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同时还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企业党校是党员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教育企业党员解放思想、适应改革开放和转换经营机制形势的任务。目前,企业面临转换经营机制,实行“三项制度改革”的艰巨任务,企业党校如  相似文献   

2.
《前线》1992,(10)
为什么说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首先,迄今为止,我国改革的实践和进程都表明,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因而能否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就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的活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可以实行承包制,引进“三资”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可以试行股份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多种规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积聚社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定和落实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就告诉我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而企业改革的重点又是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走向市场。只要抓住转换经营机制,就抓住了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事,它既涉及到理论观念的转变,又涉及到实际操作问题;既牵扯到外部环境,又牵扯到企业内部诸方面的改革;还牵扯到企业机制转换的具体形式和途径问题。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一系列配套改革和协调工作。一改革也是一场革命,革命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正确的理论,可  相似文献   

5.
一、理顺产权关系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仅具有配套改革的系统性,而且具有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的意义。企业承包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限分离,是政府与企业短期利益的分配,如果没有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和理顺产权关系,那么很难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事实上,现在的承包方与发包方,都是行政隶属关系行为,用这种办法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可能实现政企分开,也不可能把企业推向市场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实体。企业要实现转换经营机制的目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那么,当前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有些什么障碍以及如何加以克服,便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需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7.
政府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计划和市场都是调控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从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来看,总的趋势是市场调节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直接的计划将越来越少,以便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据此,企业的经营机制也就必然要从完成上级下达的指令性任务的产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他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四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其中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企业活力不足,根源在体制。只有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才算是找到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本文想就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如何转换经营机制的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讲过:“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发展到“整体推进,重点突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认真抓好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二是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三是深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重要的一条是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企业。把企业推向市场,既需要从内部入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内部的各项改革,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从外部着手进行一系列的配套改革,以改善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并促使企业摆脱对外部条件的依赖。而规范财政、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正是促使企业摆脱依赖,走向市场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凤竹,向现代企业管理迈进陈澄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企业被推向市场,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尽快转换经营机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经营机制的转换必然有赖于企业思想观念的更新,尽快向现代化管理迈进,用新的方法来构建企业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标准,促使...  相似文献   

13.
搞活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是深化企业改革的要害措施。我们不仅要探索经营机制转换的形式、途径和方法,还要探讨其功利原则。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同样适合于经营机制的转换。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功利原则标准,只能是:看其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深刻变革中,企业的领导体制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市场运行机制,更好地发挥以厂长为中心的领导班子在企业经营决策和运筹 企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真正使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路子,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来,我们结合企业实际,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企业走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重大变革面前,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也是充分体现宣传思想工作特殊地位的最有利时机,必须把住位置不让,响应召唤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为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心理环境: 一是围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凝聚功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是企业职工的共同事业,必须动员和团结全体职工一起参与。要加强企业目标的宣传教育,把职工思想凝聚到企业共同的奋斗目标上来;要加大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围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一、对于“企业经营机制”概念的理解《经济日报》5月9日针对一些读者提出的究竟什么是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经营机制应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发表了郑海航撰写的文章。文章指出,企业经营机制包括  相似文献   

17.
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提高素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地站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前列,深入凋查研究,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成华区地处成都市东郊,国有企业较多,作为地方政府,对"管辖权"不属于自己的国有企业,如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支持和服务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谈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一、在继续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同时,重点解决国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把它们真正推向市场。二、解决好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三、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9.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驾驭市场能力胡饬海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为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赣新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比国有企业早一步进...  相似文献   

20.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几个问题的思考刘继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提出了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