,(8):47-4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群众学习理论、理论掌握群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时,不可忽视的就是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突出贡献,以及党的各代领导集体对此的实践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革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以理论武装和教育群众,是理论掌握群众,是理论的群众化.和谐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调的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理论的沟通与交流,是大众掌握和创新理论,是群众的理论化.二者在"大众"的内涵、操作模式、贯穿的原则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只有掌握群众,才能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成功,就要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作出了伟大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和大众的内在联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实现理论和群众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和群众互动的过程,在“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辨证统一中,遵循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内在逻辑;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行动的指南,并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发挥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信仰,成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坐标和行动的指南,并转化为创造历史的强大物质力量,发挥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发源 《新湘评论》2005,(10):61-61
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它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葆其真理的光辉。人民群众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会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最终解放自己。因此,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作为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从事理论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促使二者结合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20.
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路是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和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丰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人民群众的实践逻辑与中国社会历史逻辑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以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形式为目的的理论发展范式。这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路论证了在中国具体环境中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创新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视角和科学态度,指明了在中国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方法和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