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静 《半月谈》2020,(4):67-68
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镇幼儿园原女教师王娜(化名),至今难忘无辜卷入的收车噩梦。2017年10月12日,5名自称是恒信易贷公司的男子来到幼儿园,将她欠了车贷的同事耿永升强行拉上汽车并拳打脚踢。她上前阻拦,也被这些人强行拉上车。随后,这些人在前往郑州的半道上一脚把她踹下车,造成她身体多处受伤并住院治疗。王娜的遭遇并非个案。近年来,非法收车、暴力收车在我国多个城市出现。河南郑州警方从2018年开始对这种涉黑恶犯罪进行专项打击,在打掉众多犯罪团伙的同时,也逐渐摸清了这一犯罪方式的套路。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城市,福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而"有容乃大的"的城市精神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福州安家乐业。改革开放吹响了经济建设的号角,也带动了福州这座充满无限生机的城市,20多年前许多来自福州五区八县的农村劳动力成为福州早期的农民工群体,他们干着农村从未接触过的工作,如水电工、土工、木工。他们靠师傅的传帮带慢慢地创造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后同村青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生活的新方向,纷纷背起行囊涌向福州,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用"梅花香自苦寒来"称赞进城务工人员的奋斗人生。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有这样一名环卫工人,十年坚守一线,从普通的环卫工、清运工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就是侯艳梅。2011年侯艳梅从杭州举家来到福州,投入到环卫改革试点工作中。她将在杭州工作时环卫保洁的一些先进做法和工作模式手把手地传授给福州的工友们,大大提高了班组作业效率。2012年以来,福州多次受到强台风的影响,每次台风过后的抢险救灾工作,侯艳梅总是带头冲在一线。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女性。她所要维护的是男女平等的劳动权。请你看完这个故事后,为我们的主人公出谋划策。 (一)1994年的夏天,刚从某机械学院毕业的林小月(化名)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回到了美丽的故乡福州。由于专业对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现在,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也在父辈的影响下走向城市。他们外出打工,并不纯粹为了挣钱,更多的想见世面,开眼界……来自四川的哺英是第一次来福州打工,虽然对她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但对于未来,她怀有美好的憧憬。她说:“出来打工不仅仅是多赚点钱,更希望能出来见见广阔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千针绣恩情     
泣血呼唤牵人肠 2002年8月23日下午6时许,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青莲镇女居民田桂香(化名)急匆匆来到该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打拐中队,交给民警们一封信,哭着说:“我那失踪七年的女儿终于有下落了,她是被人贩子拐卖了……”这封信是田桂香女儿王丹(化名)写回家乡的求救信:  相似文献   

7.
李倩倩(化名)多年前来杭州打拼,把服装批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5岁时,父母在老家为她介绍了隔璧村的李维(化名)。两人恋爱后,李维也来到杭州,两人开始同居生活。2016年时,李倩倩出资50万元苜付,在杭州买下一套总价200多万元的房,并独自办理房屋按揭贷款。2017年年初,李维、李倩倩在老家摆酒举行婚礼,但没有登记结婚。此后,李倩倩独自出钱装修房子、买车位,后房子所有权登记在李倩倩一人名下。  相似文献   

8.
荣娇娇 《人权》2006,(2):35-36
徐宛萍(化名)坐在自家两层楼的新房子里,眼睛湿湿地看着正在看电视的13岁的儿子和17岁的女儿,电视里的武打片乐得俩孩子咯咯直笑。眼前这幸福的场景,她足足等了17年。1988年,18岁的徐宛萍离开家乡四川省景贤镇,来到省会成都市的九眼桥劳务市场找工作。一个男人主动上来和她搭腔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心里都有个账本。"虽然没有在本子上记账的习惯,但农民工王贵泉(化名)心底里对自己的日常开支、吃穿用都清清楚楚。临近年终,他对自己这一年的收入支出做了心算,也算是一种盘点吧。王贵泉家在德州夏津县前屯村,2013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他揣着1000元钱来济南打工。经同乡介绍,他得到了一份建筑工地管线安装的工作,老板承诺每月给他5000元,不过工资要到年底才能拿到。我们这里盘点的是王贵泉一个人的年终账本,更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年终账本的缩影。账本记录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背井离乡的无奈和对家人的责任,更记录了他们对城市建设付出的每一滴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静儿(化名) 性别:女年龄:20岁身份:大学生症状:偏执见到静儿之前,我已经听静儿的同学介绍过她的情况。静儿一直认为给她上课的两位男老师对她“有意思”。至于理由,大家也只是零星听她说过一点,好象是A老师上课经常冲她笑,而且语言有暗示性;B老师在给她上课时,常常是西装革履,似乎也在表达什么。从同学那里知道,两位男老师都是中年人,早已成家立业,静儿的事情让他们哭笑不得,直喊冤枉。  相似文献   

