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弱势群体消极社会心理的产生,从长远考虑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需要从弱势群体利益公平保障机制、消极心理逆向引导机制及消极心理社会干预机制等方面建立引导措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用浩 《前沿》2010,(4):9-11
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路径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解决弱势群体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加强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发挥教育在提升弱势群体人力资本方面的关键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动员各种社会资源,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解之题,一是要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二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物质、精神、政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全过程。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总体来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知不强、民主意识相对薄弱、法制观念较淡薄、宗族思想较严重等方面是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文化水平、民主政治现状、社会公正情况、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是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的成因;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进行贫困地区农民政治心理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进行。  相似文献   

6.
毕宏音 《前沿》2006,27(9):207-210
“农民社会心态”是指现阶段寓于农民各个阶层中间的,具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指向的,涉及农民根本利益的各种态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尊重农民意愿,从各个领域入手,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准确把握当前农民社会心态总体态势,深入分析一部分农民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调适。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特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求索》2006,(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为加强“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对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呈现出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中蕴涵着农村和谐稳定的重大命题和深刻内涵。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必须把维护农村政治稳定摆上首要位置,为新农村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必须严厉打击农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必须进一步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为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分析与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今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这一大背景下,农村教育如何随之进行调适与创新,如何形成与新的社会结构要素协调发展的关系来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且也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相似文献   

10.
林忠生  杨清 《前沿》2007,(4):199-20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民间组织在经济、文化、政治民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农村民间组织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政府引导和支持民间组织发展,克服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最终形成基层政府引导,民间组织积极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的伟大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行动。统一战线工作如何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对接?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引导和延伸。1.引导民营经济把资金项目优势向农村转移,提升农业产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广大农村不仅为民营经济的拓展扩张、做强做大,提升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而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引导光彩事业把扶贫开发优势向农村拓展,繁荣农村经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光彩事业最大的特点和闪亮点就是把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  相似文献   

12.
邵斌华 《公安研究》2006,145(11):49-5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公安机关必须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找准工作重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农村地区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同时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立完善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警务机制,切实提高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当代青年官兵是军队全面建设的主体,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环境中,有着鲜明的社会认知特点。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研究青年官兵思想成长、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的规律,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增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和调适青年官兵的社会认知偏差,对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从何处破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胜 《湖湘论坛》2007,20(6):87-89
以乡村为视角,分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观察国家的法律、政策的预期与乡村组织在农村执行的实际成本与现实效果,考察新时期农村社会的政治生态,把新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政治市场的构建中,在面向未来的基础上解决当前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探索从关注生产到关注消费、从偏重于生产力发展到同时促进上层建筑完善等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的途径,也就是在构建公平优先的政治改革机制上探索建设新农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远辉 《新重庆》2006,(10):18-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化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文化滞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有很大意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系统工程,农村文化滞后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与稳定。因此,必须界定农村文化及文化滞后,厘清农村文化滞后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恒彬 《淮海论坛》2007,(1):30-31,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也需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党的农村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落实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入手论述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进而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白书祥 《前沿》2009,(12):151-154
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机制建设应强调的问题及对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导向机制建设应强调的问题及对策,其包括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增强思想导向的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心理导向机制建设应强调的问题及对策,其包括强化社会认同、加大调适社会心理的力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三是舆论导向机制建设应强调的问题及对策,其包括突出阶段性、坚持原则性、把握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造成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产生及其弱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经济、政治及社会领域存在着的社会排斥。社会质量理论研究认为,社会包容是衡量社会质量高低的制度因素。建设中国包容性社会,亟需包容性政策的构建,即以公民权作为社会政策建构的价值基础,在公共政策体系中强化社会政策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其中蕴涵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农村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种文明全面发展了,才能说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