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敖 《法制博览》2008,(24):25-25
小孩子看电视,他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弄不太清,因此他采用一种简单的标准——“是好人,还是坏人?”大人只要说“是好人”、“是坏人”。小孩就心满意足了。大人也觉得省事。  相似文献   

2.
简讯     
任子乾 《工会博览》2012,(34):48-48
日前,在玉树州“新玉树、新生活、大感恩、大铭恩”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颁奖晚会上,全国劳动模范、市政一公司玉树援建项目经理沙仲达,由于在灾后重建和文明玉树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玉树州十大“玉树好人”。他是唯一获得此项殊荣的灾后援建者。  相似文献   

3.
天真与成熟     
张宇宏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0):F0002-F0002
我一直在思索如今耳熟能详的两个词组:“天真”与“成熟”。“天真”,它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解释:一是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一是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比如小时候。我天真地认为,世界上只有好人,没有坏人。”成熟”比喻人或事物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他成熟多了;这想法不够成熟;待条件成熟了再干.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1992,(3)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他认识一位可敬的老人,有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却不甚被人理解,人们觉得这是“理想中的好人”,现实中不存在。朋友问,老人是政府信访处的干部,他能在你的《上班一族》里出现吗? 我回答他:当然可以,省长也是“上班一族”呢,怎么一个普通干部会划在其外? 由此我想到,世俗的力量真不可低估。有的人习惯把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当成是整个世界,习惯把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当成是全人类,习惯把自己所做的认为是至高无上的,殊不知,天外有天!其实,上班族中,最幸运的不一定是你,最倒霉的也不一定是你。所以,我们需要架起心与心的桥梁。就像那些在大街上巡逻的保安队员,看他们执行任务时铁面无情  相似文献   

5.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矿工,却突然之间以一部荣获金狮大奖的电影《三峡好人》男主角的身份而名扬海外,从来没有学过电影表演的他怎么能够将一部厚重的电影男一号演绎得那么准确、深沉,且令人嗟叹?清看记者采访这部电影男主演在拍摄《三峡好人》的过程中,际遇真实的“三峡好人”的感人经历。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真正教好书,育好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学校帮教工作者,“育好人”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与学生进行谈心,都是一次心理接触,使其对照法律准则和道德规范衡量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达到“育好人”的目的。帮教工作是青少年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谈心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帮教人员可以在谈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述内容和心理动态进行分析,采用深入谈话和适当引导的策略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心理变化经历“排斥——敬佩——信任”的过程。有了信任感、就会引起被帮教学生的积极态度,加快达到…  相似文献   

7.
郑作时 《南风窗》2007,(9):58-59
被达能控股之后的娃哈哈将要去哪儿?她一定有一个位置,但一个单一的位置绝对不能成就和满足宗庆后的产业理想。我们或许可以因此断定,宗庆后与达能之间的矛盾是根本无法调和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神秘人物又“神秘”地返回了生活。七九年上海民办刊物《民主之声》,负责人是他;八○年,发起成立“民刊学会”的,也是他。他曾自凑班底,竞选上海南市区人民代表,这成了当年的“爆炸”新闻。这个神秘人物,姓傅名申奇,原是上海动力机厂工人。五年前,他被控犯“反革命煽动罪”,判刑七年。今年七月,他被提前释放。找寻他的人在问:傅申奇在哪,近况如何? “我在自建的‘炼狱’里!”这位平常、普通的三十二岁男子深沉地说,“我在民主、宽容的氛围里,  相似文献   

9.
半吊子好人     
有位外国作家说:“世界所以一团糟,因为人们做事都是半吊子。好人也只是半吊子好人。必得用锤子在钉子上狠狠敲一记,才能彻底。”在我们周围,半吊子好人总是居多:说起话来含糊不清,做起事  相似文献   

10.
毛泽连的“知名度”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那回来韶山参加毛泽东铜像的揭幕仪式。在韶山宾馆,有工作人员向江总书记介绍了毛泽东唯一健在的堂弟,总书记微笑着与这位八旬老人握了握手,说:“毛泽连同志,我在毛主席的著作里认识了你……” 毛泽连是毛泽建烈士的胞弟,也是韶山冲里目前与毛泽东血缘最近的亲人。毛泽东与他共曾祖父,毛泽东排行第三,他排行第九。因此,一个被称之为“主席三哥”,一个被称之为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05,(4)
正是埃迪——惹人爱怜的小狗,启发了我们开展“挚友……或佳肴?”的活动,然而,他差一点在动物市场中被出售,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菜……在一个充满了不幸和痛苦的动物市场里,我们发现了埃迪,他瘦得可怜,浑身都是被咬伤的痕迹。他和另外3只惊恐痛苦的小狗一起被关在一个生锈的小笼子里, 等待着被宰杀的命运。不管谁能抚摸他,给他短暂的安慰, 他都会轻轻舔那人的手。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离婚能够被社会理解和宽容,已是双方的造化,很少有谁因为离婚而被称赞和尊敬。“家和万事兴”,“和”是美德,“兴”是结果。在一般人心目中,要是某某连家都不和,他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才能和信誉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这种文化一直延伸到今天。我们注意到,即使是近  相似文献   

