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医疗纠纷中135例猝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为探讨引起医疗纠纷案例中猝死发生的特点,特别是其年龄、性别、科室、疾病的分布和发生纠纷的原因,为有关单位调处医疗纠纷和制定有关法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本教研室1955~1996年42a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选各种医疗纠纷案例;制定统一表格,将其中猝死者逐一登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a中涉及医疗纠纷的淬死135例。其中男87例、女48例。年龄自新生儿~67岁。以新生儿和婴儿居多(67例),男明显多于女;其次为25~34岁的青壮年组(21例),女多于男。近12a发生的猝死(94例)是过去30a(41例)的2.3倍。猝死疾病以呼吸系统最常见(46%),次为心血管系统疾病(25%);但54例成人猝死者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26例),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2例)。发生的科室多见于产科和儿科(74例)。结论认为近10年来医疗纠纷中猝死案例明显增多;医疗纠纷中非医疗事故远多于医疗事故;法医病理尸检对正确、合理地调处医疗纠纷,并对探讨猝死的发生机制,反馈、丰富和发展相关临床学科的内容,以及提高诊治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新山 《证据科学》2000,7(3):102-104
目的 探讨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为有关部门调处妇产科医疗纠纷和制订有关法规条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教研室1955~1996年42年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选在妇产科发生的与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4例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占同期全部医疗纠纷检案的首位(23.4%),其中男31例、女43例:年龄自新生儿到48岁,多见于出生后11天以内的新生儿(59.5%)和22~4  相似文献   

3.
74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 ,为有关部门调处妇产科医疗纠纷和制订有关法规条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教研室 1 95 5~ 1 996年 4 2年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选在妇产科发生的与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 ,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4例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占同期全部医疗纠纷检案的首位 (2 3 4 %) ,其中男 31例、女 4 3例 ;年龄自新生儿到 4 8岁 ,多见于出生后 1 1天以内的新生儿(5 9 5 %)和 2 2~ 4 2岁的中青年育龄妇女 (39 2 %) ;医疗事故 1 4例 (1 8 9%) ,非医疗事故 6 0例(81 1 %) ;非医疗事故中猝死有 5 0例。结论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很常见 ,多与妊娠和分娩有关 ;非医疗事故显著多于医疗事故 (4 3∶1 ) ;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肺炎和羊水栓塞症所致的猝死是妇产科非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医疗事故则主要与妇产科手术操作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实践中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在交通事故中因肺动脉栓塞而猝死的案例不多见,特别是在治疗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猝死常引发医疗纠纷,笔者曾遇2例,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5.
季斌  李家骐  钱汉新 《证据科学》2007,14(1):I0007-I0008
在法医实践中猝死的案例时有发生,但在交通事故中因肺动脉栓塞而猝死的案例不多见,特别是在治疗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猝死常引发医疗纠纷,笔者曾遇2例,现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法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初步探讨新生儿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1994—2002年8年间27例新生儿尸体解剖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27例新生儿尸体解剖案例中,男性患儿12名,女性患儿15名,平均年龄18,22天。其中围产期10例。其家属要求均为查明死因。经过鉴定,其中医疗事故为0例(37.03%),不是医疗事故17例(62.97%)。结论 新生儿医疗纠纷的防范应从医方、患方以及国家与社会3方面努力进行防范;在处理方面,及时的尸体解剖和病理检查是解决医疗纠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案例的医疗纠纷鉴定。方法对16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纠纷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纠纷鉴定中,专家判定医方的诊疗行为符合诊疗规范和常规的有4例,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但过错与臂丛神经损伤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有3例,诊疗行为存在过错且过错与臂丛神经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有9例,其中过错参与度为主要4例,同等1例,次要2例,轻微2例。结论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医疗纠纷鉴定应重点关注产前评估、产程观察处理、接产操作技术、沟通告知等环节,客观地分析医务人员有无履行好医师的注意义务,综合评定医疗过错行为与臂丛神经损伤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医疗纠纷相关因素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法医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初步探讨新生儿科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1994— 2 0 0 2年 8年间 2 7例新生儿尸体解剖案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  2 7例新生儿尸体解剖案例中 ,男性患儿 12名 ,女性患儿 15名 ,平均年龄 18.2 2天。其中围产期 10例。其家属要求均为查明死因。经过鉴定 ,其中医疗事故为 0例 (3 7.0 3 % ) ,不是医疗事故 17例 (62 .97% )。 结论 新生儿医疗纠纷的防范应从医方、患方以及国家与社会 3方面努力进行防范 ;在处理方面 ,及时的尸体解剖和病理检查是解决医疗纠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不明原因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及法医病理检验特点,为探明其死因提供依据和线索。方法回顾分析发生于云南省的81例不明原因猝死案例的年龄、性别、死亡时状态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解剖检验和组织学检验结果。结果 81例不明原因猝死中7例为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74例为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发生具有时间、空间和家庭聚集性,死亡时清醒状态较多。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以男性较多见,死亡时以睡眠状态居多。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病理改变以心肌炎为主,同一家庭内死亡案例间病变可互不相同。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常见的心脏病变依次为心肌脂肪浸润、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纤维断裂等非特异性病变和心肌间质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聚集性不明原因猝死符合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特征,其病因可能与季节、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散发性不明原因猝死大多数具有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90例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讨论医疗纠纷中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的重要性。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法医学系2001—2008年涉及医疗纠纷尸体解剖案例90例,按照死者年龄、性别、死亡原因及临床诊断和法医病理诊断等要素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结果死者年龄从新生儿至72岁,男女比例为1∶1,医院级别以县级医院较多(30例,33.33%),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死因诊断符合率为33.33%。结论尸体解剖对涉及死亡的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和防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