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指纹检验中,能否在被检指纹中找到有价值的细节特征,对指纹检验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究竟什么是指纹特征?如何对指纹特征进行分类?发现指纹特征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本文参照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称之为“指纹假定”,现论述如下: 1 提出指纹假定的思维过程 指纹假定的提出,是从为指纹特征下定义开始考虑的。长期以来,痕检人员在指纹检验中一直沿用九种指纹特征,名称分别是起点、终点、分歧、结合、小钩、小  相似文献   

2.
江澜 《刑事技术》2007,(1):14-15
目的研究薄膜拓印指纹的特征和检验方法。方法利用塑料薄膜在纸张上进行了120次指纹拓印实验,然后比较拓印指纹和正常捺印指纹。结果成功转印出较清晰的拓印指纹41枚,发现了纸张上拓印指纹的常见特征。结论通过特征分析可以对薄膜拓印指纹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3.
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是指乳突纹线局部的细小结构,特殊形态及组合结构。传统指纹检验中乳突纹线的细节特征共9种。本文通过对指纹检验应用实践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发现乳突纹线中还有一种特征,表现为某一根或相邻的数根乳突纹线,其原本流畅的走势突然发生变异,我们将这种特征称之为“弯折”。  相似文献   

4.
指纹鉴定主要根据指纹的纹型、流向、细节特征等进行检验判断,本文通过一枚整体变形指纹(见图1)的检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指纹擦划痕迹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指纹的检验应用仅仅涉及到具有一定数量的纹线和特征的指纹.而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经常会提取到一些纹线稀少,特征不明显,按常规方法无法检验鉴定的指纹擦划痕迹.这类指纹擦划痕迹是否完全没有利用价值呢?下面对指纹擦划痕迹检验略作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们把只出现3、4个特征的残缺指纹称为少量特征指纹。在指纹检验中,常常会遇到对只有少量特征的残缺指纹的检验。有关权威专业刊物曾报导:指纹的同一认定必须有6个以上相同的特征。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显现固定手印方法落后、手印局部持征较少等原因,所提取的现场指纹特征出现得极少,达不到同一认定的足够数量。笔者认为,在如下特殊条件的配合下,仅凭3、4个特征相同就可以作出同一认定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纹线中空特征应用于某些残缺、特征数量不足的指纹检验中的可行性。方法引入指纹三级特征理论,从该特征的存在机理、稳定性特点及与其它类似特征的区别等进行观察。结果纹线中空特征稳定存在,且在比对工作中具有可操作性。结论纹线中空特征是对常规特征的补充,对指纹比对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证实 ,现场指纹的变形或模糊都会影响指纹的比中率。当前 ,人们认为在对现场指纹的检验中特征不能少于 12个。在工作中也有少数技术人员不愿对特征少的现场指纹进行查询 ,因为查中率低。因此 ,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得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变形、模糊的现场指纹根据指纹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 ,同样查中许多案件。如经常遇到变形较大、纹线较少、模糊不清的现场指纹 ,对于这样的现场指纹 ,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并取得较好效果 :1 解决变形现场指纹出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淑翠 《刑事技术》2002,(Z1):22-24
COGENT—AFIS具有多项指纹自动识别功能 ,能加快检验速度、扩大检验范围、简化工作程序 ,但该系统人是决定因素。本文从指纹比对检验 5个方面谈谈人为因素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中的作用。1 指纹捺印指纹捺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对指纹的分类及提取中心、三角、特征点的准确性 ,关系着十指库数据质量。工作中经常遇到捺印质量不高的指纹 ,表现为 :(1)捺印指纹纹线模糊不清 ,(2 )捺印指纹变形 ,(3)捺印指纹不完整 ,(4)捺印指纹反差弱 ,(5 )捺印指纹着色不匀 ,(6 )捺印指纹纹线不连贯 ,存在假特征 ,等等。要提高捺印质…  相似文献   

10.
孟柯  杨华 《刑事技术》2009,(1):53-54
指纹检验是物证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其鉴定结论是一项重要的诉讼证据,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发现、显现、提取的指纹是重要的痕迹物证,对侦破案件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现场指纹形成的复杂性,往往与正常的平面捺印产生较大的差别,反映在指纹的几何形态、乳突线的弯曲程度、粗细、密度及细节特征等等都会产生较大变化,即形成了变异指纹。怎样判断和识别指纹是否为变异指纹,其产生了哪些变化,是正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1案件简介某年6月29日,某家属楼被人攀爬入室盗窃9家,涉案价值5万余元,经现场勘查在17—6阳台窗户上照相提取指纹一枚。2检验(1)现场指纹为一残缺指纹(见图1),根据其中心花纹分析判断该枚指纹为右箕或斗型纹,其纹线走向有较明显的搓动,该指纹纹线有变形,在中心左侧有一疑似伤疤。中心上部和右二三角纹线清晰、能找到细节特征19处,具备比对条件。  相似文献   

