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对西南特大干旱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雷 《时事报告》2010,(5):8-21
去年入秋以来,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西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这次旱灾,直接原因是西南地区持续降水偏少、温度偏高,但也暴露出我国水利设施抗旱减灾能力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尹东 《前进论坛》2010,(8):22-23
<正>自去年秋季持续到今年春季的西南地区特大旱灾,呈现出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受灾程度重的特点,是有气象资料以来西南地区遭遇的最严重干旱。旱魃肆虐,给当地的生产、生活、生态造成严重影响。如何从长远的视角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究旱灾发生的成因,以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干旱,是引起人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与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深陷旱灾之苦的还有中国的周边  相似文献   

4.
齐心 《中国民政》2014,(9):51-51
<正>中国华北地区正经历严重干旱。据官方媒体报道,河南省因干旱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近73亿元人民币,农业损失占全部损失的97%。河南是中国粮食主产地之一。邻近的河北省也面临旱灾,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不到年均降水量的50%。与此同时,辽宁省正经历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华北省份旱情严重的同时,洪水在华南肆虐。在西南地区,7月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至少34人死亡,损失达52.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灾害频繁发生。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正日趋尖锐。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中国干旱灾害的特征及其影响我国疆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旱灾发生范围广、历时长,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历史上发生的每一次大旱都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我国的旱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和持续性特…  相似文献   

6.
正问:旱灾灾种认定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答:(1)要区别旱灾与气象干旱,只有对人畜饮水、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和损失的气象干旱才能认定为旱灾。例如,某县7、8月份降雨偏少,出现中度气象干旱,但由于上游来水充足,河流、水库等日常供水水源未受较大影响,通过加强灌溉,农作物未出现减产,此时不能将这种气象干旱认定为旱灾。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3月22日,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等五位名人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冯小刚表示,这次倡议的启动是源自他和张国立、陈道明的约定,并表示除非三人中有人死了,否则这个慈善约定会一直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大旱无情,人间有爱,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罕见旱灾,深深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4月7日下午,西藏自治区统一战线成员单位参加了在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举行的“为西南灾区献爱心”特别捐款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00,10(3):8-9
今年以来 ,我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洪涝和风雹、地震、雪灾等。其中尤以旱灾、沙尘暴、低温冷冻为重。春旱是 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一年 ,沙尘暴、低温冷冻为近年少见 ,洪涝灾害则小于常年同期水平。旱灾   2月以后 ,华北、华东北部、西北东部、湖北北部、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少雨 ,旱灾灾情严重。 6月以后 ,东北地区旱灾发展较为迅猛。今年旱灾的突出特点 ,一是干旱时间长 ,大部分地区干旱时间超过 2个月 ,部分地区干旱长达 5个月 ;二是抗旱的有效水源严重不足 ,受灾地区地下水位由于过度开采已逐年下降 ,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苏征耀 《世纪行》2011,(6):30-34
锥心之痛: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全省蒙受巨大损失去冬至今夏,湖北东西南北经历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旱灾。情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11.
去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千百万人和大牲畜饮水困难。3月22日以来,西南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雨过程,但早区大部仍无有效降雨,除重庆农业旱情有所缓解外,西南重早区旱情仍然持续。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3月22日,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等五位名人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  相似文献   

13.
干旱灾害(以下简称旱灾)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从空间分布看,我国的旱灾多发区域主要有三个,一是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和宁夏等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特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3月22日,张国立、冯小刚、陈道明等五位名人发起捐款倡议,并各自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水"项目向旱灾地区捐款20万。冯小  相似文献   

15.
徐娜 《中国减灾》2010,(4):F0003-F0003
近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灾情的出现再次表明了我国淡水资源的极度匮乏,珍惜和保护水资源变得日益重要,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一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北方农村持续了几个月的大旱。这场旱灾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占世界1/4人口的大国,如果还靠天吃饭、靠进口粮食糊口,那么我们的这种等靠能坚持多久?旱灾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较其他灾害所遍及的范围更广、历时更长,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据统计,1949~1990年的42年间,我国其出现36个比较严重的干旱  相似文献   

17.
庞俊峰 《思想工作》2009,(11):20-20
今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先后遭受了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病虫害等多种灾害,尤以旱灾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不仅对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也给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8.
成福云 《中国减灾》2005,(10):46-4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社会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旱灾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从抗旱工作实践来看,推行干旱风险管理,提前制定并实施综合性抗旱减灾措施,主动预防和应对干旱灾害,有助于以较小的投入把旱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积极探索干旱风险管理对新时期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球/焦点     
《创造》2012,(8):6-6
严重旱情影响世界粮食安全 作为世界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目前正面临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根据美国国家干旱减灾中心的数据,目前美国本土48个州已有三分之二的区域遭遇了中度以上干旱灾害,为历史最高水平。截至8月5日,美国预期收成“非常差”和“差”的大豆作物所占比例升至39%,  相似文献   

20.
云民 《中国减灾》2010,(3):58-58
去年入秋以来,云南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旱灾,持续的干旱已造成全省680万人口粮和饮水困难,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急需解决。为切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确保旱灾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按照省政府2010年第38次常务会议要求,省政府于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向旱灾灾区献爱心捐助活动。2月2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