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讯问活动是以语言为武器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运用语言这个载体传递自己的意愿和思想感情,同时向对方施加影响。侦查人员对讯问语言的选择运用直接影响讯问活动能否顺利实施,模糊语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将模糊语言运用于讯问中可以增强讯问的威力,更好的达到讯问的目的。讯问中使用模糊语言的积极作用包括掌握审讯主动权、化解审讯僵局等,但在讯问中适用模糊语言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尽快寻找对策,完善模糊语言在讯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侦查学理论界对模糊供述的概念不是很多,通行的观点是指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及相关问题不明确、不正确的供述。模糊供述主要分为蓄意与记忆流失型模糊供述,并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解决模糊供述的主要对策,首先要正确区分模糊供述的类型,对讯问结果理性分析,然后将讯问与其他侦查措施密切配合,并充分利用刑事科学技术,最后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反馈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讯问,是一种有力的讯问艺术,是讯问策略的一种具体体现。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有助于避免诱供、可使被讯问者作出错误的判断,有助于缓和被讯问者的对立情绪,有助于讯问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使用时应注意合法,注意当用才用,注意区别使用对象的不同,注意使用的时间场合。只有这样,模糊语言才能在讯问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讯问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用语,有严肃性、强制性、适应性、冲突性、技巧性等自身的特征。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侦查人员在讯问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语言类型。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涉及到数据讯问时,以及在讯问过程中直接使用证据时应当使用精确语言。讯问中涉及到侦查秘密和某些情报,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案件的时间、地点等的讯问,以及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时需要使用模糊语言,在使用模糊语言时必须保证讯问的合法性,必须掌握一定的证据,必须选择准确的时机。  相似文献   

5.
正确运用侦查讯问语言 ,有效地实现讯问目的 ,必须选择准确、恰当的讯问用语 ,熟练掌握常用的启发性语言、暗示性语言、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等运用的情况 ,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下列界限 :一是暗示、启发与引供 ;二是策略地承诺与诱供 ;三是分寸得当与随心所欲 ,四是直接坦率与过分直露 ;五是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活动必须重视沟通在实践中的运用。侦查讯问沟通双方应互为主客体。侦查讯问要借助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来传递信息,交往情境对侦查讯问{c叉方的沟通起着重要影响。沟通的侦查讯问双方总是要影响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侦查讯问人员来说,赢得信任是影响犯罪嫌疑人的重要前提。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侦查讯问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侦查讯问活动必须重视沟通在实践中的运用.侦查讯问沟通双方应互为主客体.侦查讯问要借助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来传递信息,交往情境对侦查讯问双方的沟通起着重要影响.沟通的侦查讯问双方总是要影响对方的心理和行为,作为侦查讯问人员来说,赢得信任是影响犯罪嫌疑人的重要前提.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侦查讯问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孙越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3):29-31,37
侦查讯问过程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总是用尽手段与审讯人员周旋,拒绝交代犯罪事实。为实现讯问目的,审讯人员必须灵活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动摇犯罪嫌疑人的拒供心理,使其老实交代犯罪事实。除传统语言上的讯问策略外,非语言策略的灵活运用也非常重要。非语言讯问策略即通过面部表情、体态、眼神、语调等非语言手段的运用来达到摧毁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目的,主要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设计布景"、证据以非语言的方式使用、测谎仪的应用等方式,另外尤其要注意在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务侦查讯问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在警察执法中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某些情况下,甚至起着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够增强警察执法语言的准确性、技巧性、恰当性、庄重性。但"模糊"不等于"含混""歧义",使用中要正确区分;同时,模糊语言有其适用范围,使用中还不能超越模糊度;而制定语言规范是消除不当使用模糊语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讯问时空环境,也叫场境,即讯问言语活动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侦查讯问的时空环境是讯问言语环境的一种,它是不属于讯问言语活动之内,但又与之有密切相关,不可或缺的因素与条件。时空环境对讯问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讯问中要注意加以控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1.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issimilation of arrest measures caused by extreme understanding of arrest condi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set clear, accurate and operable arrest proof standa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criminal procedure proof system, the proof standard of arrest should be lower than that of prosecution and conviction, and higher than that of filing a case, so as to reflect the progressive and hierarchical nature of the proof standard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general, the standard of proof of arrest in China should reach the standard of “clear and credible”, that is, the evidence related to the relevant facts of the case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arrested person should be clear and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vidences. The prosecutor who decides to arrest should believe that the arrested person has reached the legal arrest condi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rest measures requires a clear standard of pro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arrest also require their respective standards of proof based on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nner conviction of the neutral judge in decision-making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standard of proof, so as to clearly express the proof standard of the three elements.  相似文献   