12.
指纹鉴定意见是指纹鉴定人员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检验获得的,整个指纹鉴定过程是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知过程。在指纹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辨别现场指印中细节特征点的能力是影响指纹鉴定意见的重要因素,在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照样本指印确认现场指印中的细节特征点则直接决定着鉴定意见。考察指纹鉴定人员在检验现场指印时点取细节特征点的结果,以及获得样本指印后对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的变动情况,可以分析指纹鉴定人员在不同条件下判断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的认知变化,有助于判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理解现场指印特征的程度,有助于考察样本指印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点取特征稳定性与指纹鉴定能力之间的关系,为指纹管理人员评估指纹鉴定人员鉴定能力提供一定帮助。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邀请106家鉴定机构对4组指印进行特征点取,使用统计学工具对点取特征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机构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与现场指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高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选取特征的稳定较高,且样本指印未对鉴定人员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低质量指印鉴定过程中,指纹鉴定人员在分析阶段和比对阶段点取特征的稳定性较差,尤其在高低质量区交界处点取特征的离散程度较高;点取特征变化指数I可有效衡量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指纹管理人员可依据I值变化程度,评估机构或者鉴定人员的鉴定水平,进而采取相应培训措施,提高指纹鉴定过程中点取特征的稳定性,确保指纹鉴定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充分认识指纹特征,提高自动识别系统的查获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破案件是刑事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在目前状态下该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经其自动检索查破案件的指纹大部分是较清晰、较完整且不变形的指纹,而对一些纹线较模糊、或有一定变形程度的现场指纹则不能有效的自动检索和形成自动检索不准确的结果。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现场指纹查获率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提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查获率,必须提高现场指纹的利用率,对一些纹线较模糊、有一定变形程度的现场指纹准确标注特征,使现场指纹的特征数据与档案指纹数据最大可能保持一致。笔…  相似文献   

14.
指纹为个人所特有,其他人不可能重复出现,且指纹终身保持基本不变,可作同一认定。但任何物质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即不变是绝对的,变则是相对的;同样手(纹)印在生活、遗留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异。因此,对变异手印尤其是现场变异手印的分析、判断和检验,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全面地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过程、心理活动和个体特征,而且有利于痕迹检验人员客观准确地认定和排除嫌疑人,对打击犯罪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指纹鉴定人员对现场指印认知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纹鉴定主要是解决检材指印与样本指印是否为同一人所遗留问题,其鉴定意见是法定证据形式之一,关系着被检验对象是否有犯罪嫌疑,责任重大。指纹鉴定人员根据指纹鉴定方法与标准,结合从业经验对指印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最终给出鉴定意见,在此过程中,对现场指印的分析是否客观及准确,直接影响后续比对检验、综合评断及得出的意见。本文重点针对指纹鉴定人员在指印分析阶段的细节特征选择、信息判断等问题进行研究,邀请106家指纹鉴定机构参加4组指纹的测试,实验使用一款基于网络的指纹鉴定分析系统,记录每个机构在指纹鉴定中的工作过程,并使用统计学R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指纹鉴定机构之间做出判断与评估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指纹鉴定人员点取特征的稳定性、选取特征的数量与现场手印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选取指纹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斗型纹中心区域,旨在探究千万人级数据库中相似异源指纹的出现情况及其与同源指纹的排位关系,阐述相似异源指纹带来的检验鉴定风险。方法 选取60枚具有代表性的斗型纹捺印样本,对其中心区域进行不同特征组合的标注,发送至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进行指纹查询,在前100位候选队列中查找同源指纹及检视相似异源指纹,并统计其排位关系。结果 在900次指纹查询的候选队列中查找到503次同源指纹,检视到474枚相似异源指纹,存在22.6%的相似异源指纹排位在同源指纹之前或其队列中没有出现同源指纹。结论 相似异源指纹在当前千万人级指纹数据库中有较高的出现率,且存在一定数量的相似异源指纹排位在同源指纹之前,这将给指纹检验鉴定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需要指纹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对相似异源指纹的认识,规避错误鉴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指纹鉴定标准、指纹特征和指纹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fi ngerprint identifi cation system, AFIS)均是指纹鉴定中重要的研究内容。近年来,鉴定结论概率化成为了鉴定标准的发展趋势,指纹特征研究也逐步从二级特征走向三级特征,进入到了更微观的领域。然而随着指纹大库的建立以及三级特征的研究,AFIS的发展面临一些技术瓶颈并亟待加入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因此,本文对以上三方面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展开综述,在总结指纹鉴定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几点展望,力求给指纹的研究提供新视野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秀玲 《刑事技术》2002,(Z1):31-33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 ,为广大指纹技术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实现了从手工管理到电脑管理的质的飞跃。但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在对指纹图像的判读是模糊的 ,它对指纹特征的判断是根据电脑程序给的条件而作出的 ,最终的鉴定甄别离不开人 ,所以 ,掌握检验、鉴定指纹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使人脑与电脑进一步磨合 ,是指纹检验人员必须尽快适应和掌握的。我市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建成并运行了一年 ,运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存储、分析、比对、鉴别现场指纹 10 0 0多枚 ,比对直接认定现场指纹 4 6枚 ,直破和带破大要案件一大批 ,取得了显著…  相似文献   

19.
指纹可以通过它的形态和特征进行人类的个体识别,但对模糊、残缺、重叠、变形的指纹要给予同一认定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应用红细胞粘连试验对指纹的ABO血型进行检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2010年5月30日,某中学的微机房及教工宿舍被盗,痕检人员在对教工宿舍被盗现场进行勘验时,在一只翻动过的手机盒上用磁性粉刷显提取了一枚指纹,并录入指纹自动识别比对系统。当日,为排除事主指纹,对住宿在教工宿舍的十余名教师、寄宿生捺印十指指纹。技术员在将现场提取的指纹进行查案比对时,该校寄宿生张某指纹人选第一位,技术员在核查该指纹时发现,现场指纹标注的30余处特征与张某右手中指指纹所标注的特征基本吻合,只有一处特征不同,技术员对捺印指纹中该特征的真伪提出了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