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的统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统一,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今天我们学习长征精神,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2.
长征精神不仅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而且是当代长征路上的精神支柱。我们唯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从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实事求是和践行群众路线,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夺取当代长征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3.
八十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人类史上的伟大壮举,是红军将士谱写的壮丽诗篇。孕育其中的长征精神不仅是红军将士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更是当代长征路上的精神支柱。我们唯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从中不断汲取智慧与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实事求是,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才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夺取当代长征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长征精神激励我们新长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创造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扬先进性的光辉篇章。70年岁月流逝,但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依然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激励着我们进行新的长征。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  相似文献   

5.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坚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6.
传媒     
《求是》2006年第20期长征精神激励我们新长征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牺牲一切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  相似文献   

7.
红军长征所表现出的精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不朽丰碑。研究长征、弘扬长征精神,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弘扬长征精神,走好达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长征之路,必须做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攻坚克难的牺牲精神;摒弃教条,实事求是,灵活创新;发扬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6,(11)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既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决胜全面小康的行动指南。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传承长征精神,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精髓和内涵,用长征精神指引湖南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付春阳 《奋斗》2014,(8):62-62
正红军长征开始距今已八十年了,但长征精神却万古流芳。长征精神是红军将士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主观能动的反应。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能动性观点,同时必须坚持群众观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从长征精神形成过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它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而且在这场远征中产生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的统一,这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长征是我们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军事…  相似文献   

11.
刘丽霞 《新长征》2006,(9):56-57
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根本,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所在。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深入领会长征精神的精髓,探索这一精髓的形成机理,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70年前的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壮举和人间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以其惊天地、泣鬼神的恢宏篇章而载入我们党和民族的史册。长征留给了党和人民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确保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培育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弘扬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高尚品格;坚持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学界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逻辑关系、当代价值以及如何继承与弘扬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足。进一步深入研究长征精神,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加强长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关系的研究、加强长征精神与其他精神的比较研究、加强对长征精神形成的研究等,才能有助于促进长征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波澜壮阔的红军长征,书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也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关于长征精神的内涵,中央已经有了权威而准确的概括。同时我们看到,长征精神既是宏观的,也是具象的。在红军长征期间和长征胜利80年来,以长征精神为根本,以长征中党和红军将士的艰苦斗争及几十年来长征后人的传承发扬为基础,形成了一系列"长征子精神"。它们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是长征精神在纵向上的延伸和横向上的拓展,并赋予长征精神以具体内涵和时代风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留下了沉甸甸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是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是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依靠广大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时指出:"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  相似文献   

16.
刘永超 《世纪桥》2024,(1):11-13
伟大的长征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在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焕发光彩。在深刻把握长征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不断挖掘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长征歌谣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弘扬长征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长征歌谣的研究,充分挖掘其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长征歌谣的分类研究,来论述它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整个长征中,红军攻坚克难,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以最终战胜敌人为胜利,时时处处无不体现出伟大的长征精神。时至今日,长征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历久弥新、历久弥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与红军留给今人的丰厚财富,是今天走好新的长征路的最好营养剂。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需要我们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  相似文献   

19.
王玉周 《前线》2016,(10):31-33
正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胜利已经80年了,但长征精神却一直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对长征精神时代价值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6,(11)
正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