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强  王忠生 《求索》2008,(7):5-7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金融业在“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需要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从当前的情况看,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经济基础、资金融通体系、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和和体制环境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为了更好地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促进长株潭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伍博超  朱方明 《求索》2011,(4):46-47,50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集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两型"产业集群建设面临问题分析,论琢发展"两型"产业集群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性,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系统性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城市群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低碳城市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低碳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长株潭低碳城市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有什么特殊要求,需要什么样的特殊政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两型社会"建设中长株潭县域经济政策创新的重要性;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创新的内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县域经济政策创新的保障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匡跃辉 《湖湘论坛》2010,23(5):39-43
在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湖南省首次提出要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应系统地分析生态型城市群的深刻背景、战略意义和本质要求,以期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障和促进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根据国家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决策和中共湖南省委的部署,结合长株潭城市  相似文献   

7.
长株潭两型社会城市群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城市群最大供给半径与最大需求半径对称的制造业产需平衡体,可实现远远高出于企业、行业与城市等规模经济效益层面之上的最大空间规模经济效益,它在宏观上促使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因而又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城市群;并认为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改革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这种制造业产需平衡体,必须以最大供给半径与最大需求半径相对称的"3+5"城市群为依托,按国际大都市的"标准结构"来定制产业发展,结合城市群的建设与改革做大做强制造业并带动服务业的大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8.
王晔 《湖湘论坛》2010,23(6):76-79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艰巨的创新工程,需要得到法律的支持、促进和保障。法治湖南为"两型"社会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而"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法治湖南建设的动力,对法治湖南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更具体的要求。为了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湖南须尽快制定《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施条例》  相似文献   

9.
刘战平 《求索》2010,(12):91-9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要求其农业发展方向定位于"两型农业",长株潭城市群农业的功能进行深化和拓展有利地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对其促进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抓住一条主线,推进两大重点战略,创新三个体系的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具体特点,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外部机会与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综合试验区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环境的建设,要按照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整体要求,从核心带、空气污染、水资源、绿地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设计,从而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底,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的发展背景对湘潭市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职能履行思路和方法要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两型社会"建设为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条件和操作空间,政府的职能转变则为"两型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两型社会"建设与政府的职能转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8,21(2):35-37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本质要求,具有根本性、时代性、相互性、社会性和公共性等五大特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否取得成效,其主抓手在于创新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社会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武汉长沙上演"双城记"试水"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2007年12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  相似文献   

15.
胡建  李明贤 《湖湘论坛》2010,23(3):35-39
两型农业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发展理念,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兼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农民增收的新的农业发展观念。它的内在动力缘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型农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社会的进步有较强的作用,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过来作用于两型农业,从而促使两型农业的不断向前发展。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农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好长株潭城市群的环境形势、主要形态、功能定位、动力源和效益状况五个维度,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建设 推动湖北又好又快发展的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09,(1):30-31
一、规范政府履责行为是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保证 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世人瞩目。为此付出的环境代价和资源消耗也较为突出,有鉴于此,中央适时作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决定。并批准设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作为试验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18.
朱林 《求索》2011,(12):49-50,53
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利用2003—2008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集聚组成的面板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集聚之间存在互动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水平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为5.8%,且随着地区的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对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贡献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大众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鲜明的湖湘文化是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发展的应然根基:对于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文化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热潮的天然推动力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天时”的契机;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与扶助为长株潭大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地利”的条件;初见端倪的“大学城”为长株潭城市群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人和”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谭键 《今日海南》2008,(9):32-33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我国已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以及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称为"新特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传统的经济特区是何种关系,其改革试验对海南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借鉴,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