13.
所谓奸臣     
程万军 《法制博览》2011,(14):31-31
历史上的奸臣堆里,当然没什么好人。但是,如果说他们都是些“乱臣贼子”,却也是高看了他们。他们首先是宠臣,而所谓红人或宠臣,大都是有本事邀宠没本事“自立”的奴才。历史上如司马懿那样具有帝王韬略敢于“另起炉灶”的宠臣为数寥寥,但如蔡京、胡惟庸、严嵩、和坤那样的“纯奴才式红人”却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14.
阿庆 《工会博览》2008,(22):45-45
在史书上权万纪是个博学清廉的好官.可是一部《贞观长歌》让他变成了贪财好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坏东西.相比之下,《大汉天子》里的汲黯还不算冤.他的道德品质没有被“戏说”.只是智商被“戏说”成了“二百五”.汲黯在剧中是专门为主父偃准备的配角.似乎什么也不懂.以便反衬出主父偃的睿智。  相似文献   

15.
老柏 《法制博览》2008,(11):51-52
端方“革命” 1911年,渝汉铁路督办、署理四川总督端方率新军入川镇压保路运动,遭新军哗变而被杀。如此说来,端方自然是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保守派了。但对历史人物如此评判,就如同小孩子把人分成“好人”、“坏人”一样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16.
热线综述     
《南风窗》1996,(10)
今年第6期“城市故事”在编发了《好人为何没‘好报’?》一文的同时,我们发出了“请读者谈谈自己的看法”的邀请,许多“城市故事”的读者写信或打电话来编辑部,谈了他们的一些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在这一期里,我们编发他们的一些见解,看看您的看法与他们是否一样。  相似文献   

17.
好人的误区好人的误区是:有恃无恐。好人所恃是什么?好心。因为有了好心,他在办事的时候,总是想,我是为事业好,为国家好,为单位好,为你好,你——你们怎么不理解我?!因为他觉得自己心怀坦白,又是一片好心,常常就不讲求方式方法,甚至越是心好,越想用一种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9,(3)
李鸿章的下场 张群(天津南开大学) 《南风窗》去年12月号的“独家策划”“回首中国改革2000年”里列了一张表,“改革家的命运”,李鸿章与商鞅、王安石、张居正等人一起名列其中,李还被称为“最后一位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传统’改革家”,而在“命运栏”里,李则被注为“被骂为‘卖国贼’”。 仔细阅读此表,觉得多少有点不妥。 首先李鸿章是否可以被称为“改革家”?我想从他办洋务的积极及成效来看,多多少少可以算是一个改革家。但坦率而言,把李鸿章排上中国改革名人一览表中,便显得有点勉强。他的改革功绩甚至不能与张之洞等人相比,只不过是官做得大一些而已。就以办洋务而言,曾国藩、张之洞都出过不少力,而恭亲王奕沂更是颇具改革意识与魄力的人。还有一个没有被列上此表的林则徐,我想作者不该是把他遗忘了吧。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13)
正写这篇短文是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抱负,那就是无情地证明:一个人,只要出卖自我,践踏人性,无论得到多少好处,他这一生已经被败坏,绝无可能幸福。在本刊过去的文章里,我曾经分析过为什么"好人没好报"—这是社会和心理机制带来的,并不是善良的错。善良绝不能单打独斗,它最好还能够得到一些武装。不知道我的分析,是否让很多已经感到绝  相似文献   

20.
1984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厂长,曾受到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此,一脚踏进中国官场。1992年,他罢免市长不成,反被“公、检、法”联合专案组关押214天,受尽折磨。《中国青年报》记者卢跃刚以长篇报告文学《以人民的名义》,详细记录了那场发生在基层中国的政治风波,为他在中国政治史上留下了特别的位置。此后10多年里,他先后以省、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正科级“财委主任”、副处级“蔬菜局局长”的职位,浸淫在湖南娄底——这个中国中部贫穷地级市的种种政治纷争之中,乐此不疲,他也因此6次被立案查处,被他的上级领导列为三大“政治毒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