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涉法上访案件居高不下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量的涉法上访给法院的信访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建立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来保证有效解决涉法上访问题,便成为人民法院信访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涉法上访的成因、特点及突出问题涉法上访,是指在已经或应当被司法机关受理,或者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司法机关的作为或不作为提出意见或投诉,以期所反映的问题能获得公正解决。从涉法上访的内容看,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司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廉洁性、公正性,以及司法的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涉法上访案件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涉法上访涉及国家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行政执法的规范性和廉洁性、以及社会纠纷与矛盾的解决机制等问题,如果涉法上访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上访人的合法权益难以保障,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当加强对涉法上访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解决涉法上访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加大解决涉法上访案件的力度,正确处理与检察工作有关的涉法上访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3.
司莉 《中国司法》2005,(9):94-95
当前,涉法上访问题比较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措施、途径来有效地处理涉法上访问题,这不仅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笔者认为,所谓涉法上访,就是指公民或法人因为对认为应当或已经被司法机关受理的或  相似文献   

4.
涉法上访案件,案情复杂、涉及面宽、处理难度大,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难以保障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而且直接影响社会治安的稳定。2004年以来,我院根据上级部署,认真开展涉法上访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积极探索解决涉法上访案件的方法途径,取得了显著效果。截止到2004年11月,我院运用"五解法"排查的7起涉法上访案件全部息诉结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面排解法 我院在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实践中,逐步总结  相似文献   

5.
丰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大局,立足检察职能,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预防和化解涉法涉诉问题能力,主动做好涉法上访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作出努力。2007年以来,共受理种类线索240余件,妥善办理交办案件40余件,刑事赔偿案件1件,处理涉检信访案件20余件,连续九年实现涉检赴省进京“零记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检察机关涉法涉诉信访总量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闹访、缠访、集体访等非正常访亦呈多发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法律的修订赋予检察机关更多职责任务、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的改革和对违法上访行为打击不力等因素导致。应完善审查受理机制、案件办理机制和息诉化解机制,建立信访依法终结机制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同时还应强化源头治理,切实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涉法上访案件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群体上访、反复上访、越级进京上访案件激增,严重影响了社会政治稳定。针对当前严峻的形势,最高人民法院及时召开了全国法院信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根据《全国集中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提出当前全国法院开展集中处理涉法上访案件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2004年初,全国政法机关根据中央部署,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年的集中处理涉法上访专项行动。截止2005年底,专项行动告一段落。本文写作目的是分析我市检察机关涉法上访案件基本情况,探讨专项行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涉诉非正常上访和越级上访人次居高不下、逐年增长,形成信访洪峰,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关注上访人员心理,有针对性地减少和化解矛盾,是人民法院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文中探讨了涉诉上访老户的几种心理现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上访人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访人的心理提出了做好矛盾的排查和化解工作、引导上访人走出上访误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涉法上访增多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涉法上访增多的若干对策,如加强法律普及,宣传和教育工作,办案人要增强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的责任心,建立"大信访处理机制"及控源治本的长效涉法上访工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息访协议的窘境与出路——以涉诉信访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涉诉信访案件时,综合上访人的上访要求,反复协商、斡旋后,责任单位、协办单位、协调单位及有关人员共同与上访人就上访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从涉诉信访层面观察和统计,这一协议有两条内容必不可少:一是上访人息访,二是上访人取得金钱补助。这就是所谓的“息访协议”。从法律层面考察和分析,息访协议有别于一般的民商事协议,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合同。笔者主张,设立信访信托机构和信访信托基金,规范息访协议内容及签订程序,使息访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份以来,我院按照上级院的部署,积极开展了集中处理涉法、涉检上访问题专项活动,在两年多的专项活动中,我院共受理涉法上访案件12件,其中涉检上访案件5件,审查处理5件,办结5件,做出刑事赔偿4件,支付赔偿金44368.65元,依法退回涉案款3566.46元,息诉5件,维护了社会稳定.使集中处理涉检上访专项活动取得了实效。2006年4月,我院被自治区检察院评为处理涉检上访先进集体。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涉法涉诉信访的主要特点(一)重复信访数量上升,"信访不信法"现象突出多头访、越级访、重复访在信访案件中占有很大比例。以2009年-2012年恩施州两级法院为例,重复、多头交办占信访总量的50.3%。涉法涉诉信访的总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涉法涉诉案件大多经过了漫长的司法程序,有些信访人多年来四处上访,他们通常认为,关注领导的层次越高,问题就越容易得到解决,找的部门越多,问题就越有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由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产生和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因而引起了涉法上访或群体性进京上访案件不断增加,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笔者通过近两年处理涉法涉诉案件工作的实际,深该剖析涉法上访原因,就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或减少涉法涉诉案件的发生,构建长效处理机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韩岫 《法制与社会》2015,(9):160-161
公安涉法涉诉积案具有产生成因复杂、信访人成分复杂、且与社会其他信访问题相互交织叠加发酵等特点,积案的产生既是因为上访人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有信访部门自身的客观原因.处理公安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必须强化信访案件源头控制,坚决打击非访行为,各级政法机关需要协调配合,加强执法主体培训,形成基层大接访格局,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因此,科学分析农村涉法涉诉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主动地解决农村涉法涉诉上访问题,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但《信访条例》规定,政府信访机构对于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涉法涉诉上访问题,采取拒绝受理,履行简单告知义务的做法,有可商榷之处。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视角,深入分析普法教育对解决农村涉法涉诉问题的作用,以及普法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普法机构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实现在解决法律问题中普及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17.
涉法涉诉上访案件成为困扰政法机关工作一个难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执法机关的原因,也有上访群众方面的原因,本文力图通过司法实践的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立群 《内蒙古检察》2005,(3):24-24,22
2004年下半年,作者曾随内蒙古党委政法委处理涉法上访案件督办组赴部分盟市、旗县政法各部门开展工作。从总体上看,各地能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处理涉法上访案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得到了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涉法上访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涉法上访问题是目前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政法各部门的重要工作,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此非常关注。本文拟从当前涉法上访的现状、成因和对策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涉法上访的形势和状况涉法上访也就是当事人对法律的实施不满而进行的上访活动。当前,涉法上访的数量逐渐增多,恶性上访增多。表现为:一是赴省进京上访数量增加且上访群众情绪激烈。二是集体上访量呈上升趋势,处理难度增大。三是暴力申诉、非法申诉不断增多,恶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据悉,2004年黑龙江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共下交到大庆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访案件168件,其中涉法涉诉案件高达74件,涉诉上访案件数量的剧增使人民法院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与纠纷的聚焦点。面对越来越多的涉诉上访问题,进一步规范和提升审判、执行、信访工作水平,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涉诉上访案件的发生,已成为人民法院体现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