12.
在实践中为防止办案人员过高或者过低地把握逮捕条件而导致逮捕措施的异化,必须设置清楚准确、具有可操作性的逮捕证明标准。从整个刑事诉讼证明体系来看,逮捕的证明标准要低于起诉和定罪的证明标准,高于立案的证明标准,体现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递进性、层次性。我国逮捕证明标准总体上应当达到证据“清楚可信”的标准,即有关案件相关事实和被逮捕人情况的证据要清晰并且证据之间没有互相矛盾,使决定逮捕的检察官相信被逮捕人达到法定的逮捕条件。是否适用逮捕措施需要明确的证明标准,逮捕三要件基于不同特点也需有各自的证明标准,将中立的裁判者做出决定时达到的内心确信引入证明标准中,从而清楚地表述出三要件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3.
对刑讯逼供存在与否的证明属于程序性事项的证明,其证明同时涉及一般的证明标准和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明机制问题。刑讯逼供的事实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对这种事实的证明在实践中很难完成,因此应当明确:刑事实体法追诉中的刑讯逼供证明的证明责任由新的公诉机关承担,证明标准也应于普通案件中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同时,法官不应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4.
加速折旧方法计算模型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从模糊概念出发,根据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的基本计算公式结构,同时结合加速折旧的要求,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的一种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5.
刑讯逼供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讯逼供是司法领域的一大顽症 ,其存在既与司法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关 ,更与立法上口供采信规则的不完善分不开。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明确规定沉默权的合法性 ;二是限制口供的证明能力 ;三是禁止以非法方法获取口供。  相似文献   

16.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的主要目的在于规制国家的侦查行为,保障被追诉者的人权,确保刑事司法的公平与正义。应确定我国非法证据认定制度的排除范围,构建非法证据独立排除程序,确立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刑事诉讼法》将量刑事实和量刑证据纳入法庭审理程序,量刑事实的证明成为量刑程序的核心问题,确立量刑事实的证明规则才能适应量刑程序改革的需要。量刑证据的可采性规则与定罪证据有所不同,具有盖然性的关联性的材料即可成为量刑证据。对量刑事实中的非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应进行严格证明,而非犯罪事实则适用自由证明法则。非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的举证责任由控方承担,并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非犯罪事实由主张者承担举证责任,只需达到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18.
多音节词素的单音节化是外来词素在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一种动态变化,它既反映了汉语词汇系统对外来词素的“汉化”,折射出了汉语社会对外来文化的认识,也体现了外来的新观念、新认识正在源源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体系,正在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多音节词素的单音节化的出现是汉语词素演变的客观规律,认识到这种现象,将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语言的变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推定本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证据规则,近来有引入刑事诉讼之势。如何认定推定及刑事推定的概念,认清刑事推定的运用目的,界定刑事推定的适用条件,廓清刑事推定与相关刑事诉讼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正确适用该规则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证据开示是掌握证据材料的控辩双方在法院庭审之前 ,按照一定的规则或命令 ,通过适当的方式将本方掌握的证据材料让对方知悉的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开示制度虽有设置 ,但不够明确和完善。我国应明确建立并完善控辩双方的证据直接开示制度 ;证据开示应适格适度 ;辩护方应同控诉方一样负证据开示义务 ;证据开示应有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