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者按:继第3期、第4期组织"我们的价值观"专题笔谈后,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社科院的指导下,本刊近期又组织了相关专家学者召开专题研讨会,并选择部分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组成"浙江人的价值观"专题笔谈。这对于进一步推动"我  相似文献   

2.
<正>编者按:当前,浙江全省正兴起"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为此,本刊开始特设"我们的价值观"笔谈栏目,为持续讨论、提炼和践行我们的价值观提供交流平台。本期,根据浙江省委的精神以及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的指示,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召开了专题理论研讨会,并选择部分专家学者的理论文章组成专题笔谈,旨在推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是浙江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炼的一项价值指向。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在大力践行的当下,厘清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在现实中更好地践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并不优越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浙江现象”的奥妙在哪里?2000年7月,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概括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十六字浙江精神。2006年又在继续“坚持和发展”基础上,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字精神。善于与时俱进,是浙江精神的重要品质。构筑当代浙江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凝炼出与之相匹配的共同价值观。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杨静雅 《今日浙江》2012,(14):53-53
方亚儿20年对多灾多难的董家不离不弃,这种诚信、向善,让人动容。这正是当代浙江人所崇尚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继连续六届召开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之后,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主办,《观察与思考》参与承办的第七届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我们的价值观”论坛,即将于2012年6月在杭州召开。本届论坛得到了省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响应,短短两个月间,就已经收到了3000余篇关于“我们的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议题的论文。本刊特选择部分理论文章组织专题笔谈,以期对浙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我们的价值观”的凝练与熔铸起到积极的推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馨 《今日浙江》2012,(10):21-22
从钱江两岸到东海之滨,从杭嘉湖平原到浙西南山区,当下,一场直面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价值、理想、信念、道德、精神……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浙江大地上"最美"人物井喷式涌现,"最美"由"盆景"向"风景"发展,"最美"由"现象"向"精神"转化。这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凝练、宣传和践行过程中的持续"发酵",也是浙江"宣传思想文化文明"工作的丰硕成果,更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最美"人物、"最美"精神和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普及的科学方式方法的结晶。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在深化改革,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重评选"最美"人物,轻普及"最美"精神的现象存在。紧密联系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方式方法,对传递"最美"精神,普及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是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组织80余名党外人士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专题讨论会,10余名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借助PPT、视频等方式作了专题宣讲。二是录制一期电视专题片。录制党外代表人士“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电视专题片,通过对党外代表人士的采访展示统一战线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电视专题片将会于近期在当地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10.
潘海平 《半月谈》2004,(24):32-33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字眼.“浙江经济”是全国关注的焦点。然而。伴随着逐步显山露水的“成长的烦恼”。“浙江人经济”这个乍看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而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浙江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地域。是指在陆域10余万平方公里和海域26余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而“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近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11.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3):37-39
和而不同之“和” 吃苦耐劳、求真务实 吃苦耐劳、求真务实一直是国人被称道的本性,这在浙江人和台湾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过程中,提炼出既体现浙江地方个性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的"浙江人的价值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新的概念浮出水面,那就是“浙江人经济”。众所周知,GDP是一年当中本国(本地)国民和外国人(外地人)在本国或本地所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的总和,是各地、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GNP是一年当中由本国(本地)国民在国内外(本地区内外)新生产的商品与服务的附加值的总和。与GDP和GNP的异同相仿,“浙江经济”概念立足点在地域,是陆域10万余平方公里和海域面积26万余平方公里的浙江省范围内,浙江人和非浙江人创造的经济总量;“浙江人经济”概念的立足点在“人”,是4700万浙江人在浙江以及浙江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  相似文献   

14.
王君英 《今日浙江》2009,(13):34-35
在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利用海外浙江人资源,大力发展“海外浙江人经济”,更好地推动省内企业“走出去”,不失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叶小文 《今日浙江》2009,(23):22-22
前不久,随贾庆林同志到浙江企业调研,看到浙江人颇喜“微笑曲线”。 生产企业注意向两头延伸,即前头——着力加强产前的研发设计,后头——着力加强产后的营销网络与售后服务。这样两头一加强,两头翘起来,生产环节作为中间的一段,整个生产过程立刻就充满了生机、活力与效益,就像拉出了一条“微笑曲线”。  相似文献   

16.
宋臻 《观察与思考》2012,(12):17-21
本文试图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理解和诠释精神富有的本质内涵,探寻促进精神富有的现实路径.通过批判性思维阐明精神富有与浙江人共同价值观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指向的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作为促进精神富有的思想武器.希望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精神富有观能够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几个月来对浙江人价值观的广泛讨论,应该说基本思路已经厘清。这里再略陈一己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高度抽象,任何价值观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发展的。从内容层面看,价值观应体现一个社会的政治诉求、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社会理想等多方面内容;从历史渊源看,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推动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组织开展了围绕价值观建设的“微言九鼎”系列微博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撰写了许多优秀微博和学习体会文章,现择取部分体会文章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伊始,一个乍一眼看上去大同小异的概念浮出水面:“浙江人经济”。它受关注的程度绝不亚于“浙江经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引发的人们的情绪既有喜悦也有焦虑,显得更为复杂,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莫衷一是。可以说,对“浙江人经济”概念梳理和辨析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20.
2013年7月4-5日,浙江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暨“最美’精神与价值观”论坛在杭州举行,此次研讨会系由浙江省文明办、浙江省社科院连续第八年联合主办。 近年来,浙江大地诞生了一大批感动全国的先进人物以及“最美快递哥”等社会普遍的“最美现象”。“最美”由“盆景”向“风景”发展,由“现象”向“精神”转化,这被认为是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在凝练、宣传和践行过程中的持续“发酵”,也是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工作的丰硕成果,成为浙江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