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2月21日,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连续3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连续出台3个中央一号文件,表明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五个五”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说,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7,(2):27-28
从2004年到2007年,中央连续发了四个“三农”一号文件。2004年一号文件主题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2005年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2006年一号文件全面部署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2007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建设建设现代农业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6,(2):31-33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近3年第3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本刊汇集一号文件中提出的重大的支农、惠农举措。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春,北京。在这里,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公布的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更是一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初春,北京。在这里,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公布的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连续出台三个中央一号文件,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更是一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就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中央近两年出台的两个“一号文件”,广泛地涉及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是着眼点和角度又有所不同。2004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2005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解决农业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6,(4):1-1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这是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也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意见》的公开发表足以证明中央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心。用胡锦涛总书记的话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视窗     
视点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近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的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既体现了持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  相似文献   

9.
谈谈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在新世纪短短的几年中,中央又连续出台3个一号文件,充分说明了“三农”问题对于执政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这些文件中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以农民为本,以利益为重,以增收为策。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积极推  相似文献   

10.
党和政府造福广大农民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近日公开发表。这是继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三年发出锁定“三农”的1 号文件。《意见》的实施,必将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全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就是要依法推动全疆农牧业生产发展,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确保农牧民脱贫致富,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灾份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近三年来第三个有关"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南宫村:中国地热第一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黎黎 《人权》2007,(3):9-11
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的第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近日,本刊记者来到北京市南宫村,亲身感受现代新农村建设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祁小纳   《协商论坛》2007,(1):36-37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时值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委员们最集中的话题就是新农村建设,大会收到的60多份发言材料中涉及“三农”的就有27份。民主党派对新农村建设关注最多。本刊特选发一组民主党派建言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6,(3)
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与以往“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有所不同:过去,多是着眼于某个领域,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以此为抓手寻求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何处?对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能够发现一号文件有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实践》2006,(2):45-46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这份高含金量的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32条重大举措,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诸多深层问题,也将给9亿农民带来八大实惠。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4份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时值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委员们最集中的话题就是新农村建设,大会收到的60多份发言材料中涉及“三农”的就有27份。民主党派对新农村建设关注最多。本刊特选发一组民主党派建言新农村建设的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安,天下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粳”问题,从1982年至今,8个中央“一号文件”都与“三农”问题有关。尤其是2006年1月21日正式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势必惠及亿万农民。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新农村建设由此起步开局。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们可以看出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其着眼点不仅在于解决农民的生计,更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相似文献   

19.
陈锡文 《思想工作》2006,(10):I0002-I00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都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的论述。根据中央的这一战略部署,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着重研究了继续加强“三农”工作、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的问题。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部署。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引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以“三农”为主题,侧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以多种措施强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局,定位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