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东 《党课》2020,(3):8-23
政党自信是政党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是政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力量源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关键是要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现实地位的准确概括,为我们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深刻阐释坚定历史自信的重大意义,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如何坚定历史自信?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今年两会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引发代表委员共鸣。在他们看来,如今的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从容和自信,对话世界、融入世界。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9)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全世界展示了大国领袖的风采。他说:"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饱受列强压迫欺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严重受挫。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重要论断,启示和指导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充分根据。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根本经验使我们充满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和发展的特征使我们充满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内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充分根据认识清楚,我们就能毫无畏惧一切困难和挑战,满怀信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目的就是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相似文献   

8.
正自信需要洗礼才愈发坚定,正如宝剑经历打磨才愈发锋利。1949年,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新中国的自信顶天立地;1978年,改革开放按下"启动键",人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新时期的自信慷慨激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日益强盛起来,新时代的自信大气从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一场大难,却也使我们的自信得到深刻的洗礼。中国有理由更加自信,也必须更加坚定自信。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精辟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进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已有"三个自信"基础上增加文化自信,意味着将我们民族的生活价值体系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层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  相似文献   

10.
梦想的成真离不开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从"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树立自信,而且还要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制度自信是最有力的保障。只有树立坚定完备的制度自信,才能具有持久的意义,才能保障"中国梦"早日实现。树立坚定完备的制度自信要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保持高度制度自觉、全面推进各项制度创新,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有力保障和新贡献。通过分析制度自信、制度自觉、制度创新三者对推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作用及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党建》2016,(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深刻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和清醒把握,有力彰显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担当和坚定意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制度内在统一的价值表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16,(8)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将文化自信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源泉加以强调,阐发了蕴涵于其中的特殊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不仅体现出党中央对于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也在"四个自信"交互作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6,(10)
正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壮举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相似文献   

14.
齐卫平 《前线》2022,(2):4-8
习近平总书记新近提出的历史自信重大概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从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到强调坚定历史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的不断强化。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历史自信的提出,为坚定"四个自信"奠定深厚的实践底蕴,提供接续奋斗的历史启迪。强调历史自信,不是对"四个自信"的简单添加,而是进一步夯实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信心有责任为传承中华文脉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将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  相似文献   

16.
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简称"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和创造革命军队的开始。抚今追昔,90年后回看起义,充分认识"八·一"起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开创性意义,有助于正确认识共产党的历史,形成对党的正确判断,认识到伟大、光荣、正确的共产党代表着光明未来与进步方向,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更为深远,更需要发扬光大。发扬光大长征精神,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途中,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发扬光大长征精神,要有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英雄气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勇于迎难而上,破难而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发扬光大长征精神,要有严守纪律、听党指挥的品德,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发扬光大长征精神,要继承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从而切实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了新时代。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自信是最深厚、最持久的自信。"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必须审视前进路上的机遇与挑战,这具体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这三大方面对坚定文化自信带来的深刻影响。只有全面辩证地把握这些深刻影响,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中增强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而以更为坚定的文化自信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定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坚持道路自信,必须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题和目标;坚持道路自信,就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道路自信,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事业。  相似文献   

20.
季大朋 《世纪桥》2013,(3):24-25
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体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写进自己的纲领性文献中,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信心、勇气和智慧,是一个政党真正强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