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团场生活的我,看着周围许多人上岗,一直觉得自己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真好,下岗与我无缘。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大学同学莉,她告诉我她已下岗半年了,许多就业的机会已经不属于中年的她了,现在的她正在努力地找工作……我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莉会下岗!望着和过去判若两人的莉,心里想,我会下岗吗?如果下岗了,能否像莉这样面对现实勇敢地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不记得自己已有多久没有拿起过书了,安逸的生活已使自己完全丧失了紧迫感和危机感,甚至动  相似文献   

2.
李福芹,一位普通的中年女性,以瘦弱的身躯经受了3次下岗的考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3次再就业。在她坎坷的经历中,理想却在不断升华着。 1993年春,和其他下岗职工一样,李福芹含着眼泪离开了心爱的岗位。她上要赡养双方老人,下要抚育两个正念中学的孩子,可丈夫每月工资不足百元。下岗的打击、生活的艰难几乎压垮了她。经过了一场与疾病和旧思想观念的双重斗争,半年后,她与印染厂签订了6个月的运输合同。风里来雨里去的苦吃了,看人脸色碰钉子的气受了,遭车祸受伤的险遇了,半年合同期满,收入近万元,她想续签合同,厂家却另…  相似文献   

3.
1998年,在重庆某钢铁厂上班的王昕慧下岗了。下岗后她四处求职,最后,她在重庆的解放碑好吃街开了一家小餐馆。这一干就是好几年。  相似文献   

4.
蒋某在某厂职工食堂干了20多年下手工,去年下岗。一同下岗的工友大都练有一手红案或白案手艺,下岗后都有谋生的路子,而她因从未上过灶,炒焖蒸煮一样不会,下岗后,只好呆在家里。一天,邻居家闹矛盾,蒋某过去劝解,原来男主人因嫌绞肉机绞的肉末不好吃,要妻子用刀剁肉末,女方嫌累不愿干,争吵由此而起。邻居家这一吵,倒使蒋某茅塞顿开:既然有人不喜欢用绞肉机打末,又嫌手工剁太费事,而目前市面上尚没有专门替人用手工加工肉丝肉末的,那我何不来干这一行呢?她确实很适合做此营生。她在烹调方面虽无长技,但刀工在食堂倒是鼎鼎有名,切的肉片薄如蝉翼…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5)
淮北市黎苑新村下岗残疾女工付琳娜创办幼儿园8年来,接收了2000余名学生,解决幼师毕业生50多人就业,她用坚强和毅力展现出人生之美。1997年,下岗之后的付琳娜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没有向社会伸手,而是决定自主创业。她发现自己居住地附近有许多外地商贩,他们的子女因周围没有幼儿园而无法接  相似文献   

6.
王玲是农九师原茂源商场的职工,1998年随着商业改革的大潮,被推下海,成为一名下岗职工。无情的下岗让她苦恼不堪,收入锐减,要养家糊口,心中难免沮丧、焦虑。但她没有因此而倒下,反而以此为动力,自寻“饭碗”,反身自救。她今年40有余,调到茂源商场之前,是一名优秀的理发师,身怀绝技。调到茂源商场后改行当了营业员。面对下岗,她不急、不躁,准备把自己丢掉多年的美容美发手艺重新捡起来。在  相似文献   

7.
韩爱菊是一名女党员,她下岗后不给组织添负担,自寻门路再就业。她在经营中奉公守法,努力为人民服务,传播精神文明,受到人们称赞。韩爱菊原是吉化集团公用事业总公司第九幼儿园的职工,3年前,由于幼儿园的人数超编,她下岗了。经过再就业培训,她先去站柜台卖家电,...  相似文献   

8.
今年36岁的杨艳霞,下岗后开办餐馆两年获利4.5万元,在自营经济的道路上勤劳耕耘出小康生活。 1997年,杨艳霞在农九师一六九团贸易公司担任保管员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就在这一年,公司经济效益下滑。公司决定裁员,她在公司领导没有公布下岗名单之前,毅然向领导提出了辞职,在人生的道路上又重新寻找新的发展目标。她经过两年的市场调查,筹集资金,学习烹饪技术,办起了“天天酒家”餐馆。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省剑阁县城,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女党员,名叫母存卉。她下岗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致力于办学,取得了显著成绩。因此,她被广元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授予“十佳再就业女标兵”、“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0.
现年29岁的王琳,曾有过梦想与辉煌。下岗之前,一直在农四师建华皮革总厂经贸部搞销售,干得红红火火。后因企业不景气,2000年总厂通知她下岗。得知这个不幸消息后,她顿时感到天塌下来一样。生活的沉重,父母的恳求,朋友的规劝,终于使她从严酷的现实中猛醒。幸福不是毛毛雨,天上不会掉馅饼,自己还年轻,四肢健全,又有大专文化程度,必须振作起来。天生不服输的王琳思想转变了,可现实中该去怎样做呢?一次,王琳和一个要好的姐妹碰面,得知她刚从内地回来,在那里从事了4年的美容工作,她俩一拍即合,决定合资开一家专业美容院。美容院开起来后,没有多余的资金傲广告,她们就靠  相似文献   

