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57年.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当时的苏联有一定的核力量和经济实力。正在争取超过美国。毛泽东认为。中国也应该努力超过英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就能够以“赶英超美”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成效.来确保国家的实力和安全。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这样。才能藐视一切敌人。所以。在莫斯科期间。毛泽东在各个场合赞美苏联取得的成就,乐观地展望中国的发展前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毛泽东提出了“赶英超美”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距今已经有二十四年的时间了,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贡献与探索,当然也有很多的失误。新中国成立后,在向苏联模式学习的基础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犯了和苏联相同的错误。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在吸取苏联模式及中国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注重改革开放和执政党建设 ,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的得逞。  相似文献   

4.
《学习时报》刊登高放的文章说,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转变:第一次转变: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和社会变为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949—1956);第二次转变:从以苏联为  相似文献   

5.
刘莹 《世纪桥》2012,(23):66-67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影响至深,本文分析其模式利弊,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国情,阐述这种模式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9):57-57
徐元宫在7月6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众所周知,无论是中国革命还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深受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了对苏联模式的调整和改革,而这种改革首先是建立在对苏联模式的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今天我们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时候,理应深入考察和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然而,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7.
一、在过渡时期,我们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必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其性质和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相同的,苏联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我们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但实行的办法则有很多不同。列宁在一九一八年...  相似文献   

8.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民主需要党内民主带动,只有实行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才有旺盛的生命。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归根到底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破坏党内民主,实行个人专制的恶果。当今中国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从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衍生出的自然逻辑。从类型学的角度,20世纪的社会主义演变和定格出自己的独特主体模式,即苏联式社会主义、南斯拉夫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前两种模式风骚既往,唯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色鲜明、强劲复兴、潜力无限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竟辉  王岩 《求实》2016,(5):79-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有着重大区别,呈现出三重超越性,即实现了对马恩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超越,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谬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黄福清 《奋斗》2004,(10):24-25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有了自己的思想武器,它像晨钟和朝阳一样唤醒和鼓舞着无产阶级起来斗争。继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之后,俄国的无产阶级首先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一个和资本主义世界相对峙的社会主义阵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指出 :“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 ,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 ,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1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下 ,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也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取得成功。一、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 ,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 ,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毫无经验 ,当时只能借鉴苏联的经验 ,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从实…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个人的梦只有和国家的梦、民族的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任何国家都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垮;而文化软实力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垮。苏联解体就是典型案例。文化软实力搞得好可以使民族走向振兴,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以使国家走向衰弱。要做大做强文化软实力,首先,我们必须把以往好的说法、提法真正落实到位:其次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薛林 《党课》2008,(4):82-84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是目前俄罗斯国内最大的政党之一。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使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空前严重的挫折,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俄共也因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俄共在汲取苏联解体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时代特征以及俄罗斯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奉行既坚持社会主义、又革新社会主义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国家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和平与发展问题给各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处于颓势、而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盛势的现实情况下,如何科学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是一个前提性命题。只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成就和优势地位有个正确认识,才能解决新形势下科…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提出了如何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苏联剧变的历史教训给人们的启示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认清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与时俱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永葆自身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凌新  李广平 《学习月刊》2012,(23):16-17
“社会主义模式”既是一个实践范畴.也是理论概念。前者如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西欧、北欧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拉丁美洲吲家的社会主义模式等:后者,如“国家社会主义”、“自治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可行的社会主义”、“证券社会主义”、“实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自治的市场丰十会主义”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三大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特别是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个平行市场理论破产之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和延伸。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中国作为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必然也会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冲击和挑战。参与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打造自我,是开创 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  相似文献   

19.
郝宇青 《党建文汇》2013,(11):54-54
苏联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就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弊病,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泛滥成灾。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存,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0.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泛滥.党的领导集团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纲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否定,是从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中嫁接过来的“乌托邦”。是腐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破坏力量。苏联演变的悲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