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刁隆信 《探索》2004,(2):134-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 ,弄清其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弄清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 ,吸收其合理因素 ;还要批判地研究哲学史 ,研究西方形而上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进一步发掘哲学史宝库中的珍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包括其教科书及其体系的创新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其教科书体系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只有一个 ,而其教科书体系应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不应是教条的简单照搬,科学的继承应是发展创新的继承;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相似文献   

3.
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光辉实践,并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邓小平从哲学理论思想上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实践观,对"十年文革"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基本指导思想和实践原则,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时代精神以及当代世界发展基本趋势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实践中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揭示了当代科学实践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辩证本质关系,并对改革社会关系的政治实践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和实践,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赋予了邓小平的实践观以时代特征,创新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实现了从李达的<唯物辩证法大纲>和艾思奇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到肖前、李秀林等编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上的重大改变,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是其永葆生命力的不竭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重大创新。坚持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只有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才能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7.
王海军 《求实》2001,(5):15-17
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年来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创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文章简要介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以及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步入历史新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与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丰富完善的理论体系。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郭杰忠 《求实》2004,(12):4-6
马克思主义 ,无论在我们国内还是国外 ,仍然是光辉灿烂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绝大多数群众、干部和知识分子坚信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 ,甚至持冷淡、反感和讥讽的态度。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和研究状况与现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迫切需要从广度和深度上进行加强。因此 ,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十分必要 ,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1.
吉彦波 《理论学刊》2008,2(2):48-5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三个发展阶段各有特点,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其中华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是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怀玉 《探索》2005,3(3):80-83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第一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贡献,主要不在于他的一些具体结论看法与设想上,而是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第二,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一个单独的逻辑体系,而是融合于现时代的社会实践与具体科学之中的活生生的方法论。我们从恩格斯那里得到的有益教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新既要有开放的整体的思想视野,也要有自觉而坚定的方法论边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挑战进行理论的预测和分析,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文化基础研究,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同时开展学术批评,改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文章主要探讨讨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学术研究的专业化;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教育农民;四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理论灌输;五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确实存在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削弱和边缘化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落后于现实生活,亟待发展创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创新,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力、感召力、解释力、说服力、战斗力、吸引力,增强其在我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应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和民族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把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当代中国的新"国学".只有这样的新"国学",才能真正走进中国广大群众的心中,才能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以中国基本国情为依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道路,探索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模式,实践了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方向,引领了以践行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风尚,深刻揭示了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以及推动中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同步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科学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应当更合理地表述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全党建设成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全党必须加强学习,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使每一个成员成为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当前,特别要进一步明确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意义,了解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特征,认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促进学习的动力机制,从而保证这一建设得到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和归宿,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这一理论作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