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关于拉美发展战略的一些观点[美]奥斯瓦尔多·松克尔《从内部发展:拉美走向新结构主义的方法》,美国莱恩瑞纳出版公司1993年版目前,拉美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内有3个基本关注点。(1)由民主引发的一切希望和担忧,包括民主的建立、恢复、巩固和深入以及它的困...  相似文献   

2.
民主化作为整个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本质上是指政治体系由权威主义统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型。在序列上通常包括威权政体的崩溃、民主政体的创设、民主政体的巩固三个必经阶段。本文以此为参量,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说明,当前处于民主政体巩固序列的韩国已经步入了由消极巩固向积极巩固的转进,它既要求宪政结构的优化,更要求民主价值在精英与大众层次的灌输,即建构起对新的民主制度起支持作用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3.
墨西哥塞尔希奥教授访问拉美所【本刊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邀请,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塞尔希奥·塞尔梅尼奥于1993年9月27日访问拉美所,同该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塞尔希奥教授以“墨西哥现代化进程、政治民主化及社会问题”为题,介绍了墨西哥...  相似文献   

4.
1993年拉丁美洲形势综述边际1993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政局呈稳定态势,整个拉美地区继续保持和平局面。拉美各国抓紧时机进行政策调整,对内深化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对外大力推动本地区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拉美经济已连续3年取得高于3...  相似文献   

5.
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旋律的拉美外交焦震衡从1991年起,拉美经济经历了连续3年的低速增长后,1994年开始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拉美政治民主化逐步地得到巩固;1994年大部分国家政局稳定。随着拉美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拉美大部分国家相继进入选举年,19...  相似文献   

6.
美国寻求同拉美国家改善关系江时学1993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亚历山大·沃森为主管泛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的拉美政策班子终于形成。尽管克林顿入主白宫半年后才建成其拉美政策班子,但美国副国务卿克利夫顿·沃顿早在1993年5月的一次讲演中就指...  相似文献   

7.
70年代末以来,拉丁美洲的民主化出现了重大进展。美国的政策是促成这种进展的重要外因。因此,剖析美国对拉美民主化的政策,对于认识其霸权主义的实质和了解拉美民主化进程的全貌,无疑大有裨益。一“民主化”这个概念,从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军人向民选政府交权,即结束军人独裁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从广义上讲则不但指军人交权,而且指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统治地位并不断巩固和完善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外国在拉美的直接投资英国《拉美特别报道》1996年8月80年代后期,进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主要与债务与股权互换(即债务资本化)有关。90年代初期,拉美的私有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投资额从1988年的90多亿美元增至1993年的1...  相似文献   

9.
随着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以及拉美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民主政体的确立、稳定,拉美各国都意识到加强本地区内部政治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而美国总统克林顿意欲主导拉美的一体化进程,也推动了美洲国家首脑会议的召开。到目前,已举行了两届首脑会议和四次贸易部长会议,会议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拉丁美洲近现代史上,近半个多世纪是该地区政治进程中更为波澜壮阔的时期。在此期间,拉美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力量群雄角逐,此起彼伏;而拉美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代表新生产方式的新兴阶级力量,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同其他各社会阶级,特别是同代表旧生产方式的封建阶级经过反复较量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又成功地领导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基本上改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结构。七十年代末,由拉美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化运动更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大群众参加的人民民主运动,在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完全改变了拉美地区政治地图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拉美毒品问题禁而不止吴德明1993年拉美的毒品形势仍然是严峻的。3月份在美洲国家组织在圣何塞召开的泛美控制麻醉品委员会第13次会议上,专家们指出,尽管加强了对毒品贩运和消费的打击和预防,但未出现该大陆将赢得这场战争的征兆。相反,贩毒集团却在美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2.
拉美外贸增长速度放慢杨西在西方经济持续萧条、减少进口的形势下,同前几年相比,1993年拉美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在出口方面,虽然出口总量增长了9%,但出口总额(1330亿美元)只增长了5%,这与1987~1989年年均12%的出口增长率形成鲜明...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拉美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政局稳定,经济增长,社会压力减缓。拉美之所以取得这些新进展,主要得益于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拥有较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代议制民主不断巩固,政党政治逐渐成熟;各国经济改革与政策调整奏效等。长期看,拉美仍面临不少严峻挑战,但未来几年,它将是第三世界中安全风险较低、社会较稳定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国际局势的巨大变化对世界各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除古巴以外的拉丁美洲各国来说,这种变化在政治上带来的不利影响却明显小于世界其他地区。在80年代代议制民主政体基本确立的基础上,1991年拉美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得到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深化;政治斗争的重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团结合作的趋势十分显著,各派政治势力采取温和稳妥的政策,使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在争取经济逐渐好转的同时,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5.
智利政局稳定经济增势不衰王晓燕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1993年智利经济出现了连续10年增长的好形势,被西方人士称为拉美的“一只虎”。1993年4月在汉堡举行的美洲开发银行大会上该银行董事劳伦斯·萨默斯说,“智利己成为其他国家及美洲开发银行的好样板...  相似文献   

16.
我十分荣幸能够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拉美问题国际学术论坛,和大家一起共同研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及中国同这一重要地区的关系。下面,我愿就过去一年来的拉美和加勒比形势及中拉关系8谈几点看法。一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特点(一)政局总体保持稳定,左翼力量不断上升。1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了大选,虽在选举和政权更迭过程中个别国家小有涟漪,但总体上波澜不惊,表明地区民主政治体制日臻巩固和成熟。纵观地区大选形势,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兴政治力量和人物脱颖而出。左翼力量明显壮大,在许多国家大选中…  相似文献   

17.
影响拉美社会安定的几个因素徐英近些年来,拉美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了较好的势头;经济改革普遍取得成效,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然而,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拉美社会政治局势的不稳定程度加剧。《拉美新闻通讯》1995年10月30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拉...  相似文献   

18.
纵观1998年拉美政治发展的形势,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民主化进程中透出了隐患(一)社会冲突的加剧。1998年拉美社会两极分化的程度又有所加重。美洲地区民居问题论坛第2次会议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拉美人口中起码有一半处于贫困状态,其中...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的经济改革与中阿关系晓章阿根廷是拉美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国,有277.68万平方公里国土和3400万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600多美元(1993年)。对中国企业界来说,阿根廷无疑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市场。00年代以来,梅内姆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改...  相似文献   

20.
拉美妇女的地位与面临的问题闫玉贞近十几年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妇女地位和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各国妇女对政治和社会的参与越来越多,对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拉美妇女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妇女一样,仍面临着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