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林山  董航 《传承》2014,(1):129-131
2001年,中俄两国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的关系纳入框架协议和正轨。中俄关系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双边框架下发展态势良好,总体健康平稳。但并不能由此认为中俄之间没有任何摩擦,毕竟国与国交往中,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才是双方的最终目的。因此,只有符合各自国家利益,中俄关系才能长久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的访华,大大充实了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国首脑决定准备签署不具结盟性质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中俄两国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中国和俄国两个伟大的邻邦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塑造两国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中俄关系的发展有助于世界的战略稳定,有助于世界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3年7月16日是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新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胡锦涛主席今年5月对俄罗斯的首次国事访问为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长期发展、为推动和加强两国间全面合作注入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俄关系是在兴奋与忧虑中度过的。令中俄双方兴奋的是,胡锦涛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两国元首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深化中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将是两国外交政策的战略优先方向。两国元首也强调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局面,双方将遵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精神,履行好双方签署的协议,保证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将不因人事变动而改变。但是,“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石油管道的改道风波还是对中俄两国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迈进新世纪开端之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于2001年 7月15日对友好邻邦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7月16日,两国之间经过会谈,共同完成一项对两 国关系发展至关重要的工作,正式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江泽民主席指出:“ 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普京总统说:“《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非常重要,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世纪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 段。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对峙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为探索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已经走过10年征程…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之后至今,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当前两国关系被认为是自中俄建交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合作、共赢成为中俄关系的关键词。随着两国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化,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发展前途广阔而光明,但短期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制约。文章分析了在当前国际与地区复杂局势背景下,中俄关系的现状和新时期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陈艳平  盛辉 《人民论坛》2014,(11):247-249
苏联解体之后至今,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当前两国关系被认为是自中俄建交历史以来发展最好、最稳定的时期,合作、共赢成为中俄关系的关键词.随着两国交往程度的不断深化,从长远来看,中俄关系发展前途广阔而光明,但短期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制约.文章分析了在当前国际与地区复杂局势背景下,中俄关系的现状和新时期发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声明如下: 国际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1998年11月23日中俄最高级会晤时发表的《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1999年4月14日《中俄关于<反导条约>问题磋商的新闻公报》,以及1999年12月10日两国最高级会晤时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200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聚首北京,就中俄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重要的共识。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并出席了两国间有关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中俄两国首脑高级会晤确定了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中俄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主办的“中俄中小企业合作座谈会”于1997年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应邀派团参加了座谈会。 近年来,随着中俄关系的顺利发展,两国在政治、经  相似文献   

11.
胡杨 《友声》2005,(2):11-12
应对外友协邀请 ,以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科学与高教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维克多为团长的俄罗斯著名高校校长代表团一行 1 1人于 2 0 0 5年 1月2 0日至 2 6日访问了北京、郑州、上海等地。代表团中有圣彼得堡航天航空大学校长、圣彼得堡巴甫洛夫医科大学校长、圣彼得堡国立化工大学校长、圣彼得堡国立电工大学校长、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等。1月 2 1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会见了代表团。他高度评价了中俄关系。他说 ,近 1 0年来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顺利。两国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建立了高…  相似文献   

12.
刘莹 《前沿》2015,(1):19-26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层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纵深发展、新兴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提出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创新外交理论,虽然是针对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特别是中美之间的关系问题,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十四字核心方针同样适用于中俄关系。基于对新的国际关系形势发展和进一步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考虑,中俄新近提出以构建两国新型大国关系为目标的外交新政策,旨在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提升和深化,应对国家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以及构筑多极化世界新格局。目前中俄关系已基本解决了冲突和对抗的威胁,而需要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文化观念氛围。政治文化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具有建构作用。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分析中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主要基于中俄在政治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大国意识是中俄维持和发展关系的基础,而在西方性和宗教性上的差异则是中俄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在过去近十年里,“_外力”在推动两国关系方面起了重要影响,而且,两国间仅是搭建了新型关系的总体结构,具体部分尚处于“磨合”期。如何使业已形成的合作关系持续稳定地保持下去,如何使两国全方位的合作更加有效和具有实质性内容,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主旨。  相似文献   

14.
聚焦世界     
《小康》2021,(22)
正《俄罗斯报》俄中并肩前进俄中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是2001年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今年是这一条约签署20周年。条约签署以来,俄中两国在许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例如,两国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并定期举办文化年、语言年、旅游年、媒体合作年等各类主题年活动。两国还创建了两个大型的国际区域组织——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这两个组织不仅证明了自己的声望,而且开始积极影响G7、G20峰会,  相似文献   

15.
3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局长科任。 李克强说,中俄互为最大邻国,近年来,两国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发展长期稳定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一贯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重视发展中俄关系,始终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的主要优先方向之一,愿同俄方一道,推动两国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物     
《小康》2018,(18)
正访华者普京据新华社消息,6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秉持世代友好理念和战略协作精神,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新时代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实现更大发展。两国元首听取了中俄各领域合作委员会负责人及两国外长的汇报,并就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见证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  相似文献   

17.
中俄两国计划联合打造的"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经过北冰洋通往欧洲的北极航道。"冰上丝绸之路"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补充,对中俄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中俄务实合作的新亮点。一旦北极航线正式开通,"冰上丝绸之路"将进一步扩大中俄与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在冷战结束后的最近十余年里,中俄关系无论在适应新形势方面,还是在满足两国各自外交战略的需求方面都走在了大国关系调整的前面.2000年普京担任总统以来,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保持了稳定,而且在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和合作的领域扩展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两国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俄双方的合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普京开始其第二个任期后,总结过去五年的两国关系,对于我们着眼于未来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朝深度和广度发展,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中俄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都提出希望加强两国地方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此,根据中俄两国友好组织1997年合作计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与俄罗斯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于今年5月在莫斯科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20.
中俄政党合作是党的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元首外交引领中俄政党合作。中俄领导人对于政党合作的政治意义认知清晰。国家利益决定政党合作的动力。中俄政党合作体现了新时代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价值,实现了新型党际关系先行先试的战略实践价值,彰显了助力国家总体外交的战略配合价值。中俄政党合作发挥了独特的政治作用,是中俄交流治党治国经验的独特平台、中俄宣示外交理念的独特阵地、中俄传递外交信号的独特渠道。中俄政党合作必将不断彰显其独特的战略价值和作用,推进中俄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