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1998,(5)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鲁国太史(亦称左史),有名著《左传》、《国语》传世,是与孔子齐名、同时代的史学家、文学家。孔子对左丘明十分尊敬和赞赏,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见《论语》)。《左传》、《国语》亦是司马迁著《史记》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春秋》2021,(1)
正左丘明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国都君庄(今山东肥城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曾任鲁太史,晚年双目失明,故后人亦称之为盲左。他所作的《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是司马迁编写《史记》的重要参考书目;所作《国语》开创了中国国别体史书先河,对后世传统史学影响深远,被尊称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孔子尊左丘明为"君子",谓与其同好恶;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3.
公仪休,生卒年代不得其详,生平事迹亦不得其详,但他的光辉人格却不曾被历史的烟尘覆盖,《史记》记载了他廉洁清正、严于自律,一心为民的优良品行:“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在文化昌盛的鲁国,身为博士的公仪休被任命为鲁国的相。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批评春秋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自己垫钱把他先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到官府去报销。官府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孔子有个学生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以后这  相似文献   

5.
扣押人质求货鲁国 晋国成功地举行了平丘会盟,看到霸主地位仍然稳固,十分得意。但晋国国君仍感到有一点美中不足,就是鲁国国君昭公没有参加。于是,羊舌鲋假公济私,寻衅于鲁,擅自逮捕了鲁国上卿季平子。他这样做是想一举两得,既可以泄国君之怨,又可以从中大捞一把。他命令士兵用布幕围起一个牢房,把季平子囚禁起来,让鲁国感觉很丢面子。  相似文献   

6.
“廉洁”局长现形已近不惑之年的鲁国华出身贫寒,靠个人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领导岗位,曾是上饶县最年轻的乡长。1996年冬,他坐上了县水利局局长这个位子。2001年秋天,他又调任中共上饶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兼工商联主席。从步入领导岗位到“出事”的时候,鲁国华一直以“能力出众、作风踏实、生活俭朴、廉洁奉公”而成为县里领导干部的模范。凡与鲁国华共过事或交往过的人都说,作为一个担任正科级职务长达18年的老资格科级干部,从未见鲁国华穿过什么名牌服装,经常是一身廉价的低档衣服出现在众人面前,朴素得像一位老农。鲁国华任乡长、乡党…  相似文献   

7.
"子贡视执玉"的故事《左传》上讲,春秋时期,制国的国君益来拜访鲁国国君来。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场,看到他们宾主相见的行礼过程。那天,邻国国君益高高地举着作为礼品的宝玉,他的仪态居高临下,骄傲得很,有失为君的道理。鲁国国君来接受礼品,过于谦恭,自卑自残,不像...  相似文献   

8.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子路的人,他是孔子的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子路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经常吃野菜充饥。长大后,子路总是想:怎样才能让父母吃上好一点的饭菜呢?  相似文献   

9.
《干部人事月报》2009,(1):78-78
子贡是孔子门下一个有名气的富家弟子,他在周游列国途中遇到了一位鲁国籍奴隶,便自己出钱将他赎了出来。按当时鲁国法律规定,若发现有本国人在他国作奴隶,公民只要能出钱赎回,赎金可由国库报销。但子贡自以为不去报销才更显得道德高尚,就当众将“收据”撕毁,并声称自愿承担一切费用,不向国家报销。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轰动。随后子贡回国去见孔子,自以为能得到孔子的赞扬。但孔子听说他回来了,吩咐学生们说:“子贡来了你们要拦住他,从此我不想再见这个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史学与经学之分途李金河我国的史学源远流长,自孔子修《春秋》、左丘明作《左传》始,经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础,班固撰《汉书》立皇朝史撰述“正史”的固定格局。武帝以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成为儒家经学的一统天下,史学亦完全附翼于经...  相似文献   

11.
鲁国有个人叫公仪潜,平时注意自己的品操气节,又很有学问,对于名利比较恬淡,也不到诸侯那里去当官。孔子的利、子子思跟他是朋友。鲁穆公想通过于思请公仪潜当国相(诸侯国的丞相),就对子思说:“公仪先生如果肯辅助我,我愿意把鲁国分为三分,给他一分。请你对他说一说。”子思说:“像你这样说法,公仪先生更不会来了。你如果如饥似渴地需要贤人,能够采纳、任用他们的主张、谋划,即使粗茶淡饭,我也愿意奉命去邀请。现在你只是用高官厚禄去钓贤人,没有信用的意思,公仪先生的智力如果像鱼、鸟那样,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不是那样,…  相似文献   

12.
赵畅 《政策瞭望》2012,(2):56-56
《国语.鲁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季文子虽然官居鲁国宰相,但他的妻子儿女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13.
主子的境界     
左春和 《乡音》2014,(1):44-44
无用也有用 庄子在《人间世》里给我们讲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庄子的时代,鲁国有一个著名的木匠叫石,其手艺精良,点木成器,几国的皇宫都轮番请他去做家具。有一天,石带领他的弟子们翻山越岭去找好的木料,突然遇到了一棵巨大的栎树。这一下对于长途跋涉、又累又饿的弟子们来说,真是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4.
杨洪彬 《春秋》2009,(4):47-48
闵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七十二贤人中名列第一位的颜回之下,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受尊崇的大孝子之一,广而流传的《鞭打芦花》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闵姓之考 闵姓源于姬姓,据《左传·闵公》、《闵子世家》和《闵氏家乘》载:闵姓源自于辅佐周武王伐纣建周的姬姓周公,  相似文献   

15.
“能治编枯就能起死人”古意《吕氏春秋》中记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古时候,鲁国有一个名叫公孙绰的人,他到处向人宣传说:"我能够让死人复活。"人们都很惊讶,问他有什么绝招。他振振有词地回答:"我会医术,本来能治偏瘫一类疾病,让多年瘫痪在床的人重新站起来行走...  相似文献   

16.
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境内)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他的言行和事迹对当时及其后世影响很大,后儒尊之于七十二贤的首位。下面,本文不揣浅陋,利用文献档案资料,对目前学术界有争  相似文献   

17.
<国语·鲁语>中有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道:"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  相似文献   

18.
《国语·鲁语》中有个故事,说季文子虽官居鲁国宰相,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也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道:“你身为鲁国的宰相,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来喂,难道你不怕朝廷上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说:“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敢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而且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  相似文献   

19.
先做公仪休     
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鲁国大学工公仪休,被鲁穆公拜为国相后,便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其中一顶规定:当官的不得与民争利,凡是享用俸禄的人,不能做生意。为了使这条法律在全国推行,他率先垂范,从自家做起。一灰,公仪休见妻子织的布十分漂亮,还拿到集市去卖,赚了不少钱,便想:如果每个官家的妻子都把自己织的布拿到集市上去卖,那么以卖布为生的人岂非要饿死?从此,在公仪体的家中再没有见到织布机。公仪休毁机、绝不与民争利的事在全国传出后,百姓议论纷纷,赞不绝口。由是,上行下效,鲁国很快殷盛起来。在《淮南子·遭应训…  相似文献   

20.
周洁 《人民公安》2011,(9):61-61
公孙休在鲁国任相国时.由于公孙休喜欢吃鱼.所以有许多人争先恐后把鱼往他家里送.全被他拒绝了。他弟弟就劝说他既然喜欢吃就收下吧。公孙休说:如果我因喜欢吃就收下的话,就难免徇于私情.徇私就会枉法,枉法了我就可能会下岗,当不成这个相国了。真到那种光景,虽然我喜欢吃,可是没了工资,怎么买得起呢?而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不至于因此被罢免相国而下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