11.
在宜宾市青年街,有一名为“红高粱”的酒家。每当夜幕降临,便总有一位面带微笑的女人,热情地招呼进出酒家的客人……她就是该酒家的老板王兰。 王兰1979年招工进入宜宾县茶叶土产公司,当过仓库保管员、门市组长、修建会计、公司出纳,1997年5月下岗。下岗的原因很简单:企业没有效益,发不  相似文献   

12.
种太阳     
五年过去了,说起当初刚下岗时的事,郝巍依然一脸的明媚。那年的夏天,她一个人背着个小包上北京了,在北京的大街上溜溜达达,说是要学习,却不知道要学什么。买了包爆米花,边走边吃,累了就在马路沿上坐一会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她太年轻了,下岗在她心里可能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儿。  相似文献   

13.
"下岗不可怕,怕就怕思想下岗,如果有志气,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干出成绩,发挥自身的特长。"这是农十师一八四团三名转岗女工告诉笔者的一番话。宋洪洁:凭实干获得荣誉宋洪洁原是团机关的一名出纳,实行报账制后,会计统一考试上岗,快40岁的她落在了年轻会计的后面,下岗了,在加工厂当了一名普通职工。性格开朗的宋洪洁,和厂子里的职工迅速打成了一片。她是该厂职工中惟一的女党员,在工作中事事走在前面,责任心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轧花期间,熟练工人手紧,她带病坚持轧花,直到轧期结束。在年终评先进中,连续两年票数名列榜首,获得了团"三八红旗手"的荣誉。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大连金州纺织厂改制。党员高巧苓下岗待业了。4月份,她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所住街道。街道把她的组织关系转入到社区。但几个月过去了,街道党工委却一直没有接到高巧苓的组织关系接转回执单。组织员通过电话询问,得知高巧苓下岗后没有找到工作,情绪低落,产生了放弃接转组织关系的想法。街道党工委立即派人到她家做思想工作。高巧苓被党组织的关心所感动,很快到社区接转了组识关系,并补上了欠缴的党费。同时,党组织也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4日11时,一名中年妇女来到兴城市委组织部,急切要求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4.5万元。她是纪清云,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1997年下岗后,纪清云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白手起家,开了一家小包子馆。在创业的同时,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经常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的社会公益事业活动。这几天,她在电视上看到汶川遭受震灾的报道,坚强的纪清云落泪了,她毅然把准备给儿子读研究生的4.5万元钱捐给了灾区。  相似文献   

16.
1995年,不到40岁的郭万敏含着眼泪走出永吉县黄金公司的大门,公司解体了,她下岗了。端了16年的铁饭碗砸了,一种难以言表的失落感占据了她的心头。然而人生的路还要走下去,她不得不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看人家做服装挺挣钱,她就学服装裁剪,可当她学成后,想在长春租个店面时,却发现好的地方房租太高,自己是新手,没有回头客,根本挣不着钱。几次租房都不成。倔强的她又改行学习理发、烫发。不到半年,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开了一  相似文献   

17.
在辽宁大连,认识她和不认识她的、年龄大的和比她小的,都尊敬地称她为“戚大姐”。人们对她的敬重,缘于她对下岗职工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再就业工作的无私奉献。这位“戚大姐”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六大代表、大连市职业介绍中心的戚秀玉职业介绍所所长戚秀玉。1993年,大连这座沿海工业城市的企业改革,已经切实地动作起来。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由点到面展开。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市领导在全市劳动工作会议上大声疾呼:“什么是大事?职工下岗了,没有‘饭碗’了,这就是大事。”市委、市政府做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七师针织厂破产,刘萍当时也是针织厂下岗的一名职工,面对失业,一时间,她无所适从。因她曾从事过劳动保障工作,因此被安排为厂"留守"人员,继续负责破产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劳动服务管理工作。2008年,成立了天北新区针织厂社区,主要负责对原七师针织厂、五五农机厂两个破产单位的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弱势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社区有近八百多名下岗失业人  相似文献   

19.
庄红卫,1967年出生,曾荣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自强不息再就业先进个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称号。1992年,她从上海久新搪瓷厂下岗后,先后在20多个人才市场都没有找到工作。4年后,她创立了“庄妈妈净菜青年服务联社”,从4个下岗人员,发展壮大成百多员工,并成为“下岗再就业”的带头人。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创新精神仍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20.
选择坚强     
艾迪 《党课》2006,(3):82-83
有一位年轻的女歌手曾经唱过一首震撼无数人心灵的歌曲。名叫《选择坚强》。这位女歌手在她还很小的时候被人用硫酸烧去了一只眼睛,这对一个花季女孩儿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呀!但她没有倒下,她唱歌,从南方唱到了北京。又从北京唱到了国外,但不管在哪里。她的保留曲目一直都是这首《选择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