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政治稳定”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 ,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亚五国当前社会政治发展的总体特征 ,分析了在转型与发展时期对中亚国家政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 ,解决政治稳定问题是中亚五国摆脱转型危机 ,迈向良性发展轨道的首要前提之一 ;同时指出 ,政治稳定既是中亚地区每个国家的内部问题 ,也是同这些国家密切相关的地区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亚五国安全形势主要面临三方面威胁:俄美地缘政治角逐加剧可能冲击中亚稳定;中亚国家在自然资源和边界上的争端、地区“三股势力”以及民族矛盾等问题可能引发国家间冲突;中亚五国长期总统集权、换届不畅,吉、塔两国面临政治动荡危险。目前,维护中亚局势稳定的因素暂居上风:俄美基于战略考虑,希望维持中亚地区稳定;中亚区域合作致力于缓解地区性矛盾;中亚五国威权主义政体仍有助于维护国内政局稳定。但从长期看,中亚安全隐忧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中亚五国政治民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五国的政治民主问题 ,既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复杂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有些学者提出 ,中亚五国在其立国之初还有些民主的迹象 ,但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 ,宪法的修订 ,总统权力的扩大 ,已经再也找不到民主的影子了。本文在肯定中亚五国存在政治民主的前提下 ,对中亚五国政治民主的现状、形式、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前后的中亚国家伊斯兰教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3月担任苏共总书记后,苏联对宗教和宗教组织几十年一贯制的严格管理与监督出现失控,长期受压抑的中亚伊斯兰教呈复苏态势.苏联的解体使中亚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真空,已经沉淀为民族意识重要组成部分的伊斯兰教便乘虚而入,迅速蔓延,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伊斯兰教的复兴,往往同当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了宗教对政治的介入和参与.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中亚地区的伊斯兰教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非政治形态出现.由于社会历史状况不同,中亚五国伊斯兰教复兴的程度也各有特点,发展极不平衡.中亚伊斯兰复兴主要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民族自觉性的复兴,基本上停留在重新宣讲宗教教义和宗教信念,恢复宗教传统的层面上.虽然其间发生过一些宗教干预政治的过激行为和局部的冲突、动乱,中亚五国的社会政治形势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国家的宗教政策正确与否,同国家的稳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国家对宗教严加控制或放任不管的极端做法都是不足取的,容易导致社会失衡.一定要引导宗教同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独立伊始,中亚五国就确立了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向宪政民主政治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从单一僵化的传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的目标,由此拉开了各国以制度变迁为核心的国家转型历程.截至目前,中亚各国的体制变迁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鉴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惯性的存在,尤其是中亚政治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滞后性,无论是对于中亚国家的政治改革,还是对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各国传统政治文化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总的看来,中亚以脆弱性与易变性、分裂性与断裂性、专制性与对权威的顺从性为特征的政治文化传统,成为影响各国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变迁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亚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传统宗教的地区,但在苏联时期中亚宗教自由受到压制,无神论占据主导地位.中亚五国独立后采取了宗教自由政策,出现了基督教得到传播与发展的现象.本文考察基督教在中亚五国发展的现状,分析基督教在中亚得以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受阻碍的一些因素,审视基督教在中亚五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亚五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结构是社会转型研究不可忽略的参照系。随着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原有社会结构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经济转轨改变了中亚国家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新的社会结构分化正在进行之中。中亚国家当前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都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无关联。本文就所能够掌握的资料,从阶层分析和利益群体分析的角度出发,对中亚国家社会结构的分化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指出,社会结构分化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对中亚五国尚较为脆弱的政治稳定造成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政治与民族问题固然属于不同范畴的两大理论体系,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中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载体,探讨地缘政治与民族问题在沙俄时期、苏联时期以及中亚五国独立后的相互关系,以便于我们对上述两大理论体系之间的联系以及中亚的历史与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亚不是一个界定很明确的概念,"中亚"意味着什么,人们有各自的说法和认识.本文认为,论及现实中的中亚五国,意味着关于国际地缘政治竞争的当代分析;把中亚与高加索联系起来讨论,意味着对地缘经济前景的憧憬;而对"内亚"这个更大一点范围的研究,则体现对欧亚腹地文化底蕴的历史考察.关于"中亚"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考察,对于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的发展、稳定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中亚五国社会变化与社会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介中亚五国独立后社会领域的变化及其原因、各国社会发展战略、社会政策与实践,指出社会领域改革的难点,强调社会领域改革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以及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