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医学专家公认的是,高血压病是一种行为疾病,与人们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病人只注重服药,而不注重消除生活中导致高血压发生的因素。其实,高血压患者吃了降压药,降压工作只完成了一半,剩下的更为重要的另一半是行为干预,以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各种病因。光靠吃药无法治愈高血压高血压病是人体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导致神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多系统的功能协调紊乱,最终导致心血输出量增加,体液增加,血管痉挛,外周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吃苹果能预防高血压?苹果含钾.可以改善引起高血压的钠离子摄取量,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美国的佛蒙特州.曾经以患心脏病和风湿病居多闻名.自从推广了苹果醋加蜂蜜,再用热开水冲释后饮用,便大大改善了人们患心脏病的几率。建议高血压患者,一天吃3个苹果,以帮助排出因为吃东西而摄取过量的钠离子.从而改善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又与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一般血压测量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即为高血压。由于对健康影响很大,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从发病机制看,高血压病对脏器的损害和引起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高血压中、晚期的一系列合并症,从大量临床资料看,  相似文献   

4.
E以高血压为首的一组疾病,正在偷偷地侵害着亿万人民的健康。重视和预防高血压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一、高血压的标准及测且方法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收缩压等于或高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等于或高于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过去常用的高血压标准)160/95毫米汞柱,现在已经不适合了。如果曾经确诊为高血压病,服降压药后,血压虽然正常,仍属高血压。医生在诊断高血压病的时候,还要排除病人是否患有继发性高血压。测量的方法:血压测量必须在安静环境,经休息10分钟以上,一般采取坐位,测量右臂血压,每次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血压…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人请注意高血压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之一,它可能并发脑出血、脑栓塞以及心脏病和肾功能衰竭。因此,患了高血压病之后,就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除了应用中、西药物之外,还需要注意饮食和起居。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肥肉及动物...  相似文献   

6.
<正>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运动疗法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确认为是有效的降压措施之一,适量的运动会提高血管壁的弹性,让血管能够保持良好的舒张功能。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来说,最好的锻炼时间是傍晚。早上6点到9点这一时段,患者经过一夜睡眠,没有喝水和活动,血流速度变缓,血液在血管里容易变得浓稠,造成时段性血粘稠。这时运动很容易出现心梗、脑梗。另外,此时人的交感神经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证候学方面探索较少,该研究旨在初步探索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对于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线索。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专家经验编制老老年高血压病例报告表,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四诊信息包括患者症状、舌象、脉象信息,收集127例住院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对中医症状进行频数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症状主要为头晕(75.6%)、眠差(36.2%)、便秘(29.1%)、胸闷(27.6%)、头痛(24.4%)、纳差(23.6%)、乏力(22%),肢体麻木(22%)、口干(15%)等,舌脉主要是脉弦(70.9%)、脉滑(55.1%)、舌红(52.0%)、舌质暗(49.6%)、苔黄(40.9%)、苔白(40.2%)、苔薄(37%)、舌淡红(26%)、脉细(15%)。结论老老年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痰浊、血瘀、肝阳上亢等方面,病位主要集中在肝、脾、肾脏;因子分析方法有助于中医证候学研究,为中医辨证论治老老年高血压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上升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杀手。因此,预防心血管疾病必须从上面三个环节着手。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伴有糖尿病则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据抽样调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9.
治疗高血压病的新进展王汉民一、阶梯式分级治疗(一)初始的阶梯式治疗的利弊: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委员会提出高血压的阶梯式分级治疗方案,随即在临床被广泛采用,起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十多年的治疗实践中,发现此方案存在某些不足,如方案中被推荐作一级...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特点的慢性的临床状态。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于首位的慢性疾病,它会增加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是导致每年全世界800万以上病人死亡的根源。早期、有效的降压治疗会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高血压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并颁布了治疗指南。尽管如此,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还不够理想,所以推广指南和普及知识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1.
徐亚伟 《现代领导》2014,(12):50-5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词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9.6%,即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调查还发现,我国不仅高血压发病率高。而且带来的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也高。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们对于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低。  相似文献   

12.
<正>据统计,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每五个成年人中至少有一人患高血压;糖尿病患者9700万,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超重人群3亿,肥胖人群超过1亿,血脂异常者有2.5亿。其中65%以上为18—59岁的劳动力人口,中老年人平均患有3.1种慢性病。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我国居民总死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最好别用伪麻黄碱伪麻黄碱具有收缩血管、加快心率、升高血压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合并心脏损害的患者来说,如服含此成分的药物,血压可能升高,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出现脑卒中。不含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有泰诺、白加黑、新康泰克等。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布洛芬哮喘患者有可能对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多种解热镇痛药成分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市面上常见的含此成分的感冒药有速效伤风胶囊、康必得、白加黑等。  相似文献   

14.
去年起,国家规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在这第一个“全国高血压日”到来之际,我满怀激情谈谈36年来备受高血压折磨的经过及防治的粗浅体会,渴望同道和同病者施教。1962年,我50岁时,偶然发现血压增高为150/100毫米汞柱。经住院检查,诊断为高血压病。从此,口服复方降压片把血压控制到150-160/90-100毫米汞柱,长达26年之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备受精神创伤和躯体劳累,血压又上升了。1966年,还发现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为334毫克%。至1989年,我77岁,血压高达204/104毫米汞柱,不得不改服有较强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5.
<正>以往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糖尿病患者,都认为得了糖尿病,最重要的是想方设法降低血糖以避免并发症,对血压的控制常马马虎虎。其实,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把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更重要。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孪生兄弟"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且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的高峰比正常人提早10年出现。  相似文献   

16.
潘洁  胡哲 《现代领导》2011,(11):43-43
一般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而对于已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指出,  相似文献   

17.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至少2亿人,每年有200万人的死亡与高血压有关:还有3.5亿人的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这其中50%的人在未来10年中将发展成为高血压患者。目前,在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的第49期上海市社区健康大讲堂上,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朱鼎良教授提醒.清晨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段.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内。  相似文献   

18.
亚洲国际心血管合作研究调查显示,在2001~2002年,中国高血压患者约为1.3亿人,平均发病率为27.2%。如何防治高血压已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健康问题。然而,高血压患者由于对此病了解甚少,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其实,单纯的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常常合并高血糖、高血脂,随着病史迁延,病情加重,常常累及周围靶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惠文机关工作人员,常年在室内工作,从事脑力劳动,精神经常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运动量相对不足,久之,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对人的危害很大,常见的脑中风、冠心病,多与此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如何...  相似文献   

20.
《湖湘论坛》2012,22(4)
随着生活条件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也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国际上称之为"无声杀手".高血压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有效地开展高血压预防与控制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的关键.为了探讨荆门市东宝区龙泉街办宏图社区高血压的防治效果,2009年5月对31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及效果观察.现将综合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