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南 《刑警与科技》2005,(11A):122-12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在模拟视频监控、数字视频监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3代视频监控系统,它具有前2代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向稳新 《刑警与科技》2008,(15):122-127
随着监控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相关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也经过了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第二代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到了第三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管理也经过了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相结合、从单点到集中联网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移动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技术以及目前的移动监控项目建设现状,对移动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随着监控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相关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也经过了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第二代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到了第三代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管理也经过了从人防到人防、技防相结合,从单点到集中联网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应用主要采用两类产品:数字控制的模拟视频监控和数字视频监控。前者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性能稳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大、中型视频监控工程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后者是新近崛起的以计算机通信技术及图像视频压缩为核心的新型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王盈楚 《刑警与科技》2007,(5B):134-137
视频监控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先后经历了模拟视频与近距离监控、模拟视频与远距离联网监控、数字视频与IP网络监控、数字视频与光纤网络监控四个发展阶段。随着“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提出,采用何种系统才是“平安城市”理想的解决方案,成为业界讨论和争议的焦点。 本文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四种方案的优点和弊端,指出只有基于光纤网络的全数字网络监控方案才能够满足“平安城市”以规模庞大、覆盖面广、多层次管理与高清晰监控为特征的监控需求,体现视频监控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平台化的发展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于生勃 《刑警与科技》2008,(16):152-156
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视频监控系统提出高图像质量、高应用环境、高反应速度,远程监控和远程存储、视频智能化等的要求,传统的模拟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很难完全满足客户这些多种需求,由于其技术上的局限性,正在面临着监控技术数字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和工程商倾向于为客户采用数字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刑警与科技》2004,(12):121-121
随着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对多个联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实行集中监控,并及时通报突发事件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一些无人值守的地方,有些工程商一直抱怨说他们无法随时了解监控主机的状态,而当急需调取监控主机资料时,却又发现监控主机因一些其他的原因例如死机或其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视频监控的发展 最早的视频监控系统是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其特点是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再到录像机、监视器,全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与存储。而控制信号是以数字信号进行的。稍候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或以DVR为控制核心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到监视器是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控制信号是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视频信号在控制主机里的处理、控制及存储则是以数字信号进行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罗杰 《刑警与科技》2008,(2):155-158
友谊关监管场所远程集中式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为实现对辖区范围内各业务现场出入境人员、车辆情况的现场监控,现场监控点实时掌握各监控点情况,并随时将可疑情况反映给现场执勤人员,保证现场工作的顺利开展。系统能够通过网络上传视频信息及相关数据至凭祥,实现远程监控功能,使远程用户能对监控内容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且对所有监控业务网点进行录像。  相似文献   

10.
刘毅 《刑警与科技》2007,(6B):34-34,36
近两年国内火热兴起的平安城市建设和大量的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吸引了国际芯片巨头TI的目光。今年以来,芯片巨头TI密集的发布了一系列针对视频监控领域所进行的芯片开发设计,引导视频生产厂商的产品趋势,以推动更多基于达芬奇平台的数字视频产品在2007年上市。  相似文献   

11.
视频监控技术在安防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已经得到公安部门的广泛重视,但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一些负面作用也将会出现。其中主要包括监控视频的伪造和篡改,这将会严重影响视频监控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开展监控视频鉴定技术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从视频监控的数字化导致监控视频容易被修改,视频监控网络化导致视频监控系统容易被入侵的特点分析了监控视频鉴定的必要性;简要介绍了监控视频鉴定的基本方法;总结了监控视频鉴定的难点并对监控视频鉴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朱得旭 《刑警与科技》2006,(1A):106-109
近年,在数字视频监控领域,出现了一种新概念和新技术—移动视频监控。只要视频源或接收端设备具有移动能力,就可称之为移动监控。它由前端影像取样装置、影像传输接收装置、后端影像资料库及处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广泛应用于居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资讯、保安执勤以及现场指挥等很多领域。其与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已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并在全球愈发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阳艳 《刑警与科技》2007,(12B):107-108
在大中城市校园中普遍推广以视频监控、防盗报警为主的技术防范措施,是构筑学校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无线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原有的以太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用无线微波进行数据传输,克服了学校内部分复杂地形对有线网络建设的限制,传输质量稳定,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大大增强了监控系统的灵活性、便利性和可扩充性。本设计以教学行业的特点作为设计依据,结合学校的系统需求,用最佳设计方案体现最高的性能价格比,是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孟详广 《刑警与科技》2014,(18):144-14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和暴力事件逐渐增多,面临的突发事件和异常事件越来越复杂,监控的难度和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从监控技术的发展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力现场监控、人力视频监控和智能视觉监控。所谓人力现场监控,即安排专人在现场对场景骼控,人力现场监控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一直延续至今。所谓人力视频监控,即用摄像机对场景拍摄,视频信号被采集到中央控制部门并被显示到监视器上,由人对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得出恰当的判断。视频监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早期采用的模拟视频监控,一种是现在广泛采用的数字视频监控,这种监控技术引入了大艟的计算机技术,来协助人采集和管理所有视频信息,监控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当有事件发生后,采用调取查阅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但是无法避免事态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15.
《刑警与科技》2008,(24):120-123
设计一种嵌入式系统,以WinCE操作系统和ARM硬件平台为核心实现对现场的实时监控:通过无线网络把视频图像传输到主机端,以实现分析、存储及显示等功能。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是以计算机或嵌入式系统为中心、视频处理技术为基础组建的一种新型监控系统,系统采用符合图像数据压缩的国际标准,综合利用图像传感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安全防范领域以硬盘录相方式的数字监控系统逐步取代模拟监控录相的传统形式,数字视频录相图像的分析处理已成为当前刑事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公共安全领域常见硬盘录相方式、记录特点、储存格式特点,介绍数字视频录相图像分析处理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交通管理领域中,早期建成的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交通监控大部分采用传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然而,随着交通管理范围的扩大,传统模拟交通监控技术应用需要进行矩阵级联组网扩容解决,由于层级的增加,视频信号变换次数随之增加,必然导致图像清晰度的大幅下降。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崛起的非压缩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很好解决了由于层级增加而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本论文将对非压缩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从技术原理、应用模式、典型应用案例及与其他方案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参数对比和未来发展进行研究,为交通监控的系统建设和技术比选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含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全模拟电视监控系统,称为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这一阶段监控系统中基本不使用视频监控软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技防办向全市各公安分(县)局技防办,各技防从业单位下发了《关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的补充说明(一)》通知,对今年3月1日起颁布执行的《上海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做了补充规定。通知中说,为适应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规范本市数字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提高本市安全  相似文献   

20.
视频监控作为安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将对安防系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本文把智能监控作为一个重点,阐述了视频监控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