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美关系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台湾问题一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就在中美建交不久的197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违反建交公报精神、干涉中国内政的《与台湾关系法》。此后,美方以此为依据,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武器。经过中方的坚决斗争,两国政府于1982年8月17日就分步骤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了联合公报,即《八一七公报》。《八一七公报》和《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一道,为中美关系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史中,中美关系一直是足以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篇章。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曲折历程中,以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的《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出台最为引人注目,这三份公报浓墨重彩地构筑了中美关系的基石,而它们相继出台的经过,也生动地见证了中美关系从解冻到逐步发展的清晰足迹。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3.
中美建交是1978年7—12月间中美双方近半年会谈的结果。在建交谈判的最后阶段,邓小平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邓小平与伍德科克在12月13—15日间的多次会谈,美方同意在《中美建交公报》中增加一条反对霸权主义的条款,双方还就《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废除问题达成了一致。与此同时,邓小平果断决策暂时搁置中美双方在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上的争议,排除了公报如期发表的最后障碍,促使中美关系最终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05,(1):4-5
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六次全委会于2004年12月14日下午在昆明闭幕。全委会通过了《中共云南省委七届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党建》1997,(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1997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1997年9月6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3人。中央...  相似文献   

6.
在70年代,中国和美国经多年谈判,于1978年12月16日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文关系的联合公报》。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1979年1月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公报对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翌年1月29日,根据中美建交谈判时达成的协议,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正式访问美国的第一位高级领导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喜庆气氛中抵达华盛顿。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访问,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2年11月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200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南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07年1月8日至1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据此次全会通过的公报披露,对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作出的五种不良行为要坚决清理纠正。  相似文献   

9.
1979年1月,在《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不久,为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应邀穿洋过海飞往美国访问。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正式访美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率团访美期间,美国总统顾问布热津斯基热情设家宴招待了邓小平。宴会开始后,觥筹交错,笑语声声。酣畅耳热之际,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  相似文献   

10.
30年前的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越过辽阔的太平洋向中国人民伸出和解之手,前来北京进行他自己称为震撼世界的“打破坚冰”之旅。尼克松总统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时代。30年后,美国第43任总统布什于2月21日~22日访华,适逢中美两国签署《上海公报》30周年。通过这次访华,中美双方又把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美关系风雨30年 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超越分歧、寻求共识,打开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大门。当时,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著名的中美联合公报,简称《上海公报》。公报中有关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法律基石。  相似文献   

11.
<正>1月8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在京闭幕。会议公报提出引人注目的重大判断: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同时,公报提出,2017年仍将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看点一: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  相似文献   

12.
罗援 《党建文汇》2014,(7):48-48
中、美、英、苏四大强国的共同意志 1943年11月22日-26日,时任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率代表团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国际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计划及战后处理日本等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最后商定一份会议公报,即《开罗宣言》。《开罗宣言》是在中美政府首脑长谈基础上,由美方起草,中、美、英三方共同商定的。《开罗宣言》的诞生清楚地表明,  相似文献   

1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共同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上海公报》的发表开创了中外联合公报的先例,成为当时轰动国际的政治新闻。为达成这一堪称中国外交史上独一无二的公报个案,周恩来总理与美国多名政要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较量。最终,周恩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谈判艺术,赢得以基辛格为首的美方谈判代表接受中方拟  相似文献   

14.
自199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以来,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近几年双方围绕贸易不平衡所产生的矛盾与争执已成为中美贸易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实现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基本条件是促进货物、服务和投资的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5.
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5次常会作出决议,规定以每年的“八一”——南昌暴动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并于当年“八一”举行授旗授奖庆典。从此,“八一”成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节日。这一年的8月1日,中国工  相似文献   

16.
晓何 《湘潮》2008,(4):17-20
诞生于1958年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下简称“八一农大”),是北大荒垦区最早成立的高校,被誉为“垦区黄埔”,其创办人和第一任校长,就是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今天,八一农大的师生们仍然深切怀念着老校长王震。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7,(8):80-80
毛泽东说:“我们队伍又多了一员大将” 林育英汇报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 1935年7月25日至8月22日,林育英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聆听了季米特洛夫作的《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反法西斯主义而统一斗争的任务》的报告。向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提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问题,批评了妨碍实行这个方针的“左”倾关门主义。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名义,于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  相似文献   

18.
向森 《新湘评论》2008,(4):48-50
王震将军,湖南浏阳人,生于1908年4月11日。铁路工人出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将军智勇双全,常亲率部冲锋陷阵,屡建战功。毕生作战数千次,七次负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农垦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顾委副主任,国家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06,(8):32-32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颁发经毛泽东主席审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式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为镶有金黄色边的五角红星,中嵌金黄色“八一”两字,亦称“八一”军徽。红星象征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末,以纺织压锭为突破口,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目标。一年时间过去,国企整治扭亏取得一定成绩,但统计公报显示,问题仍很严峻。1999年2月26日国家发表的统计公报中指出:“大多数行业生产能力偏大,产品供过于求,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1999年1月31日山东省发表的统计公报指出:“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1999年2月25日青岛市发表的统计公报中指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