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贺宣 《当代广西》2007,(1):37-38
抓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遇,努力发展园区经济、通道经济、特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将贺州打造成泛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这已成为当前贺州市上下一致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在瓜果飘香、充满丰收喜悦的美好时节,2011年12月7日,第六届广西贺州农产品展销会在贺州市开幕。围绕“循环农业与质量安全”这一主题,贺州市充分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积极邀请区内外广大客商参展,以展示贺州和广西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推动贺州及广西现代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发展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曾宪图 《桂海论丛》2006,22(2):75-77
中国—东盟博览会给贺州的外向型经济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贺州市的旺高、西湾、信都等工业园区是自治区级工业园区,投资环境优良,对外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桥梁,这三大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必将吸引大量的东南亚投资,从出口和投资两方面拉动贺州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阳国亮 《当代广西》2014,(19):51-53
正"发挥向东开放排头兵的作用,把贺州建成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是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今年7月5日考察贺州的讲话(以下简称"贺州讲话")中对贺州市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这既是贺州市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又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举措。新机遇:贺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环境"贺州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机遇期",这是彭清华书记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对贺州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发展环境所作出的一个科学战略判断。一是区域开放合作的新布局即将进一步完善,此为"天时"。在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黄育安  陈光辉  林叶 《传承》2008,(14):134-135
贺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依托园区建设,壮大特色龙头中小企业,完善制度及服务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促进了贺州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贺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在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依托园区建设,壮大特色龙头中小企业,完善制度及服务体系,强化生态保护,促进了贺州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钟振 《当代广西》2012,(24):28-29
回首十年,"崛起"是最能表达贺州工业发展的两个字,而工业的崛起之路,正是贺州市的科学发展之路、工业强市之路。建市十年间,贺州市稳步推进"工业强贺"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初步构建起新型工业化体系。工业立市谋求发展新路2002年,撤地设市后的贺州在原来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作为一个后发展地区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怎么样来赶超先进发达地区,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课题。在发展路径上,贺州市进行了积极而富有创新  相似文献   

8.
2月27日,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奠基仪式顺利启动,标志着贺州市步入科学发展新纪元。  相似文献   

9.
8月20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来到了贺州这个新兴城市,把一块写着“中国水电电气化市”的牌匾送到了贺州市领导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写着上述八个大字的牌匾。由此,贺州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水电电气化市。创造一个“里程碑”我们不妨把历史的车轮倒转,来追溯贺州办水电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历史。上个世纪40年代,贺州在八步区西湾镇建起了广西第一座水电站——广西光明水电站,从而拉开了贺州水电事业的序幕。到了50年代,由于大电网不能覆盖当时的梧州市和梧州地区,当时的梧州地委、行署毅然决定自力更生,自办水电。这期间,民间也掀起…  相似文献   

10.
陈利丹 《当代广西》2005,(24):20-20
贺州市是2002年11月撤销贺州地区而设立的地级市,辖八步区、昭平县、钟山县和富川瑶族自治县。总面积 1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210万人。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桂、粤、湘三省(区)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是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最靠近粤港澳的地区,既是湘南、桂中、桂北以及大西南东进粤港澳和出海的重要通道,又是西部地区接纳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与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不仅区位优势独特,而且物产丰富,风光秀美,有黑  相似文献   

11.
正贺州市毗邻粤港澳,是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增速排广西第一;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继续跑出东融加速度。今年4月20日至21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到贺州调研时,对贺州工作给予"思路清晰、重点明确,变化很大、成效显著,势头很好、潜力很大"的高度评价。2018年6月,自治区对贺州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赋予贺州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先后出台《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发展规划》《关于支持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支持贺州先行先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力 《当代广西》2006,(15):25-25
美丽贺州,活力新城。7月25日上午,贺州市首届房地产展示暨城市建设项目洽谈会组委会在南宁圣展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2006贺州市首届房地产展示暨城市建设项目洽谈会筹备情况,诚邀各界嘉宾“游贺州,看房展”。记者从发布会上得知,2006贺州市首届房地产展示暨城市建  相似文献   

13.
黄锦维 《当代广西》2005,(24):21-22
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进2005年的时候,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贺州大地:在过去的一年里,贺州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占 GDP 的比重从2003年的33.06%提高到37.21%,增加值首次超过一产和三产,产业结构历史性地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重大转变!从此,贺州结束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步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4.
何选 《当代广西》2007,(1):40-40
传统农业持续升温贺州市具有发展农业的天然气候优势,同时地处工业发达地区广东省的“后院”,这使得贺州农业能直接对接粤港澳市场,有着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代广西》2012,(24):36-37
瑶族文化、客家文化、民俗文化、茶文化……多彩多姿的贺州文化犹如一座富矿,不断地被挖掘保护、创新传承、发展壮大,伴随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激荡出时代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6.
萱禾 《当代广西》2007,(1):41-41
贺州市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使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全区和全国水平,同时组建了林纸、林板、林化三大集团,做大做强林产工业,使之成为贺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7.
陈观姐 《当代广西》2014,(24):38-38
正今年10月,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鹅塘镇第二初级中学的5名教师,在贺州学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免费学习和培训,而他们培训期间空出的教学岗位则由贺州学院的实习学生顶岗。这种置换脱产培训形式,是贺州市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探索与尝试。今年,贺州市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教师培训项目,即高校师范生到乡镇中小学实习,乡镇中小学老师置换出来集中到高校学习,不仅为师范生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也为农村教师提供了一个拓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6,55(2):F0002-F0002,3
11月6日至7日,亚细安(东盟)客属第六届恳亲大会暨贺州市经贸洽谈会在广西贺州市举行。来自东盟各国及世界各地的千名客家人代表欢聚贺州,共叙乡情,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俊  黄山 《当代广西》2011,(1):55-55
2010年12月2日,2010’桂台客属联谊会暨贺州市首届客家文化旅游节(简称"一会一节")在贺州广场隆重开幕。海峡两岸的客家人欢聚贺州,交流客家文化,畅叙骨肉情深,共谋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区传真     
正贺州2018年旅游总接待人数突破3000万2018年,贺州市旅游总接待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达3125.04万人次,增长41.38%;旅游总消费达394.33亿元,增长44.65%。据悉,2018年贺州市围绕"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品牌建设,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推动大健康与大生态、大旅游深度融合,"寿城贺州"和"住几天管用"的品牌正逐渐打响。2018年,贺州市开工旅游项目18个,投资总额达130.94亿元。(王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