11.
老夫少妻在家中双双被人残杀,谁是凶手四川省宝兴县是座人口不过万余的小县城。洪旭(化名)是宝兴县工商局的一名老干部,曾经担任过局办公室主任。由于他已58岁,而且身体多病,虽未正式退休,但局里也未安排什么具体工作,所以他可以上班也可以不上班。阿芳(化名)是洪旭的妻子,是市场的协管员,实际上她是既少协助也少管理,她每天下午都要去县物资局找她姐阿芹(化名)闲聊,已成为习惯。2002年11月21日中午,阿芹到阿芳家吃了午饭,休息一会儿就上班去了。下午3点,阿芳到物资局找姐姐玩耍,4点30分阿芹送阿芳出来,两人在大街上分了手。22日,阿芳未去找…  相似文献   

12.
3月26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某大学女学生陈素琴(化名)和几名同学冒着蒙蒙细雨来到南充市委送感谢信,这名从达州市到南充求学的女生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却遭遇了一场骗局。幸运的是,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这起以帮助找工作为名诈骗女大学生的案件不仅在6天内成功告破,公安机关还为她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影视播报     
《台声》2006,(5):86-87
《泥鳅也是鱼》导演:杨亚洲主演:倪萍倪大红潘虹李唐彭媛媛2005年,据官方统计,迄今已有超过一亿一千四百万农民背井离乡进城打工,这还不包括数千万随同他们进城的家属。他们带着梦想,来到大城市。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今天,他们积极地生活,辛苦地劳动,本片讲述的是在这个流动群体里发生的一个爱情故事。泥鳅(倪萍饰),一个刚刚离婚的农村女人,带着她的双胞胎女儿来到北京。在火车上,她遇到了一个也叫泥鳅(倪大红饰)的包工头。他一直试图说服她与他“晚上一起睡觉做个伴”,还经常说要给她“买个大宅子”,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但是女泥鳅始终不能…  相似文献   

14.
易靖茗 《台声》2013,(1):78-81
1995年,离开家乡来到东莞打工寻梦的她没想到,自己能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个温暖的依靠,而这个可以让她依靠的除了这座城市的坚实,那就是来自台湾的他,是他使她能在这里安居乐业。如今他们结婚已15个年头了,说起自己和先生的故事,爱笑的她如此形容。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05,(8):62-63
吉林省吉林市初二女生李玉(化名)自幼开始拾荒助人。在近5年时间里,她将自己和弟弟拾荒换得的5000多元钱全部用来帮助别人。她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因此被评为2004年“吉林省十佳中学生”,同时也成为获得“2004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荣誉称号的惟一在校学生。  相似文献   

16.
准姑爷走哪偷哪 2001年12月21日晚,王晶(化名)带着自己的男友刘某(新立街某村农民)去奶奶家串门,正巧一位姓陈的客人也在此做客。晚上10时许,当陈某准备告辞时,却发现自己随手放在一边的手机不翼而飞。这使主人很尴尬,于是,只好委婉地问客人是不是没带手机或是忘在别处了,但陈某清楚地记得自己把手机放在身边的桌上了。为了澄清事实,最  相似文献   

17.
邓圩 《就业与保障》2010,(10):38-38
他们想要的生活什么样? 更加丰富多彩,不做赚钱机器 在广东省广州市夏茅工业区一家工厂打工的贵州女孩李梓瑶是个典型的"90后",1991年出生的她几个月前满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广州。  相似文献   

18.
郭敬波  王延晓 《人权》2005,(4):44-45
据中国法院网报道,家住河南省浚县屯子镇的王小美(化名)今年11岁,弟弟王小明(化名)今年10岁,一个姐姐已出嫁。3年前,其父亲王达死于一次交通事故,母亲段某抛下两个孩子重新嫁人。大姐将弟、妹接到自己家生活。但他们的母亲不但对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问,还多次将属于他们责任田里的粮食收走。无奈,一对年幼姐弟将不尽监护义务的亲娘告上法庭,请求让她“下岗”,让其大姐担当监护人。浚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作为监护人,段某未履行自己的义务,遂支持了姐弟俩的请求。未成年人也有财产权在我国,一些父母把把子女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产生这一…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春节刚刚过去,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氛围中,一位满面愁云的中年妇女走进了淮安市农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她就是白兵(系化名,本次法律援助案件当事人)的妻子。只见她低头在门前徘徊,几番欲言又止,农工党淮安市委会办公室宋亚萍主任热情地招呼她坐下,经过一番宽慰,她终于敞开心扉,向工作站述说出她家庭遭遇的不幸。白兵在淮安市一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做保安工作,2005年1月2日,他打电话给物业公司的保安队长吴某,向其借100元钱,吴某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让白兵第二天白天到淮海花园小区某商品房装修施工现场找他。1月3日上午8:00,白兵来到…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他已经忘了,只知道每天活在她的微笑里,那才是他想要的幸福。他们的认识,是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上。他问路,她热情地带他去,后来他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她便成了他的妻。那时他事业刚刚起步,她的家人都反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好不容易,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